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疝和腹壁外科主任。
自
2002
年开始投身疝和腹壁外科事业,创立了全国最早的疝和腹壁外科专业团队,带领团队完成各类疝和腹壁外科手术近
10
万例,其中约
1
万例为复杂疑难病例。率先提出了“腹外疝个体化治疗”理念并不断创新技术丰富技术内涵,逐步推广到全国。独创了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针对巨大腹壁疝的主动减容手术等特色手术技术,完成了国内首例国产机器人腹壁疝修补手术。
现任亚太疝协会(
APHS
)前任主席、国际内镜疝学会委员、中国分会主席;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及疝和腹壁产业与临床研究分会会长;《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总编辑;《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nia and Abdominal Wall Surgery
》总编辑;《
Hernia
》副主编;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疝和腹壁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智慧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及疝和腹壁外科专家工作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及疝和腹壁外科学组组长;世界内镜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联盟主席;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机器人与腹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医师疝和腹壁外科培训基地主任;国际内镜疝协会培训中心主任;亚太疝协会培训中心主任;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培训基地主任;中意(埃斯库拉)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疝协会、欧洲疝协会终身会员。
自
1998
年开始从事腹外疝的的推广及研究,创建了三甲医院的
-
疝和腹壁学科,创办了疝专业中英文期刊各一本,举办全国疝修补学习班
1000
余次,线下学员超过
3
万人次,线上学员超过
50
万人次,陈杰带领的专科团队已实施各种疝修补手术
90000
余例,推行腹外疝个体化治疗策略。在《
Surgery
》《
Hernia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发表相关论文
260
余篇,编写翻译
16
本疝相关书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基金和北京市扬帆计划等多项基金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
3
项,获北京市总工会创新工作室及陈杰创新工作室,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华夏医学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