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力资源研究
1、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的分享、互动;2、HR相关的培训、咨询、产品等推介!输入“微课”获取最新的学习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牛散赵哥  ·  A股:阿里产业链全线爆发,下周怎么看? ·  昨天  
牛散赵哥  ·  A股:阿里产业链全线爆发,下周怎么看? ·  昨天  
苏州园区公安微警务  ·  反诈进行时 | 开学第一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  2 天前  
苏州园区公安微警务  ·  反诈进行时 | 开学第一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  2 天前  
数据何规  ·  蔡崇信确认阿里将与苹果合作 ·  2 天前  
数据何规  ·  蔡崇信确认阿里将与苹果合作 ·  2 天前  
财联社AI daily  ·  任正非,见了何小鹏、王兴兴等! ·  3 天前  
财联社AI daily  ·  任正非,见了何小鹏、王兴兴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力资源研究

“女员工隐瞒已婚情况”,公司将其辞退,法院直接回了五个字!

人力资源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2-24 10:00

正文


没经历过劳动仲裁的HR是不完整的......

《人力资源劳动仲裁师·高级》课程震撼上线!


--15天帮助HR掌握劳动仲裁应诉技巧

--77个企业劳动争议应诉技巧。

--53个劳动风险防范工具

--13个劳动仲裁必备表单


不仅可以深度掌握防范劳动风险的能力,还可能考取人力资源劳动仲裁师·高级证书!








大家都知道,员工入职到离职HR要处理员工关系的大部分风险点。 公司想要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还是得从《劳动法》抓起。


由此可见,做一个熟悉法律条款、懂风险防范的HR是多么重要!


今天为大家整理总结了在职管理规避风险指南,希望HR都可以少踩雷!


在职管理
规避风险指南

常见问题:

员工怀孕期间可以调岗吗?怎么调岗才合理?

怀孕遇上劳动合同到期,可以不续签劳动合同吗?

哪些假期要发工资,哪些假期不用发工资?

医疗期与停工留薪期,待遇到底怎么算?


在职管理中,三期管理和假期管理非常重要~


难点1
三期管理


劳动力的补充延续、世代更替依赖于人口再生产,生育对劳动的意义非同一般。

三期问题划重点:

1.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

2.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3. 劳动合同期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难点2
医疗期管理


想要做好假期管理,首先要了解假期逻辑,每个假期的放假时间规定是什么?哪些假期需要发工资,哪些假期不用发工资。

下面重点给大家讲一讲很多人都不了解的医疗期问题~

一图详解医疗期时限↓


难点答疑:

Q1:医疗期与停工留薪期待遇如何支付?
A:医疗期待遇支付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停工留薪期待遇支付规定,有别于医疗期规定,在停工留薪期内,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当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具体规定可查看《工伤保险条例》第32条-40条。

Q2:医疗期与停工留薪期可休息多久?
A:《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3条规定,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的年限和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休息的时间从3-24个月,最长不超过24个月。
《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伤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按照《停工留薪期目录》,确定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时间,并书面通知工伤职工本人。

Q3:带薪年休假员工可以任意时间休吗?
A:《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人力资源劳动仲裁师·高级》

课程震撼上线


一个看似简单的三期管理、医疗期管理,就涉及这么多法律层面的问题。HR,可以说是除了律师之外最常和劳动法打交道的职业了。


但是身为一名人力资源从业者,却对劳动法认知不清!以至于严重损害了公司利益不说,也对个人前途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为什么,劳动法是每个HR的痛点?


原因很简单: 太复杂了!


为了帮助更多HR补足劳动法这一短板,掌握流程合规,规避法律风险,我们研发了《 人力资源劳动仲裁师·高级 》----15天帮助HR掌握劳动仲裁应诉技巧,77个企业劳动争议应诉技巧。

(扫码获取详细版课纲)


课程中涉及到的 53个高频核心工具,学员免费拿来即用 ,贯穿员工从入职到离职过程中主要的风险点,深度精讲并提出应对方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