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课工坊-直击痛点、促进转化的课程开发》是一门版权课,一直受到学员好评,我们把7张原型图分享给各位。
一、利益相关者分析
我们认为课程开发的第一步也是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甚至要将能否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待和要求作为评价一门课程的重要标准。
学员反馈:
需求来自于利益相关方,首先要正确识别利益相关方。利益相关方是所有获益的人,而不是提出需求的人。学员是相关方,学员的老板也是相关方,我们做培训的也是利益相关方。很多时候我们以培训为中心,忽略了其他两方;有时候又打着学员至上的幌子,忽略学员主管;有时候又只关注学员主管而不顾学员的真实需求;如此林林总总,都会导致对需求和痛点把握不足,导致培训项目的成效和预期相差甚多,也导致和业务部门之间对焦失误,一次次错过治疗机会,也让我们的病人对我们有所微词。(阿里巴巴邰卫国老师)
二、基于工作情境的需求分析
情境教学理论认为:
• 每个人的思维是适应于环境的,也就是说,是情境化的,因为人们所知觉到的,他们想象其活动的方式,他们身体上所做的,是结合在一起发展的。(Clancy)
• 许多传统的教学实践逐渐导致了惰性知识,或者学生不能将其所知的运用到相关情境中。知识、思维和学习的境脉紧密联系并且都存在于实践中(Brown等)
• 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推崇包含知识运用的真实实践,而不是把知识当做孤立内容进行处理,推敲和检索。(Sawyer)
三、课程目标设置
常规的课程目标一般仅仅设置行为目标,然而却没有解决成果目标和业务收益问题。
学员反馈:
雕课工坊上提到一个重要的课程需求分析方法,基于学员日常工作情境、分析具体的工作任务。当天晚上从分析学员完成工作任务的角度,重新梳理了《商务礼仪与沟通技能提升》这门课程的大纲,并重新思考了课程开发时要达到知识、成果、收益三个目标,培训需要对应哪些教学策略与互动方式。(礼仪培训师暖暖老师)
四、经典课程框架设计
课程逻辑很重要,我们对经典课程的逻辑进行了分析,梳理出5种比较经典的理论。
五、知识萃取
知识萃取首先要解决的是隐性经验挖掘问题,本课程现场演练了访谈之箭和焦点小组两种模式。
学员反馈:
在课程中的后三步,最核心的是知识萃取的内容,也称之为复盘。在此环节,老师用教练技术和促动技术的方式,分别在高峰体验和焦点小组的两种情境下,通过有力提问,步步深挖,从工作任务到痛点再到内容,引导被访者自我提炼总结,再实际应用并复盘的方式,用PDCA循环验证萃取知识的准确性,不断修正,最终实现萃取的结果。(销售课程培训师季婉)
六、知识建模
知识建模有套路,本课程总结了六种套路。
学员反馈:
回去后整理了下自己以往开发课程的思路,把立志老师的融合进来,发现会有两个收获,工作任务场景感更明确了,内容知识点建模更方便了,谢谢立志老师的课程。(邂逅拾刻小咏老师)
七、教练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