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单心理
Hi,欢迎来到国内最大的心理服务平台——简单心理!这里有最实用的心理学涨姿势内容,还有数百位全国顶尖的心理咨询师为你服务。应用商店搜索“简单心理”下载APP,随时随地获取心理帮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胡慎之  ·  心理内耗的3种迹象,你占了几个? ·  1 周前  
简单心理  ·  我们从恋爱中看见自己是怎样的人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简单心理

人家恋爱是若即若离,我的是若离若离若离若离若离若离

简单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7-10 20:02

正文

一封苦恼者的来信


我有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男友……


他常常在我想更接近他的时候选择逃避,比如邀他回家玩,他不想;想带我的朋友见他,他会说:“那是你的朋友,我又不熟。”


他认为谈恋爱也要有足够多的个人空间,不要介入彼此的生活和朋友圈里,为此我感到很为难。


但是,有时候他对我也挺好,尤其是工作上,他什么事都肯帮我,可是当我很用心地说感谢他,试图跟他亲近时,他马上就会变得很奇怪,然后开始转移话题,搞得不欢而散!


“既然你那么喜欢独立,又为什么要和我谈恋爱?”我问他。

“我觉得我们倆还蛮合适的啊,我挺照顾你的,不是吗?”我认为他这是答非所问。


请问我该怎么办?



看完这位苦恼者的叙述,很多读者脑海里会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因为可能你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人……


这个人独立而高冷,若即若离,自我感觉良好,却常常让我们感到苦恼。这其实是典型的高依恋回避(attachment avoidance)的体现。


上周的文章《表达“我需要你”的方式千千万,为何你只会提分手》中,我们提到了依恋焦虑,很多读者表示还想看到关于依恋回避的文章。


有趣的是,这些有困扰的读者大多是高依恋回避者的伴侣。


高依恋回避的人通常在面对亲密关系时感到很不舒服(Brennan, Clark, & Shaver, 1998),他们不愿意依赖他人,也不愿意表露感情。


这通常与他们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情感忽视有关,每个人天生都是需要被爱和关心的,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经常被忽视,在需要的时候得不到关爱,人们就会逐渐形成“我不需要别人”的信念,以此当作自我保护,因为他们害怕表现出需要时会再次受到忽视和伤害。


慢慢地,这种回避的模式成为了他们人际关系中的常态,并且他们通常认为自己不需要改变,而他们身边的人却会为此苦恼。


回顾刚刚那封苦恼者的来信,总结起来高依恋回避的人最核心的问题是:

不信任、不在乎、“高”自尊。




回避者的不信任

信赖他人代表可能再次受伤


高依恋回避的人通常不信任他人,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他们:别人不可能给我情感的满足,我只能靠自己。


所以他们在确定关系的时候会犹豫不决,害怕在感情中给予承诺。


面对恋爱,他们会说:“再说吧,不想那么快确定关系。”


面对婚姻,他们认为:“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吗?我可不想那么快结婚。”


他们为自己保留了足够多的个人空间,并会在伴侣提出“想更多了解彼此”的需要时表现出慌乱不安,或者在伴侣表现出“粘人”时选择躲避。


因为他们害怕与伴侣的亲密感会使他们再次对他人产生依赖,进而再次受伤。他们的回避是出于不信任,而不代表他们真的不需要爱。





回避者的不在乎

就算很在意,也要装作不屑一顾


他们还会表现出一副对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伤心难过时也不会轻易表露内心,因为他们认为需要让自己显得强大而冷漠,才可以免受情感的伤害。因此也常被认为是“花花公子”或“浪子”。


但是,有研究发现其实高依恋回避的人内心深处对伴侣的忠诚非常看重,对伴侣的背叛行为会有激烈的情绪反应(Feeney, 2004)


他们虽然表面不在意,但内心敏感。如果伴侣撒谎、隐瞒,或者有背叛的行为,他们会感觉到自尊心很受打击,觉得自己再次被忽视。


他们并不是真的不在乎,而是怕自己的在乎得不到情感回报,因此努力使自己显得不在乎。





回避者的“高”自尊

我需要(看起来)很独立和强大

相比于从社交中获得自我肯定,他们更倾向于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让自己在事业上尽可能出色和独立并迫切地希望别人肯定自己。


他们会很乐意在生活上给伴侣提供帮助,比如介绍工作、指点人生方向什么的,一般在谈恋爱的时候,主动帮助对方通常代表着示好和希望进一步发展。


但回避者并不是想要创造“亲密接触”的机会,而仅仅是想让对方觉得他们很自信和强大,以此进行自我保护。


大量的研究也发现,高依恋回避者的自尊水平并不像他们表现出的那样高研究总结见 Mikulincer & Shaver, 2016, p151-153)。


他们只是希望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强大,从而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再受伤。





作为伴侣,你可以做什么?


