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基本常识
本号不提供凭空想象的科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北方  ·  女子过安检,口袋里竟然探出蛇头…… ·  2 天前  
新北方  ·  再冷三天!大幅升温已能望见,直指10℃ ·  2 天前  
新北方  ·  沈阳人注意!这个路段将封闭施工! ·  3 天前  
新北方  ·  定点药店“比价神器”上线!含辽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基本常识

今年第几起了?海淀一小学门口发生持刀袭击案

基本常识  · 公众号  ·  · 2024-10-29 00:2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近期发生的针对孩子的持刀伤害案,涉及一起发生在海淀区小学门口的持刀袭击案。文章提出了四个关键点,包括恶性事件背后的社会背景、行凶者的身份、为何选择对孩子下手以及学校安保的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恶性事件背后的社会背景

文章认为身处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感知到水温变化,亲身感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但有些人并不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视为最优先的事项。

关键观点2: 行凶者的身份及行凶原因

公众需要知道行凶者的身份和行凶原因,以便了解真相,平息流言与不安情绪,并找到改善现状的方向。但有关部门不允许发布类似案件的详细信息,官方媒体也不被允许去调查和报道更多细节。

关键观点3: 为何选择对孩子下手

文章指出,我们不能确定行凶者选择孩子作为目标的原因,也不应该根据有限的信息去猜测事件真相。无辜的孩子和任何社会成员都不应该被无辜泄愤者伤害。

关键观点4: 学校安保的问题

文章认为,虽然中国的小学安保已经严格到冠绝全球,但问题是在校园外的安全无法完全保障。安保不可能无止尽地延伸覆盖到孩子们上下学的每一个环节,真正解决问题需要重视问题的根源。


正文

据媒体报道,10月28日下午放学时间,海淀区某小学门口发生持刀袭击案,造成5人受伤,其中包括3名未成年人。


苏州、深圳、广州、北京,近一年来,光是被媒体报道的针对孩子的持刀伤害案就发生了4起。


作为一名公共写作者,在悲愤之外,我都不知道该问什么问题了……


追问这些恶性事件背后的社会背景吗?


其实不用问,身处这个社会中,谁还不能感知水温变化呢?自己和身边人的工作还在不在,收入有没有增长,生活质量有没有提高,这些亲身感受不需要去看宏观数据。


重点是所有人都清楚也没用,因为在有能力做出改变的那些人看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不是最优先的事项。


追问这些恶性事件背后的行凶者是谁吗?


公众需要知道行凶者是谁,不是为了拿一个鲜血淋漓的故事来咀嚼谈资,而是需要一个完整的真相来平息流言与不安情绪,需要一个完整的真相来搞清楚全社会能够为之努力去改善现状的方向。摸黑,是没有安全感的,也是很难平安抵达下一站的。


然而现实已经非常清晰,有关部门已经打定主意不会发布类似案件的详细信息,官方媒体也不被允许去调查和报道更多细节。避免模仿作案当然是一个可以讨论的理由,但是避免模仿有没有效果我们现在都已经看到了。


追问行凶者为何懦弱到朝孩子下手吗?


这问题也没法问……


一来,我们从不知道行凶者是谁,确切行凶原因是什么,选择作案目标的依据是什么,甚至也不能断定他们就是冲着伤害幼童去的。人们只能根据可怜的有限信息去尝试猜测事件真相,猜测这些懦弱无耻的王八蛋就是冲着伤害幼童去的。


二来,孩子不该被伤害,医务工作者、司法工作者、公务员,包括大街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被无辜泄愤者伤害。谴责凶徒朝无辜稚子挥刀,绝不应该导向某些所谓的“冤有头债有主”方向,绝不应该引导怒火倾泻到某个特定的群体。


那,追问学校的安保为什么没能及时有效阻止凶案的发生吗?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思维误区,一旦出事就要求加强安检增加安保力量,似乎有了铜墙铁壁就能高枕无忧。


实际上,中国小学的安保严格程度已经堪称冠绝全球了。这也正是为什么这些行凶案件都是发生在校园之外,通常是校门口附近的道路上。问题是,安保不可能无止尽地延伸覆盖到孩子们上下学的每一个环节,人总会有暴露于社会现实的时候,这不是花钱增加安保就能解决的问题。很显然,当前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安保漏洞所导致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