徐老师又有新书上架啦
,《美食课》的第二辑 《夏季养心》正在厚朴店铺发售中,
有了它的参考指导,希望大家都能食饮有节,平安度夏。
延续《美食课》第一辑《主食万岁》的内容,徐老师在《夏季养心》中,继续强调了吃主食的意义,所以新书的开篇,就是五谷为养。
就中国人的饮食观而言,我们不仅讲究饮食本身的美与健康,也讲究饮食相关的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徐老师讲,我们要善于利用食材的特点来平衡我们身上的缺点。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很多人吃饭仅仅达到了充饥饱腹的目的。在《字里藏医——饥饿》一篇中,徐老师曾经讲过饥饿二字的不同,“饥”描述的是一种客观状态,也就是田里或者肚子里没有粮食。而“饿",描述的是一种主观感觉,是想要进食、吃东西的欲望。
所以饥伤身,饿伤心。有的人明明很饿,但饥不欲食;也有人明明吃得很撑了,还是在不停地吃吃吃,这种属于不饥而饿。两种情形
都不是我们人生该有的常态,
相信很多人都曾体验过。
所以徐老师讲,吃好了生慧,吃坏了生病。大家想要吃得健康、吃得“怡”,那不妨来读读《夏季养心》。
新
书里既有徐老师对临床诊疗过程中常见饮食问题的思考,也有大家能够实践操作的美食菜谱,每个节气的菜品搭配,看似信手拈来,实际上背后都有它的君臣佐使搭配思路,也就是说,即便是家常便饭,我们也能学着徐老师的菜品搭配,吃出符合中医逻辑的健康来。
具体到夏季的饮食而言,首当其冲,还是要遵循老祖宗在《黄帝内经》中提到的饮食大法: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具体实行的时候重点还要注意,多吃补心气、心血的食物。
比如适合夏季的五谷,徐老师提到了秫米(圣龙山黄酒的酒谷)、黍米、高粱米等;五菜,老师讲到了紫菜和海带;五畜,老师涉及了禽类和海鲜。而且在这个篇章里,老师还顺带解答了那个古老的谜之问题:到底先有鸡呢还是先有蛋?
估计已经有很多厚朴同学脱口而出啦,徐老师不是经常说 “
不一定
”嘛!嘿嘿,这里的答案还真不是不一定,而是鸡和蛋要二选一,是啥呢?亲自翻一翻书您就知道啦。
夏季饮食中常见的雷点有很多,不晓得大伙儿曾经踩过多少个。以小编为例,上厚朴之前的饮食习惯也曾受到现代科技与传媒的深度影响。
水果、牛奶、煮鸡蛋,曾经认知中的“健康”饮食,不仅没吃出健康来,反而样样踩在雷点儿上,基本上把厚朴的“五大不能吃”都做了深度体验。别的不说,单讲一个苹果,因为老家亲戚家有苹果园,所以一度有种苹果自由的“幸福感”,一直到怀孕的时候,傻乎乎地还曾有一天“炫”了5个苹果的记录……
后来上了厚朴的课以后才幡然醒悟,原来从小脾胃不好啊,爱感冒啊,鼻炎啊,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跟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联。作为一个鼻炎老患者,每天跟蜘蛛精一样总有吐不完的痰,那可都是多年累积在身体里的痰浊啊,庆幸自己的神还比较足,能把它排出来。
想想也是啊,以前的夏天哪儿有冰啊?没有冰箱冷饮的时代,人们越是天热越喜欢喝点儿热茶,出出汗打打扇子就觉得很凉快了;而且水果也不是成吨供应的,即便有,那也是应季且自然成熟的;再说牛奶,条件有限的时代,哪儿有人拿牛奶当水喝啊;煮鸡蛋更别提了,小时候爷爷养鸡存了鸡蛋都是赶集换零花钱的,平时都不怎么舍得吃的。
如果还有朋友不知道厚朴著名的五大不能吃包含煮鸡蛋,那就请您细细品读第5章。煎鸡蛋、炒鸡蛋、卤蛋、茶蛋、毛鸡蛋,外加马衡枢先生的“白云明月”,鸡蛋有这么多的吃法,咱就别可着煮鸡蛋一样儿使劲造了。
我再强调一下,如果你有痰湿或营养过剩,还天天吃煮鸡蛋,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徐文兵《夏季养心》P54
估计大家读完书,基本上不再会麻辣鲜香地胡吃海塞了吧。单拎出一个鸡肉来讲,麻辣鸡翅啊、辣子鸡啊,应该都不会轻易乱吃了。特别是家里有娃儿的朋友,一定要细读一下老师在第5章中关于鸡肉的讲解。想要防止宝贝过早发育,对宝贝日常的饮食也要有一个合理认知。
“我接触的女孩子有八岁就来‘例假’的,男孩子多动、暴躁,还有的产生了性冲动,很早就学会了手淫,然后乐此不疲,把自己的精血就这么消耗掉。其实这些症状都跟吃催心火、动性欲的鸡有关。”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对于鸡肉的认知,更多地在意它是白肉,而不考虑它的热性、容易催生心火。昨天去一个小店买汤包,前边有个阿姨带着一个小男孩正在下单,听她边念叨边琢磨:“感冒才刚好点儿,还不利索,牛肉猪肉的就算了,要不来个鸡肉的吧…… ”这位姥姥的逻辑估计又是“砖家”讲的“科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