作为回避者的伴侣,通常人们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我盯得太紧了?”、“我应该给Ta更多空间的啊”、“Ta不喜欢黏人我就该尽量忍住不找Ta啊”。


但真的这样做的时候,有时候会感到特别特别委屈:“我就是想和你亲近点,这要求过分吗?!人家谈恋爱都如胶似漆,再不济也算是若即若离,就我,若离若离若离若离……”


而且还存在这样一个悖论


给对方空间可以短期缓解依恋回避,但是从长期来看,这反而使他们觉得“回避是有用的”。


他们可能会更习惯于用“高冷”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从而加剧依恋回避(Arriaga et al., 2017)。


那么到底该如何帮助伴侣缓解依恋回避?




我们总结了三个方法:


1.

主动出击,但并非出于焦虑


在依恋回避者高冷的人生路途中,能够让Ta改变的通常是“被动”经历一段令人惊喜的亲密关系。


以《致青春》中的男主陈孝正举例,他是典型的高依恋回避者,但是也在女主的死缠烂打下慢慢改变。


这场“被迫”建立的亲密关系却让他获得了许多意外的爱和支持,他的回避也在逐渐减少。


但有一点需要指出,如果你的出击带着一种自我怀疑(依恋焦虑),也就是因为害怕被抛弃而想时刻粘着对方,那会带来更大的矛盾。


因为你常常会因为对方的退缩而陷入自我否定和焦虑中,而你的纠缠会让Ta感到更恐慌,更想逃离。


因此,若你本身有很高的依恋焦虑,那么你需要先建立自己在关系中的自信,才能够在这场恋爱中主动出击,帮助对方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2.

表达情感,并减少情绪性指责


作为伴侣,你可能很多次试图向对方敞开心扉,渴望有心灵的沟通,然而都被对方的高冷打败了,导致你心灰意冷甚至大发脾气,想着就算Ta以后需要你的时候,你也不要再管了。


其实,对方的高冷是因为曾经遭受过冷落,害怕再次经历沟通受挫的伤痛。


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难的,如果可以得到伴侣的支持和回应的话,这将会慢慢改变他们觉得“自己就算表达也一定会遭到忽视”的想法,从而与你建立起信任。


信任将是缓解依恋回避的有利解药(Arriaga et al., 2014)。


所以,请在Ta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而不要轻易指责Ta为何不愿意跟你说心里话,指责会使他们感到自尊受威胁,从而进行更加严重的自我防御。



3.

多肯定Ta在社交上的进步


一般来说,高依恋回避的人会渴望在个人目标上有所成就并得到肯定,包括工作、兴趣爱好等。但是你不仅可以肯定他的个人成就,更应该多在社交能力上肯定他的进步。


这并不是指虚无的夸奖,而是可以对那些很小的进步做出肯定,例如当Ta愿意

  • 跟你一起见好友;

  • 跟你有身体上的接触;

  • 跟你聊聊最近的烦恼;

  • ……


这些小事上你都可以肯定Ta,让Ta知道这些微妙的瞬间给你带来了感动和快乐。


但是,在对方不愿意时,请不要强迫其做出改变和妥协。


特别要说明的是,本文尽管是从伴侣的角度展开写的,但是并不代表你需要变成Ta改变的负责人,伴侣是陪伴者的角色,最终决定是否改变的还是Ta自己。

 

最后,想用《暗恋桃花源》中的一段话作为结语:


太多伴侣之间的问题缘于失望。


谁都认为对方就这样了,就那样了,不能改变,而我相信生命有无限变化的可能存在。


我们好奇于并热爱着变化中的对方与对方的变化,那才有桃花源的境界。



参考文献:


Brennan, K. A., Clark, C. L., & Shaver, P. R. (1998). Self-report measurement of adult romantic attach- ment: An integrative overview. In J. A. Simpson & W. S. Rholes (Ed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pp. 46–76).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Arriaga, X. B., Kumashiro, M., Finkel, E. J., VanderDrift, L. E., & Luchies, L. B. (2014).Filling the void: Bolstering attachment security in committed relationship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5(4), 398-406.


Arriaga, X. B., Kumashiro, M., Simpson, J. A., & Overall, N. C. (2017). Revising working models across time: Relationship situations that enhance attachment secur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16).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2nd ed.). New York: The Guildford Press.


Feeney, J. A. (2004). Hurt feelings in couple relation- ships: Towards integrative models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hurtful event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 sonal Relationships, 21, 487–508. 







公众号原创文章归简单心理版权所有

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转载和二次修改

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