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精品,
关注
“
搜建筑
”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梅冲湖校区位于合肥市东北部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用地28.3公顷,总建筑面积25.8万㎡,容纳学生6000余人。项目于2019年启动设计,目前已经竣工验收,将于2024年7月正式启用。
项目地块呈矩形,由段园路、文忠路和河道自西向东分为A、B、C、D四部分,其中AB地块为
新校区主校园
,C地块为
教学实践基地
,D地块为
附属小学和学前教育实训基地用地
。
AB地块为校园主体,B地块为教学行政区,A地块为生活运动区,二者以东西向绿轴贯穿联系,广场、绿地、水景和
二层景观平台形成校园
丰富的空间层次
。C地块为教学实践区,为师生提供理论结合实践实训的基地,也为周边社区提供了儿童图书馆等开放的社区环境。D地块为小学和幼儿园,隔河相对独立。校园整体
人车分流
,中央滨水带为纯步行区域,设置自然
曲线形步行道
,便利联系各区,并创造更多的交流活动空间。
策略一
巧因山水 聚入生机
地块四周是规整的城市道路,而地块内部则由河域穿越形成四个地块,带来生态自然的环境。因而面向城市的校园界面
连续严整规则
,而面向校园内部的界面则
宽敞舒展灵动
,给师生创造积极活跃的学习生活空间,从而形成
自然生长到有机秩序
的生长过渡。
策略二
双圈多廊 空间对话
校园采用人车分流交通体系,机动车道与校园内学生的主要学习生活区域进行分离,在各地块外侧设置机动车道。内部为步行交通联系各建筑组群,保证学生的安全。生活区和教学区的步行半径控制在200-300米内,形成
步行友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中央滨水带为纯步行区域,设置自然曲线形步行道,便利联系各区,并创造更多的交流活动空间。部分区域设置二层连廊平台,加强建筑立体联系。
策略三
元素多样 层次丰富
建筑单体
规整有序
,体现了学校学术严谨、秩序井然的治学传统;而在环境景观设计上,则
灵动、浪漫
,尤其在校园中心的景观湖的设计,带来丰富的滨水空间,曲折绵延,婉转流畅,水系两侧以生态自然景观为主,提供多样的滨水休闲活动,体现亲近自然、人文荟萃的
浪漫环境
,是贯穿了整个校园的灵魂。
从气势宏大的校门顺着缓坡进入校前区,入口处是结合草坪、树阵、硬质铺装的
礼仪广场
,行政楼和公共教学楼分布在广场东西两翼,而
公共图书馆
作为景观轴线的视觉焦点,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随着礼仪轴线从前区广场渐渐向图书馆推进,一片湖景映入眼帘,像画卷一样缓缓展开,人行双桥跨湖一直延伸到了图书馆前的学生休闲滨水广场,水陆交织,纵横交汇,让空间层次更加丰富细腻,富于变化。
校前区两侧的
行政会议中心与公教楼
,均采用前低后高的体量组合方式,不仅是为了让中心景观轴线的尺度更为开阔宜人,而且使两栋楼的公共共享空间与中心礼仪空间实现空间上的内外交融。
红色砖幕墙
用参数化设计拼砌成HFYS和白鸽标志呈现在报告厅的墙体上,低调而优雅地展示出校园文化。
人行双桥
延续了中心轴线的硬质礼仪铺地,从湖面划过,延伸到图书馆前的学生休闲滨水广场。不论是坐在芦苇湖水交映的双桥座凳上聊天,还是穿行在花岗岩的桥面,都是校内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图书馆正对校园景观主轴,西、南侧紧邻中心湖面,北侧临河,东西两侧分别以二层连廊与专业教学楼组团联系。
图书馆采用
方整体量
,由上下两段构成——下部为开放的米色石材柱廊,典雅的敞廊与校园环境充分融合;上部形体采用红砂岩,四个方向均设有大的洞口,为师生带来开阔的景观视野。
内部以错位中庭为核心
,顶部引入自然光线,动态的交通串接各主要楼层,形成积极开放的公共交流氛围。中庭上部为
屋顶花园
,进一步贴近自然。
五栋专业楼
分为两个教学组团,采用
统一的形态
组合方式,并设有
二层连廊
联系各单体。组团底层为大厅、报告厅、展厅等公共空间,采用镂空红砖墙形成统一的基座;上
部形态圆润柔和,外墙立面设置红色三角形穿孔铝板结合外窗,将视线导向自然生态景观。各栋建筑内部围绕中庭、内院、屋顶露台,为师生提供
便捷而富有趣味的教学空间体验
。
学生生活社区组团位于校园主轴线西侧,由学生活动中心和体育馆综合体、食堂后勤楼、以及8栋学生公寓、1栋教师留学生公寓组成。
学生活动中心和体育馆组团
,作为学生生活社区的核心建筑,从规划结构出发,顺应校园东西向景观轴线,紧邻景观湖西侧,以音乐广场,将水景延展到活动中心内部,并沿着大台阶一直延伸到二层平台,跨越学生街直至体育馆。
学生活动中心和体育馆组团整体以
连绵起伏的山峦
为概念,将大体量建筑切分为多个灵活、散落的小体量体块,与使用功能紧密结合形成灵动、有机的整体;小体块通过扭转、起坡、咬合等操作,形成独特的空间关系,体块的围合,屋顶的高低错落,路径的蜿蜒曲折,给使用者带来丰富的外部空间。
设计通过抬升基座,形成
二层景观平台
,回应校园湖面景观的同时塑造室外公共活动空间,整个建筑与场地、景观形成亲密的互动关系。室内则通过由东向西的
共享大厅空间
,将各功能与音乐广场、学生街进行串联。室内外共享空间相互联系,形成
多层次的活力空间
。
从主校区穿越东侧的文忠路,是合肥幼师的创新创业实践区,设置创新创业中心、特教早教实训中心和老年服务实训中心,为师生提供理论结合实践的实训基地,也为周边社区提供了儿童图书馆等
开放的社区环境
。
24班小学和15班学前教育实训基地位于基地的东北侧,南侧临河,景观资源优越。
学前教育实训基地西侧临河,以内院为核心串接各个功能块。北侧综合楼一层架空形成入口敞廊,南侧活动单元与音体室由一条环形走廊连接,围合出公共活动场地,环廊上部为二层联通平台,形成
简洁有趣的交通空间
。利用一层活动单元退台形成二层班级活动场地。内院、边院和中庭空间和露台、可坐式阶梯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和细腻度,
让孩子们充分接触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