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厚朴中医
介绍厚朴中医课程、医疗服务、健康管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厚朴中医

厚朴人物 | 王东斌——上善若水,润物无声

北京厚朴中医  · 公众号  ·  · 2024-07-29 15:31

正文


前言

王东斌,厚朴临床班一期毕业生,中医执业医师。厚朴中医临床班、养生班、健康营讲师。主要从事健康评估、臓腑按摩、针药治疗。

王大夫比徐老师小一岁,中途改学中医,身兼多职,乐此不疲,让我们一起来听他的故事。



采访| 厚朴紫苏

整理、撰文| 厚朴紫苏

编辑 | 大树六堡

审核 厚朴学务



01

如果爱,距离不是问题


我来自福建福州,家中和中医没有太多关联。父母亲对中医唯一的接触就是看过中医的皮肤科。我大学时学的是电子,毕业后在一家销售电脑硬件的国企做技术支持,这家企业主营图形工作站销售代理。作为技术支持,很多时候我要和用户以及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相应的能力也有提升。随着计算机硬件行业的变化,后来我又去了其他的公司,在之前大型国企积累的经验给了我不少工作优势。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十几年,感觉到了一个平台期,我初步打算去上一个MBA的课程,做一些改变。于是我逐步减少了工作,做辞职学习的准备,放松的时候也多了起来。

2009年春节后的一个周末晚上,我打开收音机,正在播放一个体育节目,听着听着我睡着了。等我醒来,发现收音机还开着,正在播一个其他节目,但是内容非常吸引人,这就是徐老师和梁冬讲的黄帝内经。我一下就不困了,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一周一周的追听下去。我的工作让我参加过很多培训,很多时候我都会觉得无聊,犯困。很久没有一门课程能让我产生如此大的热情,让我主动去学习。节目中梁冬说徐老师有博客,我就找到博客看,发现徐老师写的很多内容都非常有意思,既有深度又有趣味。然后就看到徐老师要招临床班一期,我就报名了。现在回想起来,完全是缘分,很难说清楚为什么。从听到了徐老师的节目,受到吸引,就决定不上MBA,改学中医,就是听从内心的过程。


临床班一期

王东斌


在决定报名之前,我想咨询一些具体事项,就想打电话了解一下。为了不让同事们听到我咨询的事,早上七点多我在办公室打电话,结果发现接电话的人声音似乎有点熟悉。聊了几句之后,我发现接电话的竟然是徐老师本人,当然电话里听起来和广播里面的声音还是有一点不一样。发现是徐老师本人接电话,我真的很惊讶,这件事情一直记到现在。后来我才知道,接咨询电话的老师应该是八点上班,我打电话的时候特别早,徐老师出诊一般都来得比较早,于是顺便就接了电话。可能这让我更觉得和厚朴有缘分吧。

还有一件事情,也是非常巧。因为我一直在考虑辞职进修或者换一种工作,但是辞职的事情被耽搁了一下,这期间就遇到了厚朴,遇到了徐老师。如果没有这点耽搁,我可能就换了新工作或者开始上MBA,肯定就不方便到北京那么远的地方上课。所以很多事情就是很巧,就是缘分。

临床班一期开学以后,我每两周要在福州和北京之间来回飞,如果我还是上班的状态,周日晚上飞回去就很晚了,肯定影响第二天的状态。我辞职之后,时间就变得比较从容,我可以周一再飞回福州。徐老师有一次开玩笑说,你一年的路费要比学费还贵。其实不是开玩笑,我后来算了一下,一年下来路费是学费的1.4倍,所以这算是一个事实。我先上了三个月的临床班,为了更专心的学习,正式辞了职。亲朋好友之前知道我要进修还比较理解,后来听说我跑去北京那么远的地方学习中医,有的亲友感觉我被骗了,或者进了什么组织。但是最亲近的人,包括我的爱人,父母都还是支持我的。后来越学习越觉得辞职学习是对的,因为每一门课程都那么吸引你,就需要很多的时间去整理笔记,回去慢慢消化,还要花时间记忆。有时在旅途中我会翻看笔记,回到家的时候就会实践。就这样学习了三年。

跟诊徐老师


02

上善若水,润物无声


一期临床班毕业的时候,我就自然地留在厚朴工作。先是做按摩和身心健康评估,接着多了艾灸、刮痧的工作,最近几年出诊了针药治疗。我从来没有设定一个职业规划,就好像是一种无形的推力在推着我走。我在上临床班一期的时候,厚朴还没有自己的诊所,更没有想到毕业要留下工作。当时来学习纯粹因为喜欢,因为觉得徐老师的讲课特别吸引人,然后慢慢的参与了各种各样的工作,其中非常有意义的是担任了厚朴临床班四期的班主任。在诊所刚开业的时候,曾经短暂负责过一段时间的非药物治疗。当然后来很快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工作,就换成其他人了。所以我在厚朴里面的工作涉及面还是非常广的。

