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华略智库
10w+青年思考者集聚的新型智库平台: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赋能有赋能心的人。十年来专注于中国本土决策咨询研究和服务,持续挖掘优秀发展案例,梳理标杆项目经验,传播新理念新思维,解构新技术新模式,助推地区、产业、行业和企业创新发展、迭代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一批高校,2025年预算经费出炉! ·  昨天  
青塔  ·  布局低空经济!211,揭牌 ·  3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25年博士后 ... ·  6 天前  
西安晚报  ·  明天22时10分!陕西正式进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华略智库

低空经济这个万亿赛道,2025年能否飞得更高?

上海华略智库  · 公众号  ·  · 2025-01-22 06:28

正文



作者 弗雷迪

来源: 格隆汇APP(ID:hkguruclub)


在当今全球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低空经济正悄然崛起,成为资本追逐的热门赛道。2024年,低空经济以19%的惊人涨幅跑赢大盘,展现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活力。如今,随着政策的持续加码、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产业链的逐步完善,低空经济的万亿市场正蓄势待发,2025年或许将成为这一新兴产业腾飞的关键之年。
全文3624字,阅读约10分钟

2024年,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资本将目光聚焦在更多新兴产业上,包括低空经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其中, 低空经济指数去年就跑出了19%的收益, 跑赢上证指数(12.67%)和沪深300(14.68%)。


今年,随着产业端供给优势逐渐建立,无人飞行器有望率先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发挥可靠作用,为下游生产效率带来增益。


这一套逻辑体系假如最终在各个场景里得到复制,规模化的万亿低空经济,又将会成就许多出色的企业。


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今年这条赛道投资的主线。


行情仍在酝酿当中

简单复盘一下, 去年的涨幅主要由于产业端来自政策和供给侧的密集催化。



低空经济主题的第一波行情从去年三月开始启动,自上而下的政策密集催化,对低空经济这个概念形成刺激,最终促成了一波行情。


去年3月,全国两会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半年内,超过20个省市地区发布相关规划/方案,其中广东、湖南、浙江、北京、山东等省市的产业规划规模就超过了1000亿。


赛道参与者的队伍也在逐渐壮大。我国已有eVTOL机型率先获得生产许可证、型号合格证和标准适航证,中国民航局已受理其运营合格证申请,距离正式商业运营更进一步。多家代表企业正在积极申请适航证,目前已有多款eVTOL航空器适航取证取得了重要进展。



eVTOL具备航空+新能源+人工智能属性,不光初创企业,巨头跨界布局飞行汽车也点燃了赛道热情。


据电车通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10家车企宣布入局飞行汽车,包括小鹏、吉利、奇瑞、广汽、长安、丰田、大众、戴姆勒、保时捷,甚至连劳斯莱斯,均有涉及飞行汽车领域。这些巨头将从技术、资金、产品、运营等多角度深度赋能eVTOL行业发展。


同时,也引来了大量资本的投入。根据来觅研究院,去年前三季度低空经济赛道融资案例合计56起,金额合计39亿元,核心eVTOL方向金额就占快八成。



第二波行情从去年9月份延续至11月份,期间指数随着大盘强势反弹,但赛道景气度也在不断上升。


政策继续加码,各省市积极推进产业项目落地。 譬如深圳市11月初发布的《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提出了要在2026年建设超1200个低空起降点的明确目标。


由政府单位和企业开始牵头,低空经济商业化速度也在加快。10月20日,山东高速城乡发展集团发布“低空天网”计划,拟逐步形成全面覆盖省、县(市)、乡镇、社区间的智慧低空交通体系,征集低空飞行器研制、生产和运营单位,飞行器需求超过2.2万架。


再一个催化剂是珠海国际航展的举办。 去年11月的珠海航展首次设立了低空经济馆,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小鹏汇天“陆地航母”的首次公开载人飞行,以及带来的量产时间规划。


根据小鹏官方产品规划,“陆地航母”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交付,这次在珠海航展就收获订单2000台,意向采购订单超5000台。同时,生产基地在去年10月正式动工,规划年产能达到了1万台。


围绕低空经济这个概念,从政策规划,商业模式探索,到产品端创新以及量产等密集消息的刺激之下,多只概念股去年都跑出了相当良好的收益。



不过,毕竟是新兴产业,其商业模式,市场空间有待验证。A股是个流动性较强的市场,资金不可能一直在一个概念上打转。因此11月迄今的回调足够令我们意识到,下一波行情的到来,概念至少需要经过更多产能和订单的检验。


那么2025年,这个产业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能否引导着下一波主升浪的来袭?


