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建筑师的非建筑
感动你的,必先是感动我的。中国设计/艺术/视觉媒体领航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无线徐州  ·  今天起,徐州人请步行1小时! ·  2 天前  
无线徐州  ·  今天起,徐州人请步行1小时! ·  2 天前  
中研普华集团  ·  正式开售! ·  3 天前  
中研普华集团  ·  正式开售! ·  3 天前  
农视网  ·  第一棒,申雪!亚冬会火炬传递启动! ·  3 天前  
天津广播  ·  官宣 | 最新规则!樊振东等均自动入围! ·  4 天前  
天津广播  ·  官宣 | 最新规则!樊振东等均自动入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建筑师的非建筑

这些最美书店 & 最美图书馆,为什么总能刷爆我们的朋友圈?而现在……

建筑师的非建筑  · 公众号  ·  · 2018-07-11 17:00

正文

供稿:一筑一事(微信号:zs_studio)

本文已获得授权


摄影:©详见下文静态图片标注

开启这场“书店之都”的书店设计竞赛之前

我们先看看书店与我们的不解之缘


如果你是一位

爱书人/建筑师/设计师

或仅仅是对生活充满期待

那你一定不能错过这篇文章

1940年10月8日的空袭后,一名男孩坐在伦敦某书店的废墟中,阅读一本名为《伦敦历史》的书。


如果说书承载着人类的历史和未来,那书店或图书馆就是这道“穿越之门”。


书店废墟、男孩与《伦敦历史》,图片来自网络。


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旧金山的“城市之光书店”、伦敦的“哈查兹书店”,到东京的“茑屋书店”,再到中国的“三联韬奋书店”、“先锋书店”、“诚品书店”……它们都跨越了时空,证明着书店不可替代的魅力。


然而书店或图书馆,首先是一个建筑空间。


当更多人对此着迷之前,建筑师和设计师早先一步,将它们装进了手中的图纸,比如,建筑师路易斯·康在“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图书馆”中划下的弧线和吸收的光线,又如,设计师原研哉在“茑屋书店”中绘制的点阵和模拟的材质。


事实上,参与设计一个书店或图书馆,是每位建筑师或设计师的理想。


01

那些装进书店和图书馆的建筑理想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图书馆。摄影:©Iwan Baan


01

⌗ 埃克塞特

⚐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图书馆

⍛ 路易斯·康


这栋图书馆被认为是建筑大师路易斯·康最优秀的作品。


在他开始设计之前,埃克塞特学院对建筑的要求很简单——一座与学院原有乔治王时代(Georgian)的建筑风格相融合的砖立面建筑,以及一个理想的、适合学习的室内环境。


康对砖材料对敏感与和谐的使用,以及他对自然光对考虑完全符合了学院对新图书馆的构想。摄影:©Iwan Baan


来访者能通过打在7层高墙上的大洞口一览金属书架和读者。摄影:©Iwan Baan


这栋70尺高的建筑从几乎完美的几何图形顶部天窗引入自然光。摄影:©Iwan Baan


木材和石材的组合,一冷一暖两种自然材料的组合搭配让空间具有更丰富的质感。摄影:©Iwan Baan


02

⌗ 东京

⚐ 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

⍛ 伊东丰雄事务所


除了已为大众所熟知,由ASTRID KLEIN与MARK DYTHAM完成建筑设计的代官山茑屋书店,东京另一处“让建筑师与阅读爱好者为之神往”的建筑,出自日本当代最知名的建筑师之一:伊东丰雄。


作为该校的客座教授,伊东丰雄在这间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上投注了许多心血。


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拥有迷人曲面的外立面。摄影:©Iwan Baan


一系列简单的混凝土拱门,当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紧凑的网格”时,建筑的平面便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摄影:©Iwan Baan


伊东丰雄的设计手稿,他同时也是多摩美术大学的客座教授,图片来自网络。


03

⌗ 东京

⚐ 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

⍛ 藤本壮介


在藤本壮介的设计中,这个面积6500平方米的二层新图书馆被设计为一只巨大的书柜。


建筑师借由建筑语言提出了一种新的读者与书本之间的关系:将读者包裹在书籍之中。


“当我思考什么才是图书馆最基本的元素时,无疑是书、书架、光线和氛围。于是我试着想象一个由螺旋形书架所构成的场所。”