徐老师提出身心健康评估这个想法的时候,我是最早参与实践的人之一。徐老师提出了要求和方向,我们几个人落实了具体的流程。到现在累计大概完成了4000多人次的健康评估。在身心健康评估中,双方有一个较长时间的交流,可以充分全面地去观察症状背后的原因,并给出很多具体、定制化的建议,对了解和解决身心的问题有很大帮助。

非药物调理方面,我后期主要专注于臓腑按摩。在临床班上学的时候,徐老师邀请了韩东老师教授按摩。因为当时我已经辞职了,时间比较充裕,不上课的时候,有朋友来家里喝茶,我就会给他们按摩,当做练习。后来真正临床的时候,上手比较迅速。后来自己不断实践,摸索,越来越有心得。我在按摩中,结合了桩功,特别是动功,效果比较好。我觉得,按摩不单纯是一个手法的问题,是在徐老师教授的中医诊断,治疗理论的基础上,一种治疗手段的具体表达。只有诊断思路正确,按摩手法才能真正起作用,才能效果好。


按摩课与经穴定位课


教学方面,在临床班、健康营以及现在的养生班中,我主要教授经络和按摩课程,有时候也会参与形意桩功的教学。记得在临床班三期的时候,有一门课叫做针刺治疗学,需要学生们认识穴位作为学习的基础,我会带着临床班三期的同学一起认穴定位。后面到临床班五期、六期的时候就演变成了经络定位课程,到临床班七期八期的时候,这个课程就更加完善了。现在这部分内容更多在养生班线下课中进行。

2017年我通过了助理医师资格考试,2018年开始针药出诊。2023年获得了执业医师资格。回想上厚朴的时候,我完全是一个中医小白,在厚朴学习了三年,每个细胞都在吸收中医的理念,然后不断的参与临床,包括按摩、身心健康评估,不断累积,水到渠成,就开始了出诊。之前的非药物治疗、身心健康评估为后期的针药治疗打了非常好的基础。在临床班学习的时候更多学到的是理论,当在按摩,艾灸和刮痧的时候,你发现理论落到实处了。当面对一个具体的人,一个具体的病症,当采用某种治疗手段,这些理论就聚焦为具象。我就是这么一步步成长起来。

2023年获得执业医师资格

与徐老师合影


03

中医和美食,天生亲密


很多人知道我,是因为一个栏目,叫做《斌哥私房菜》,是讲怎么做菜的。

点击图片,查看斌哥的养生食谱


之前在家都是我在做饭,已经做了十几年,在家做饭主要为了孩子。这也让我养成一个习惯,在外面饭店吃到好吃的菜,会观察,琢磨他们是怎么做的,回来自己学着做。

后来在厚朴学习的时候,住在龙头公寓,那里有一个小厨房,徐老师有时候也会下厨,然后就着食材、对着菜品给我们讲原理,告诉我们怎么搭配更合适,我发现美食和中医理论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我就开始更关注美食了。食材和药材本来就是一类,但是食材的偏性小一些或者没什么偏性,而药材的偏性大一些。但是食材使用起来和开药方是一样的。所以我就在日常做菜的时候加入了徐老师说的君臣佐使的思想,把食材的性味、特点先考虑进去,再去搭配。

后来健康营建议我出一些美食的文章,可以讲一下徐老师讲的食材的性质以及搭配,就诞生了《斌哥私房菜》这个栏目。其实传统菜品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搭配,在此基础上,我会更好地对应时令介绍菜品,或者在做菜的时候介绍一下什么样的人更适合这样的菜,这样做有什么优点、特点。比如麻婆豆腐里面的配料,都是辛温、芳香的,其实比较适合现在的三伏天食用。在传统菜品的基础上,我有时会进行一点点改良,主要是在配料、佐料方面。另外让整个烹饪过程更加简洁,有效一些,不会像饭店大厨炒菜那样,需要好多次起锅,盛出的过程。这个栏目之前更新的比较多,最近太忙,好久没更新了。


04

年龄无法阻挡


前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到北京来上健康营不方便,徐老师建议健康营到各地讲课。我负责和当地协办的人协调教室、餐饮等等细节,所以经常会出差。因为自己原来的工作就是经常和各种人打交道,这件事自然就落在我身上了。健康营到外地开班是一个非常大的发展,方便了各地的学员就近上课。客观上,健康营的办班量也在快速增长。这个走出去的改变是一个很大的飞跃。所以我感觉,徐老师的想法总是非常顺时应势。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他提出并开设了筑基课,获得了广泛好评,惠及了很多想要学中医的学员。另外,随着厚朴这些年的发展,我们有了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增强了师资力量。两个因素合在一起,我们才能成功的在外地开这么多的课。上海总部开业也是徐老师的一个非常前瞻性的举措,厚朴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