今年怎么投?

去年我们厘清了低空经济的概念,我国的低空指的是距离地面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不超过3000米的空域。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并带动飞行器制造、基础设施、运营服务等多领域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


区别于通用航空惯用的以燃油为能源的飞行器,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低空飞行器重点转向了以无人机、eVTOL为代表的电动化航空器。


这个赛道最吸引的人在于应用场景的纵深。


低空经济同时覆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譬如使用无人机进行农田检测、农药喷洒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可以用于地理信息测绘和巡检,尤其到了第三产业用处更加丰富,不同形态的飞行器对应了载人载货、即时配送和商务出行等各种应用场景。


除了eVTOL领域,无人机也承载着低空经济的产业基础。


无人机按照使用性质可分为军用和民用无人机两种,其中民用无人机进一步分为工业级和消费级无人机。


军用无人机是我国未来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方向。大量的飞行数据可以用于分析,用于提高军用无人机的智能自主性。应用趋势从俄乌冲突中得到加强,大量无人作战装备出现在战场中。


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发展特种无人机主持召开军事工业委员会会议,表明预计俄军今年接收的无人机数量将是去年的10倍,约140万架。



近两年,民用无人机率先成为了低空经济发展的主力机型。 2023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达到1174.3亿元,同比增长32%。而同年低空经济总规模达到5059.5亿元,同比增长33.8%,民用无人机大概占了23.2%,拉动效应显著。


国内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已经逐渐成熟,企业以独占全球市场份额超七成的大疆为首,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去年3月四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就提出, 到2027年,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


其中,无人机物流配送的商业化进度最快,例如顺丰、美团、东部通航等多家企业已经开始推广无人机末端配送业务。今年美团内部全员信中透露,美团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已在深圳、上海等城市落地了31条航线,累计完成订单超30万单。根据预测,到2035年,我国仅无人机物流行业产值可超万亿元规模。


其次是结合专业用途,譬如应急救援。无人机的机动灵活、大载重、长续航优势可用于执行复杂且特殊的高层建筑消防任务。12月发布的《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1.0》,就将“高层建筑消防”纳入到了场景应用子体系。


根据《南方都市报》援引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杨金才在2023无人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与发展论坛上发言,应急救援无人机应用前景广阔,预计到2024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应急领域市场规模将达80.29亿元。



从价值链角度看,中国低空经济规模构成中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占比最高达55%,围绕供应链、生产服务、消费、交通等经济活动贡献接近40%。


制造端,民用无人机的产业链较为成熟,上游主要为无人机系统、任务载荷、三电等零部件及材料供应商;中游主要为无人机研发和组装厂商,以及无人机专业飞行、售后维修等服务提供商;下游主要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客户。



专业用途的无人机搭载着不同的载荷设备,例如热红外相机、激光雷达、光电吊舱等,可占整机成本接近四成。其次是导航及通信模块,占比约15.72%,然后是复材和结构件,比重约13.31%。剩下机电设备、芯片、电池各占6%-8%左右。


三电系统里,有别于消费级无人机,专用场景的无人机载重高,航程长,运营环境也更为苛刻,因此对电池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譬如亿纬锂能、宁德时代都布局高能量密度的大圆柱电池。


其次是直流无刷电机的批量引用,可以实现快速响应、具有较高转速的优点已经成为民用无人机的首选,国内在这块涉足的企业包括卧龙电驱、新兴装备等。


最为重要的,是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 这是完成起飞、空中飞行、执行任务、返场回收等整个飞行过程的核心系统,也是无人机实现自主化和智能化的迭代着力点。硬件部分涵盖了各类控制器、传感器和无线数传等硬件。


据航空产业网测算,飞控系统市场规模约为36亿元,预计到2030年无人机(军工+工业)飞控市场规模将超过61亿元。但这块布局的上市企业较少,企业大多以主机厂和车企领域自研布局。


中游整机厂商中,布局工业级无人机的主机厂商有:纵横股份、山河智能、航天彩虹、亿嘉和,以及绿能慧充控股的子公司中创航空。其中,中创航空已经与中国邮政、国家电网分公司等展开合作,承担运输服务,具备载重100公斤,往返500公里物资投送的应用能力。


此外, 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也将随着经济活动需求而扩容,通常包括物理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 其中就包括数字基站(三大运营商),空管系统和雷达设备(四川九洲、莱斯信息、四创电子、国睿科技、纳睿雷达等),以及低空反制设备(联创光电、六九一二)等。


尾声

去年12月底,《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将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