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亲仁书屋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夜书屋  ·  瞬间清醒,不愧是刘震云封神之作! ·  17 小时前  
深夜书屋  ·  失权者:难得的好书,绝版复活! ·  昨天  
无锡博报生活  ·  🥩🥚🦐🥜🥟🥕🥬......刷屏了! ·  昨天  
无锡博报生活  ·  🥩🥚🦐🥜🥟🥕🥬......刷屏了! ·  昨天  
每天60秒知天下  ·  今日早安心语日签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亲仁书屋

优秀!张文宏的哥哥是研究院院长!什么样的家庭能培养出两个博导?

亲仁书屋  · 公众号  · 美文  · 2021-05-12 08:00

正文

一场疫情,让我们认识了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博导张文宏,他的专业知识及频出的幽默金句给予了无数人抗疫的信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张文宏的哥哥也是位学术大牛!他就是浙江财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博导张文宇。


博导兄弟 张文宏(左) 张文宇(右)

5月2日,浙江瑞安举行了一场“百名博士家乡行”活动,这对“博士兄弟”都回到了家乡,同台演讲期间互相调侃,都给对方“放出”了哪些“狠话”?

  


博导兄弟调侃现场  

张文宇:

我也见到了我想见、但不希望在公共场合见到的人,那就是张文宏学弟,因为张文宏的频繁出现,表示这个世界还不是太美好,我们还得加强疫情防控。

有机会见到这么多想见的人,不要鼓掌,你一鼓掌,我就分不清,鼓给他的还是鼓给我的,谢谢!这肯定是给我的。



张文宏:

都是业界的领袖级的人物,居然演讲都要超时,今天超了这么多,为什么 ?对这个城市这个家乡怀着太深的感情了,生怕下次校友会不叫他们讲 ,特别是张文宇同学,超时特别厉害,刚才关于数字化的建设的理念,我也是第一次听到,一听就觉得非常靠谱,这完全颠覆了以前我对他的认知。



哥哥张文宇表示,大学毕业后,自己曾在瑞安工作、创业对于家乡,很有感情。不喜欢过多谈论个人生活的他,就曾接受过老家媒体的专访。不过忙于工作的兄弟俩,回乡的机会都不多,这次距离张文宇上次回瑞安已经过去一年。

“我的专业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大数据挖掘等,不过由于浙江省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最近我的工作重点都在数字化改革相关的咨询与研究。”


张文宇


兄弟俩的学术经历

   

张文宏,1969年出生 ,浙江瑞安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党支部书记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员 。


1987年张文宏考入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专业;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华山医院感染科,先后在香港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以及芝加哥州立大学微生物系从事访问学者以及博士后工作。



张文宇,1968年出生,分别于1989年、2002年,获得浙江大学学士学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财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文宇共发表过SCI国际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知名SCI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80余篇。




默契认同彼此观点

 

张文宇说“因为和弟弟研究方向不同,所以两人一起参加活动的机会也很少”。


这一次活动上,张文宇的演讲主题是《避免数字化转型误区,打造数字化改革标杆城市》,从自身专业角度,为家乡瑞安的数字化发展出谋划策。


他的这一波演讲,当场就得到了跨领域的弟弟张文宏的高度肯定:“刚才于数字化的建设的理念,我也是第一次听到,一听就觉得非常靠谱,这完全颠覆了以前我对他的认知。”


弟弟为什么这么说?张文宇说,在张文宏的认知中哥哥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没想到还懂得政府数字化改革。“他觉得靠谱,是因为我在演讲中科普解读了数字化改革,让非专业的他听懂了数字化改革与人工智能的关联性。”


张文宇


在这一点上,兄弟俩很有默契。“他一个治疗肝炎的医生居然也会懂得治疗新冠,也是完全颠覆了我以前对他的认知,他对新冠的科普化解读,也是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听懂了并觉得靠谱。”


张文宇悄悄透露兄弟俩都忙,见面机会不多。“日常交流话题主要是父母的生活、孩子的教育、学生的培养。”当然,两人也会聊聊各自领域尤其是有交集的话题比如人机融合、中西医结合的群智医疗前景。


什么样的家庭,能培养出两个博导?

  

张文宏和张文宇都是“60后”,他们的父母,一个是瑞安印刷机械厂的工程师,一个是小学教师,在大家都在追求温饱的年代,两人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经常告诉他们“不读书就没有前途”,树立“读好书、做好人”的理想。


父母言传身教,对教育的重视,经常陪伴他学习的家风,也在张文宇身上得到了传承。


“我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不敢让孩子闲着,周末也会送孩子去各种补习班。”不过张文宇给孩子报的,都是玩学结合的课程,比如钢琴、羽毛球、游泳、机器人等,“主课交给学校的老师很放心。我们主要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自律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


除了家庭教育,张文宇说,他遇到的很多老师都非常负责、有才华和正义感。


“从小学到博士阶段,我一直有优秀的学长、学姐在引领、帮助我。”在瑞安中学时,张文宇喜欢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还在洪景椿老师指导下制作过一个自动售卖橡皮擦的机器,获得了浙江省中学生趣味物理竞赛的二等奖,这与瑞安中学的校园风气也是分不开的。


谈论起优秀的弟弟,张文宇也很自豪。在物资匮乏的小时候,两人比拼的就是学习,“除了比学习也没其他可干。”和弟弟感情一直很好的他,说起弟弟,总会蹦出一些金句,“弟弟现在很忙,可以说是正追着新冠病毒打;但若不是有幸身在中国,估计他这个时候正被新冠病毒追着打。”



兄弟俩为什么都这么优秀?在张文宇看来,他们只是照着好父母、好老师、还有优秀学长、学姐的样子长大而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