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个子不高,风度翩翩,目光炯炯,表情丰富。他能以他超人的智慧和能力压倒谈判对手,能凭直觉猜到对方的心理活动。
他是毛泽东与人民群众之间重要的纽带。他把毛泽东的远大理想化为具体计划。同时,他还因为给毛泽东的过激之处降温——至少是在毛泽东满腔豪情容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这么做——而赢得了很多中国人的感激。
然而作为开国元老、首任总理的周恩来却没有子嗣:
1925年10月6日,周恩来率领国民革命军东征。就在这时,邓颖超发现自己怀孕了。丈夫不在,母亲不在。左思右想,她决定将孩子打掉。
她第一次放弃了做母亲的机会。本以为做母亲的机会以后是很多的,没想到,第二次怀孕,她竟因难产而死里逃生,这次难产的代价过于沉重,它不仅给邓颖超的内心造成了极度的痛苦,而且彻底损伤了她的身体。她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周恩来并不脱俗,也不寡情,他也是十分希望家有后人,代代相传的。
但是,当他得知自己这一生将不会再有孩子后,他坦然地安慰邓颖超:“没孩子就没孩子吧。”
没有亲生孩子的他将把普天下的孩子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他这一生,注定要把爱洒向更多的孩子。
周恩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为国付出了许多。
周恩来一生中几乎不抽烟,在已知的照片中,见不到总理抽烟的照片。但是,在晚年时,周恩来却学起了抽烟,这是怎么回事呢?
1970年11月12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罗马尼亚外贸部部长布尔蒂卡,商谈对外援助的事情。会谈刚开始不久,周恩来就跟工作人员要了一根烟,点上了。
布尔蒂卡一下子愣住了,因为他知道周恩来没有抽烟的习惯,尤其是在正式场合,从来没见过周恩来抽过烟,今天这是怎么了?
但周恩来已经看出了他的意思,就抱歉地笑了笑,说:“我现在困得不得了,只好用抽烟来提提神,不然我怕一会儿就睡着了。”
布尔蒂卡连忙说:“您可以先休息一会儿,我的事不急,等您休息好了再谈。”
但周恩来摆了摆手,说:“不用,即使我不跟你谈话,我也不能睡觉,还要做别的事情。”
就这样,周恩来一口一口地吸着烟,强打着精神,跟布尔蒂卡谈完了合作的事情。看着周恩来一脸疲惫的样子,布尔蒂卡最后都哭了。
据周恩来的秘书钱嘉栋回忆,1971年9月的一天,周恩来主持一个会议,但参加会议的人却都很奇怪:为什么总理一直站在桌子旁边呢?旁边就有一张椅子,总理为什么不坐下听我们汇报呢?
原来,当时周恩来已经连续工作了20多个小时,一直没有休息,因此只能用站着的方式来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