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获取更多研报内容和精彩活动,请扫码登录小程序。
【东北宏观张陈】宏观专题:政策力度或加码,节奏将加快。
事件:2024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7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并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三中全会
:本次三中全会的会议议程是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在政治局会议通稿中,强调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此前在多个重要文件中提到的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或将涉及。
总量政策有望力度加码、节奏加快:
经济形势方面,相比以前的判断,国内增加了“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的表述,国外方面“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从“上升”调整为“明显上升”。工作总基调,相比以往的表述,新增“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意在强调政策需要主动作为,持续发力。宏观政策,强调靠前发力,一定程度上是对一季度财政支出偏慢的调整。财政政策方面,一方面将加快特别国债和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另一方面,要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预计后续政府债发行和政府性基金支出进度都将加快。货币政策方面,会议强调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预计在政府债务加快发行的背景下,短期降准概率较大,考虑到企业的经营压力,从促进投资需求,稳定信贷增长角度,降息也值得一定的期待,但具体的时点和降息幅度也要关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动向。具体扩大需求的政策仍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为主。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本次会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突出了对高质量发展的诉求,相比之前文件表述,增加了因地制宜的约束,也反应政策对高技术领域的产能过剩的关注。在金融支持方面,本次会议也强调了对高技术产业长期资金的支持,指出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地产政策重在保交楼,对库存化解和增量优化政策仍在统筹研究阶段
:
地产政策是影响当前宏观预期和宏观价格回升的关键点,会议仍将保交楼作为重要的风险防范工作,对于新阶段下的地产化解存量和增量优化,措辞只是“统筹研究”。预计地产政策仍将保持谨慎,保交楼依然是短期政策防范风险的重点,调控方式也继续因城施策。
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将深入推进,压降债务和发展需要兼顾
:本次会议对地方政府化债部署有一些边际调整,压降债务和稳定发展需要兼顾。一方面,债务风险范围或将更精确,债务低风险的市县约束或有放松。另一方面,“既真正压降债务、又能稳定发展”,凸显了化债和发展需要兼顾的诉求,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受约束地区的基建投资边际改善。
长三角一体化将进一步推进
:会议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行部署,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一体化的落脚点在于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以及高层次协同开放;高质量的落脚点在于新质生产力,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
【东北数字经济吴源恒】行业周报: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带动大规模设备更新需求。
事件: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
强调数据赋能,打通设备更新-数字化升级-数据要素赋能链条
。文件明确指出,本次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强调数据赋能、场景牵引,以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响应和智慧化支撑提升承载能力、通行效率和安全保障治理水平。正如我们之前一直强调的,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不是单纯的将老旧设备进行更换,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化、数据化水平做的基础设施数据能力升级。
目标明确,节奏清晰,落地能力强。
文件规定,自2024年起,通过3年左右时间,支持30个左右的示范区域,打造一批线网一体化的示范通道及网络,力争推动85%左右的繁忙国家高速公路、25%左右的繁忙普通国道和70%左右的重要国家高等级航道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在智慧扩容方面实现示范通道通行效率提升20%左右;在安全增效方面实现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左右;在融合创新方面凝练总结一批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车路云、船岸云应用场景和关键技术、标准规范;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推动培育一批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产业化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相比其他文件,此次规定目标非常明确且量化。
资金补贴力度大,每公里总投资近200万元,由建设单位出资建设申报后由财政部予以补贴。
根据规划,以公路领域1000公里为例,最高补贴10亿元,折合每公里100万元;且由于财政部根据地区不同补贴40/50/60%,每公里总投入近200万元,足以实现包括ETC、V2X等在内的信息化建设。
初期利好公路信息化相关设备与集成厂商,后续利好利用数据提升公路、水路治理能力厂商。
本次更新历时3年,我们预计以ETC、V2X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车路云/船岸云等平台以及道路拥塞优化等数据应用为主。初期以基础设施更新为主,后续伴随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类管理平台及数据化应用机会爆发。
ETC/V2X基础设施(RSU):金溢科技、万集科技、东软集团
ETC用户终端(OBU/2019年相关业务收入/利润):博通集成、金溢科技(28/8.8亿)、万集科技(30/8.7亿)、华铭智能(18/2.8亿)、通行宝(13/4亿)
系统集成:千方科技、皖通科技(江西)、每日互动(浙江,持股10%浙江高信)、路桥信息(福建)、云星宇(北京)、隧道股份(上海)、通行宝(江苏)
【东北机械刘俊奇】三一重工(600031)动态点评:盈利能力改善,高质量发展打开国际化市场。
近期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2.22亿元,同比-8.49%;实现归母净利润45.27亿元,同比+5.96%;单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62亿元,同比约-0.73%;归母净利润15.80亿元,同比+4.21%,对此点评如下:
盈利能力提升,期间费用率增加。
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约为27.71%,同比约+3.69pct;净利率约为6.29%,同比+0.79pct,随着公司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9.49%,同比+0.03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40%/3.58%/7.92%/-0.63%,主要系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同比+0.60pct和+0.31pct,整体费用管控良好。2023年公司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57.08亿元,其中单24Q1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43.77亿元。
市占率稳固提升,电动化产品持续推进。
公司在大型挖掘机等13类主导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挖掘机械实现收入276.36亿元,连续13年蝉联国内市场销量冠军;混凝土机械实现收入153.15亿元;起重机械实现收入约130亿元,全球市占率大幅上升;路面机械实现收入24.85亿元,摊铺机市场份额超过30%,同时压路机、平地机市场份额均明显提升;桩工机械实现收入约20.85亿元,旋挖钻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超过40%。2023年公司电动产品实现收入约31.46亿元,氢能源产品实现收入约1.3 亿元,公司在电动产品持续发力,为业界首批提供无人电动装载机并交付搅拌站进行商业化运营,此外公司电动搅拌车、电动起重机销售市占率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国际化市场稳定增长,提质加速带动盈利提升。
公司2023年实现海外销售收入432.58亿元,同比增长18.28%;公司海外产品销售已覆盖180多个国家与地区,其中占比最高的亚澳和欧洲分别实现收入约165亿和162.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10%与37.97%,公司坚定高质量发展路径,加大全球布局,公司20233年国际业务毛利率30.78%,改善显著。
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60.21亿,78.18亿和93.86亿,对应PE分别为23x、18x、15x,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东北有色曾智勤】中国稀土(000831)动态点评:稀土价格下跌拖累业绩,未来有望受益于集团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