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六神磊磊读金庸  ·  ​最近看烂片的痛,被《哗变》一把治愈了 ·  3 天前  
鱼羊史记  ·  四大谎言: 1、重金求子 2、旺铺转让 3、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为什么西班牙人觉得2万军队就可以征服明朝?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8-06-19 12:56

正文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 ”签约账号


问丨 16世纪的西班牙帝国,虽然非常强大但远非决定性的压制力量。无论是面对法国还是东方的奥斯曼帝国,都打的比较艰辛。但就是这样一个伪强国,居然想用不足2万的军队就征服明朝。那么,西班牙人的自信来自何处呢?这个计划有和依据呢?


当时的西班牙帝国在全球的各种领地


西班牙人的征服明朝计划,的确非常大胆。 即便是19世纪的大英帝国,都不会有靠2万人就征服清朝的想法。然而这并不能妨碍具有理想主义的西班牙人,在那个特定时期,制定出这样奇怪的计划。


根据西班牙人当时拟定的计划,远征军只有2万人不到,其中只有1万是来自欧洲各领地的士兵。这个惊人的数字,源自阿隆索•桑切斯对明朝的武力评估的结果。 有意思的是,计划最初只是要求占据明朝的东南沿海。结果最后居然以讹传讹为占领明朝全境。


当时的明朝版图


在他看来明军简直可以用一无是处来形容。 装备的火枪大多数为火门枪,精准度差不说,威力还小,只需要劣质的熟铁胸甲就能挡住。明军装备的火炮更是可怜的老古董级别。绝大部分还停留在相当于英法百年战争时的中世纪水平。仅从这些方面而言,明军根本无法与当时自诩为欧洲第一强国的陆军比较。


明朝军队的水平一直停留在中世纪


至于明朝的舰队更是“不敢驶出地图上的三里格”,只是能沿着海岸“划水”的垃圾货色,没资格做西班牙帝国的对手。 因为西班牙人不仅有纵横大西洋的卡斯蒂亚和葡萄牙的全装帆船舰队,还在地中海地区拥有阿拉贡与热那亚的桨帆船精锐力量。


明朝水师给人留下的也仅仅是弱鸡印象


同样,还由于16世纪前期对拉丁美洲地区的顺利征服,让西班牙人觉得自己有机会在海外再开辟一片新大陆。 明朝无疑是当时世界人最多的国家,有着不少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人口总量和密度。其中还有不少人一直受到明朝朝廷的压迫,可以成为潜在的拉拢对象。


为了更好的适应东亚的陌生战场,西班牙人在计划中加入了菲律宾和日本的雇佣军,以及在远东有丰富经验的葡萄牙人。 其中的菲律宾的吕宋已经在近期成为西班牙人在亚洲的基地,周围则散布着葡萄牙人的众多贸易据点。通过他们的牵线搭桥,也比较能获得一些日本地方势力的好感。这样一来,远征军在开战前可以拥有超过15000人的数量。


大方阵时代的西班牙陆军堪称为欧洲第一


当然,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最后还是被西班牙人自己给否决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考虑了士兵的水土不服问题。 在没有罐头食品和抗生素的年代,任何将大量人员聚集在狭小范围内的举动,都可能引起流行疾病的肆虐。这就是古代军队总是要转移自己的营地位置,并尽可能的不要过度扩编士兵数量的原因。然而,海上远征中的水路运输是无法避免这些问题的。空间异常有限的船只,在漫长航行中是各类疾病和瘟疫的理想温床。

西班牙人同样拥有着当时数一数二的大规模舰队力量


即便是整整两个世纪后的英帝国,靠动用印度土兵的方法,也只能在印度洋次大陆周边维持1万人出头的远征部队。换了各种技术都更加不如的西班牙人,很难在军队的行动和集结中就遭遇不测。 这也是早期西方殖民力量无法将大量人员投放到科摩林角以东地区的最大原因。


菲利普三世远不如他的父亲菲利普二世那样有能力


此时的西班牙国王是腓力三世。他是一个热爱享乐多过于建立武勋的贵族子弟。 他不会像中世纪的狮心王理查那样,把全身家当押在一场军事豪赌上。也不像他父亲菲利普二世那样对外强硬,还精于算计。面对这么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战争,他直接选择了退缩。甚至勒令马尼拉的西班牙当局,不要挑起战端,要避免和明朝的全面冲突。


西班牙人与英格兰签订停战协议


何况,由于西班牙帝国的领地与利益分布太广,也让他们自己在家门口就树敌太多。 菲利普三世迫切需要结束同英格兰人的战争,并继续保持对尼德兰叛军的压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发起洲际远征,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西班牙人的计划流产,是败给了遥远的路途与当时的技术背景。可以预见的庞大开支,又是另一个让年轻国王退缩的重要理由。 每年从美洲银矿运往欧陆的贵重金属,都在持续推动一场波及全球的通货膨胀。这让西班牙人觉得自己开采再多金银也无法摆脱日益贫穷的局面。


菲利普三世时期的银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