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核集团
邀您观核新闻 帮您聚核热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中核集团一周要闻上新!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核集团

那张核工业老照片上的人,全部找到了

中核集团  · 公众号  ·  · 2022-12-22 20:35

正文

在位于北京房山的中国核工业科技馆里,一张老照片里的情景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去参观的人。照片里是一群整装待发的年轻人站在原二机部(现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办公楼东门阶梯前,他们青春的脸庞上洋溢着笑容。


这张照片,对部分读者来说其实并不陌生,但他们是谁?要去哪里?准备干什么事情?为何他们一个个笑得那样灿烂?却很少有人探究。历时近半年,我们终于找到了照片上的人,揭开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左一

找到了


他是侯化宣,曾多次获核工业部奖励


点击图片查看他的故事


老照片上左一那个面庞清秀的男同志是谁?经广泛发动四〇四多位老同志确认,一个名字——“侯化宣”浮现出来。

据老同志们说,侯化宣原在四〇四厂四分厂工作,后又调至石辐中心(四〇四厂下属单位,位于石家庄),继而与很多人断了联系。几经周折,本报通讯员联系到侯化宣的女儿侯雅彬,并对其进行了电话采访。

59岁的她说到父亲侯化宣,以及父母曾经工作过的四〇四,电话那头声音数度哽咽,千里之外诉说着对这片故土以及亲人的挚爱。谈起父母的往事,侯雅彬说,因为四〇四特殊的单位性质,并不了解很多情况,甚至连父亲从事的具体工作也知道得很少。长大以后她才知道,父亲默默工作几十年的单位,曾经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作出重要贡献,那里还涌现了张同星、原公浦等核工业老一辈英模人物。


左二

找到了


她是尹虹,已94岁高龄


点击图片查看她的故事


经读者提醒和子女来电确认,我们欣然得知,老照片左二那位女同志叫尹虹,和右一孙树孚还是一对夫妻。如今,她已经94岁高龄了,离休后一直在西安居住。在陕西核工业服务局的关怀照顾下,生活稳定、衣食无忧。目前身体各方面都不错,生活基本自理。

但因听力不佳无法接受采访。通过她的女儿孙白萍老师的回忆,我们才得以了解,她就是别人家的好妻子、好儿媳、好妈妈,勤劳贤惠了一生。

孙白萍回忆道,母亲于1928年出生于山西省阳泉市一个煤矿工人家庭。因家境贫困,母亲很小就在外干活挣钱养家,年龄稍大一些时就进了工厂做工,并在那时加入了共产党。她与父亲相识在晋察冀解放区,并在那里结为伴侣,相伴一生。

母亲跟随父亲一起调进北京后,在父亲的鼓励坚持下,参加了当时政府为老区进城干部办的速成中学,对于文化底子很薄的她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为了跟上学习进度,母亲把我和妹妹完全交给了父亲,自己住校学习,刻苦勤奋,终于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学业,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1958年,母亲和父亲先后由冶金部调入了二机部,他们先是在部里十四局保卫部门工作,后调到了四〇四厂六分厂。“文革”后,父母由干校调到了西安二机局一直从事保卫工作。


左三

找到了


他是徐文兴,为单位算了一辈子账

却从不打“小算盘”


点击图片查看他的故事

今年7月,80岁的郭靖老人从手机上看到老照片寻人的新闻后,立即打电话联系到核工业报社,语气坚定地说,“那张老照片上的左起第三个人我认识,他叫徐文兴……”

当年被派往大西北的有上万人,涉及科研、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优秀人才。徐文兴曾在海南岛某部队当连长,因为做事认真仔细、表现优秀,所以被选拔到四〇四厂工作。他一到厂里就被分配到供销处财务科,干了一辈子会计工作,直到退休。徐文兴默默无闻地为单位算了一辈子账目,却从没有想过打一丁点儿个人的“小算盘”,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已于2002年去世。

“他太艰苦了!”提起徐文兴,老科长郭靖一连说了几个“苦”字,隔着千里远的电话,笔者仍听出了她鼻腔里瞬间涌起的情绪。她说这么多年来,每当想起徐文兴,就会忍不住想流泪。

上世纪60年代,年轻的郭靖刚到财务科工作时,看到比她大好多的徐文兴,觉得很惊讶。因为她从没见过有人工作如此拼命,生活又如此艰苦。“平常他总是多买几个馒头放在抽屉里,吃的时候拿出来泡点开水就吃,有时候搁点糖。因为他爱人在江西老家,没有工作和收入,他的工资就都攒起来寄回家里。身体没营养,人就很瘦。他穿得也比较简朴,冬天手都冻得裂了大口子……他是军人出身,根正苗红,可只求无私奉献,不计报酬。那个年代的人都是这样的,这样的人应当被记忆和宣传……”


