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迪壹时事
您好,欢迎光临迪壹时事!我们将与您一起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分析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分享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国防教育时代感;解读党的最新政策等!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新闻网  ·  价格大跳水,有人3天立省7000元!很多人忍 ... ·  2 天前  
南方新闻网  ·  价格大跳水,有人3天立省7000元!很多人忍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迪壹时事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外资”,传递出什么信号?

迪壹时事  · 公众号  ·  · 2018-08-08 00:26

正文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强调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并提出要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当前为什么要强调“稳外资”?其中传递出什么信号?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可以发现,善于吸引和利用外资,是其中一个有效方式。近年来,我国继续保持利用外资增长的良好势头。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外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突破13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球第二。同时, 不可否认,由于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我们也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正所谓“稳中有变”。比如,一些外资出现撤离 对于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地看。从根本上说,比较优势转化是部分外资退出的主要动因之一。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土地、环保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部分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外资企业开始离开中国,转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发展,这是合乎经济规律的企业自主选择行为。 对此,不必过分担忧,更无需过度解读。


与此同时,也要防止一种错误声音:有人认为,我国综合国力强了,国内资本充裕了,“不差钱”,所以不需要外资了。这种认识既不符合当下发展实情,也不利于我国长远发展利益。 外资不仅能够带来新的资本,而且还能带来技术、管理、市场和就业等多方面收益,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都有积极作用。世界上只有外资不去投资的国家,没有国家可以完全不需要外资、在闭关孤立的条件下就能实现充分良性发展的。毋庸讳言,当前世界经济和跨国投资虽在回暖,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2018年吸收外资的确面临较大外部压力。 而“稳外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及时解决外国投资者的合理关切,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公开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高效廉洁的行政环境、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尤其是保护好知识产权。一句话,就是要有良好的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地区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改革创造就业》显示,中国在全球190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78位。这和我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极不相称。


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责无旁贷。政府要着力建立公开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性;降低融资成本、税费社保险金等法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强化“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的平等保护意识,依法保护企业家、发明人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收益,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这些领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有形之手”更好发挥作用的地方,同时是党和政府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企业和企业家既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建设者,也是主要受益者。企业和企业家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依法合规经营,保障职工权益,保护自然环境,承担自身应尽的社会责任,履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主体责任。只有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市场规则、商业道德准则,才能在自身参与塑造的优良营商环境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