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叔说
大家好,我是寻叔。这是一个人人皆媒体的时代,万众狂欢,只要想,谁都可以成为发声筒。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当缺少传统媒体时代的“把关人”角色之后,自媒体在追热点抢头条的路子上一骑绝尘。这不,事儿来了。
今天,淡出公众视线的田朴珺被一篇《田朴珺撩汉往事,世界就这样被野路子的女人抢走》文章又上了头条。原因并不是她的过往又被重写,而是写这篇文章的公号被法院一审判决赔偿6万。
虚构年龄、就读成教学院、与万科存在不当关联交易……田朴珺连上王石,明星们的故事早已不新鲜了,被自媒体重新炒上一轮,添油加醋演绎一番,又成了吸睛爆款。
这篇文章登出时,据新榜2016年7月5日统计,短时间内获得了126万阅读量,累计点赞6081次。甚至王思聪还转发、评论“有深度的好文。王石多年经营的完美形象确实是由于这段夕阳红彻底崩塌了。”
因此,文中主角田朴珺认为“兽楼市”的这篇文章构成名誉侵权,上告法院。3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经审理,一审判决公号拥有者王某删除侵权文章、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田朴珺精神及财产损失6万元。
王某表示不服,还将上诉。
管好自己的内容前先管好身份证
在这场微信公众号与明星的较量中,有一个细节值得内容创业者注意。
根据媒体报道,微信公众号“兽楼处”的注册人是王某,但文章作者、发布者是张某。王某在2016年5月将身份证借给了张某注册了“兽楼处”。
但最终法院审理认为,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日益剧增,是重要的信息网络平台,更应该慎重注册、使用和管理。作为“兽楼处”注册人的王某,对该公号具有控制权限,应对发布内容负责,且公众号每日发表内容有限,其完全有能力审核,故王某关于不能审查全部信息内容的抗辩不能成立。
这就提醒了内容创业者别随便外借身份证,如果办了一个公众号,说定哪天就因为内容不实被告上了法庭。
特别是在自媒体平台成了内容创业的温室,平台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在与日剧增。法院认为微信公众号作为重要信息网络平台,而自媒体人更应该注重注册、使用和管理,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自媒体侵权事件频发
“兽楼市”被判侵权不是首例,并且自媒体被告侵权也不是一例、两例。
自媒体向来追捧内容流量,金钱、政治、性从黄色小报开始就是街头巷尾的切切热议,到了自媒体时代,加上明星八卦、商界一联系,一篇十万加又诞生了。吃瓜群众被惯坏了,看着碗里的热点,想着锅里是不是还有反转篇。
但是内容与事实之间又隔了层纱,缺少了把关人,不少虚假、不实报道也涌现出来。
在此案的审理中,法院认为涉诉的文章中事实缺乏足够证据支持,一些评价性词汇具有明显侮辱性质,对田朴珺人格尊严进行了贬损,导致其社会评价降低,超出了合理的容忍范围,构成名誉侵权。
在行业中,抄袭、洗稿不断,仿佛内容创业者出生便带有原罪。
在公号申请“原创保护功能”前,抄袭蔚然成风。2014年第四季度到2015年第三季度,微信收到公众号投诉超过2.2万件,其中涉及知识产权的便超过1.3万件。
2014年,中山暴风科技公司微信公众号被告擅自转载其他公号文章,侵犯了著作权。虽然很多公号有了原创保护,但是群众的“智慧”又升级了,出现了洗稿的行为。现在法律尚未健全,内容创业者有痛无处说,诉诸法律牵扯巨大精力,甚至面临告不赢的惨剧。大多数的沉默者又一再纵容了抄袭、洗稿的劣习。
除此外还有商标型侵权、肖像型侵权、字体类侵权等侵权行为。2015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起诉公众号“顶尖企业家思维”捏造讲话,侵犯其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前不久,2017年2月,优信二手车起诉自媒体人张钧泓,发布其二手车数据造假的不实报道,误导公众,摸黑企业形象。
近几年,内容创业迎来大热,除了微信公众号,网易号、头条号、搜狐号等各大号摇旗呐喊,呼吁自媒体人加入内容创业的大潮。平台号开得遍地都是,这是内容创业者的春天,但是同时危机四伏。
在平台把关、审核制度还没跟上的今天,审慎言论、小心求证也是内容创业者的保护色,不然下一个“兽楼市”可能就是你。
点击
关键词
查看往期内容
周鸿祎
|
张泉灵
|
徐小平
|
李开复
|
柳传志
|
黎瑞刚
|
林依轮
|
杨浩涌
|
戴自更
|
俞敏洪
|
张近东
|
井贤栋
|
田溯宁
|
郭为
|
汪潮涌
|
张近东
|
孙继海
|
陈彤
|
汪丛青
|
刘作虎
|
冯大辉
|
吴甘沙
|
邱浩
|
毛大庆
|
张维迎
|
胡彦斌
|
盛希泰
|
阎焱
|
李丰
|
熊晓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