左四

找到了


她是于培英,生活在青岛


点击图片查看她的故事


在老照片上,立于正中间那位胸前垂着两条长辫子的姑娘非常惹人注目。她穿着碎花棉袄,两个袖口上套着一副深色的袖套,脸上露出清甜的笑容。如今她老人家看起来气色很好、生活幸福。以下是于培英老人的自述。

我叫于培英,我是老照片上第一排长辫子的那个姑娘。我是青岛人,我到核工业工作源于1956年底二机部三局(地质局)派人到青岛招工。当时我刚初中毕业,因为家里比较困难,没让我上高中,我就直接应聘参加工作了。当时三局在青岛一共招了47个人,都是女同志。

1956年2月14日,我们一同到了北京,大家被分配在不同的单位,大部分都分在地质队,有一小部分被分在三局,其中也包括我。我主要在打字室做校对工作。1958年,我们被下放到了山西,5个月后又被调回来,被分到四〇四厂,当时四〇四厂的办公楼是在二机部大楼里,我最初负责接待各个学校分到四〇四厂前来报到的大学生。

那个照片是怎么来的呢?当时我们招来的大学生是一拨一拨地走。其中一拨人走的时候,我们去送他们,当时就在门口照了这张相片。

在部里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又被调回了青岛,那里有一个核工业的下属单位,后来因单位调整,我最终离开了核工业。但在核工业工作的那段时光,有很多趣事,都保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左五

找到了


她叫马玉珍,憨厚朴实

还是个“多才学霸”


点击图片查看她的故事


照片中的她站在前排中间,个头不高,两条小短辫,圆圆的脸上笑容灿烂,许多老人看到照片都能一下子认出她,清晰地叫出她的名字——马玉珍。来自她的家人、同事和亲戚的讲述,让人了解到她人生经历中的闪光点。

“马玉珍是我小姨,但她只比我大两岁,我从小就跟着她一起上学,她现在要是活着,也90岁了。”不久前,现居广州、今年88岁的任仲河老先生在电话中说。据任仲河介绍,他和马玉珍从小生活在东北葫芦岛市,那时候还叫锦西。马玉珍的父亲在当地是个“画匠”,谁家装修房子店面、办红白事等都会请他去扎花、糊灯笼、扎小马之类,他靠这个手艺养家糊口。马玉珍在家里排行老六,上头有四个哥哥,老大是姐姐,也就是任仲河的母亲。

1957年大学毕业后,马玉珍被分配到了二机部,准备到苏联留学没去成,就只在北京学习了一段时间,然后去了大西北四〇四基地。在人才济济的建厂初期,四〇四这片热土承载了无数有抱负、有理想、有技术的新中国有为青年,他们在这里绽放光彩、众志成城攀登科技高峰。马玉珍也是其中一员。

“她是当时的四位女工程师之一,曾经到二机部给首长们讲解过原子物理。”原四〇四厂四分厂生产调度、现退休居住上海的林正耀师傅介绍道。在林师傅的印象里,马玉珍还是技术攻关小组成员之一,人干练,专业能力很强。晚年马玉珍还曾向任仲河提起过自己的一次特殊经历:越美战争期间,她曾去过越南观察测试导弹。


右一

找到了


他是孙树孚,带人在戈壁滩支起了

四〇四的第一顶帐篷


点击图片查看他的故事


老照片上的人物身份信息确认过程中,右一是最富戏剧性的。他一度被众多热心读者认作是当年的全国劳模张同星。有一位十分关心此事的老同志因太过确信,在工作人员提出可能是另一人时,还要求找专业机构做技术鉴定。

直至还健在的当事人之一、站在后排右四的张步盈老先生出现,他第一个说出右一是当年他们在十四局工作时的处长,名字叫孙树孚。随后不久,孙树孚的女儿、现居上海的孙白萍老师打来电话,不仅确认右一是她的父亲孙树孚,还认出了那个一度不为人所知的左二,就是她的母亲尹虹。

在孙白萍的记忆中, 父亲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生活中,都堪称一个品质很优秀的人,他积极上进、以事业为重,同时还很照顾家庭,还很有文心和哲思,充满父爱,是个很有人生价值追求的人。

“我的父亲孙树孚去世已经整整40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也步入了老年,那些和父亲有关的往事早已被尘封在记忆的深处。直至朋友圈里的那张老照片又一次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照片右一就是我的父亲孙树孚,左二是我的母亲尹虹。母亲告诉我,照片拍摄的时间大概是1959年前后,当时父亲因公出差在北京,拍照那天,父亲叫上了当时还在二机部十四局工作的母亲和其他几位同志,为一群意气风发即将奔赴戈壁滩的年轻人送行……”关于父亲,她回忆道。


右二

找到了


他是彭子彬,曾放弃留京

主动提档去戈壁


点击图片查看他的故事


以下就是老照片中的彭子彬女儿关于其父亲的感人回忆。

我的父亲彭子彬,出生于1933年3月,四川省眉山市人,1956年毕业于成都工学院化学系,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新技术局工作,从事原子能事业;1960年初调到四〇四厂工作,曾先后担任厂部总工程师秘书,四分厂生产技术科技术组长、副科长、科长等职务,1978年在总厂生产技术处担任副处长。

无论在分厂还是在总厂,除了日常生产调度、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外,科研生产是父亲承担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他为之奋斗了27年。上大学时,父亲曾得过肺结核并休学一年。他本可以不去四〇四厂工作,因为当时二机部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将他的档案转到了七机部,但他自己又把档案从七机部拿回到二机部,坚决要去四〇四厂戈壁滩工作,并且还动员了很多人去。

四〇四厂所处的戈壁滩是一个大风口,无论天气好坏,大风说来就来,飞沙走石是家常便饭。父母说,他们刚到四〇四厂戈壁滩时,都是在帐篷里办公、睡觉。一刮起风来,帐篷就“噼噼啪啪”、上窜下跳,帐篷内尘土飞扬、眯眼塞鼻,办公桌上的沙土擦去一层又是一层。晚上睡觉都得把头窝在被子里,早上起来被子上压了厚厚的沙土。


右三

找到了


他叫王锦奎,曾是地下党

见过毛主席和周总理


点击图片查看他的故事


在别人的提醒下,四〇四厂退休职工王保力看到了老照片,认出了右三那个穿着深色中山装、头发高蓬、神色沉稳的人,就是自己的父亲王锦奎。从父亲生前留下来的手稿,王保力得以知道父亲的传奇经历:父亲曾在解放战争期间从事情报工作,后在戈壁滩上为我国的核事业奉献终生。下面就是王保力的讲述。

1930年11月4日,我父亲出生在革命老区——山西省吕梁地区临县的一个小山村。1945年,在我爷爷的带领下,15岁的父亲走上了革命道路,参加抗大完全小学的学习后,就从事起在敌区和解放区之间传递情报和输送物资等工作,协助组织完成多次任务。因表现突出,1947年5月13日,父亲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他一直从事保密工作。

1948年3月,解放军部队从陕西川口渡口乘船东渡,在山西省临县碛口镇高家塔渡口登岸,最后辗转河北西柏坡,中途经过父亲家乡。父亲有幸在村口看见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当时父亲激动万分,自此一心跟党走、干革命的信念更加坚定。

1955年,国家准备筹建原子能事业,在全国选拔优秀人员支援原子能建设。山西省经过严格审查,最终选调了45名优秀干部,我父亲便在其中。父亲到北京报到后,由组织选派到新疆参加核工业建设的前期工作。1958年3月,父亲返回北京,之后到二机部十四局(当时四〇四筹建处)报到。经过几个月的相关培训学习后,父亲于当年10月正式踏上了前往四〇四厂(西北矿山机械厂)的旅途。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来到了偏僻、荒凉的戈壁滩——四〇四厂工地,前往保密处报到。


右四

找到了


他是张步盈,曾为核工业转战南北


点击图片查看他的故事


“听说你们在寻找老照片上的人,我就是照片上后排右四那个戴帽子的高个儿男同志……”作为老照片“当事人”之一的张步盈老先生主动打来电话,令工作人员惊喜不已。他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交谈中思路清晰敏捷,让人根本感觉不到他已是89岁的耄耋老人。

他说自己是一个“三门干部”——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就进了机关门,一生从事核事业,直到1993年退休。

1933年,张步盈出生于陕西省华县柳枝镇伏中村,因家中贫困,两个哥哥很早就去西安当了学徒工,他在老家上了小学和初中,又在岳父母家的帮助下读完了高中。“高中毕业刚好赶上国家扩招,我顺利考上了西北大学,大学前三年国家管吃管住,每个月还发点补助,所以基本上没有花过家里的钱。”张步盈回忆说。

1956年,张步盈从西北大学化学系毕业,怀揣一张报到证来到国务院技术局(二机部前身)。“从高中到大学,我们都是在保尔·柯察金、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没有党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爱党爱国,也真正做到了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哪儿需要就往哪儿拧,大学期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班里26个人,有两个被分配到二机部,我是其中之一。”张步盈说。


历经半年的寻找

通过他们本人和亲友的讲述

这张照片背后

尘封的一段段故事

终于显现出来

他们从祖国的大江南北聚集到一起

后又奔赴戈壁滩

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他们用默默无闻、用无私奉献

讲述着中国核工业

那段光辉却鲜为人知的故事


往事已经远去

往事又从未远去

一张张意气风发的笑脸

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


向所有为核工业奉献的前辈

致敬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地下2400米研究暗物质,探测器的背后是中核!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 | 中国核工业     

策划 | 杨金凤

责编丨王宇翔

审校丨李春平

喜欢就“”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