这个项目包括设计一个全新的图书馆建筑以及将原来的建筑翻新成为一个艺术画廊,最终创造一种图书馆和艺术画廊结合的新场所。摄影:©Daici Ano


藤本壮介的概念图解及手绘草图,能看出连绵的螺旋书架所包裹的领域构成了图书馆的主体,图片来自网络。


图书馆的墙壁也由书架构成,中间被巨大的开口“打断”。摄影:©Daici Ano


室内空间形成一个富有层次感的书籍森林。摄影:©Daici Ano


04

⌗ 比利时

⚐ 阿尔斯特表演艺术学院和图书馆 Utopia

⍛ KAAN Architecten


由建筑师Kees Kaan、Vincent Panhuy-sen与Dikkie Scipio操刀的这间8000平方米的砖结构建筑包括了一栋引人注目的19世纪后期历史建筑,在优雅地回应功能需求的同时重振城市景观。


在今天,KAAN与城市肌理互动的设计初衷已经达成:“乌托邦”已经成为阿尔斯特市中心的坐标,市民们都渴望能在日常生活中享受这个城市新地标。


项目结合了一栋“Pupillenschool”,是一座1880年建造的建筑,一所士兵的子女在16岁前受教育的学校。摄影:©Delfino Sisto Legnani & Marco Cappelletti


新建筑插入到城市肌理中,强调了城市中心特色的不规则街道和私密空间。摄影:©Delfino Sisto Legnani & Marco Cappelletti


图书馆大厅内部的开放景观从地面延伸到天花板,厚实的混凝土楼板如同漂浮在其中。摄影:©Delfino Sisto Legnani & Marco Cappelletti


混凝土结构如同被书籍支撑着,而实际上书柜背靠混凝土片墙,使得地板悬臂伸出而无需额外的支撑。摄影:©Delfino Sisto Legnani & Marco Cappelletti


在中国,同样也有许多建筑师/设计师把他们的建筑理想融入书店/图书馆的设计之中,往往成为其代表作。


05

⌗ 秦皇岛

⚐ 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

⍛ 董功


以“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闻名的这间书店出自董功之手,位于渤海湾海岸线上,免费向社会开放。这里从建筑到空间都有种奇妙的场所氛围。


建筑物“孤独”的身影。摄影:©He bin, Su Shengliang, Xia Zh & Sun Dongping


光氛围的变化与材质组合是这个建筑中的亮点。摄影:©He bin, Su Shengliang, Xia Zh & Sun Dongping


摄影:©He bin, Su Shengliang, Xia Zh & Sun Dongping


该建筑设计的主要理念在于探索空间的界限、身体的活动、光氛围的变化、空气的流通以及海洋的景致之间的共存关系。摄影:©He bin, Su Shengliang, Xia Zh & Sun Dongping


06

⌗ 成都

⚐ 方所

⍛ 朱志康


设计师朱志康以距离方所不远的成都大慈寺当年“玄奘出家”和“藏经阁”的典故为灵感,设计了一个像是将全世界的知识都藏进大慈寺地下的奇妙空间。


朱志康的设计手稿,图片来自网络。



大切割面的水泥柱、阁楼的藏书柜、穿越书柜中间的空桥及猫道。摄影:牧之©ZIPART


摄影:牧之©ZIPART


07

⌗ 桐乡市

⚐ 华腾猪舍田中央图书馆

⍛ 以靠建筑


在这个建筑作品中,建筑师试图走到“把建筑物做成甜品”时尚潮流的对立面,把建筑做得“难看”一点,像“烤地瓜”——外面干瘪、粗糙、黑乎乎的,不是那种一看就讨人喜爱的,但是一旦拨开,必带着惊喜。


图书馆航拍图,“田中央”的名称名副其实。摄影:©章勇 Zhang Yong


建筑像“烤地瓜”,外面干瘪、粗糙,内里却藏着惊喜。摄影:©章勇 Zhang Yong


建筑初步方案空间与结构分解图,图片来自网络。


图书馆的室内空间,一处在田野氛围萦绕下的静谧所在。摄影:©章勇 Zhang Yong



除以上,在国外还有——


· Lluis Clotet与Lgnacio Paricio改造设计的巴塞罗那大学图书馆;

· Astrid Klein与Mark Dytham设计的代官山茑屋书店;

· Studio Mk27设计的书店Livraria Cultura;

· Kersten Geers David Van Severen设计的比利时根特大学建筑学院图书馆;

· Helen & Hard设计的Vennesla文化与图书馆;

· Bruno Fioretti Marquez Architekten设计的德国 Ebracher Hof图书馆;

· Merkx+Girod Architecten设计的Selexyz Domi-nicanen Bookstore;

· Coelacanth K&H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Kan-azawa Umimirai图书馆;

· DEFERRARI+MODESTI 设计的意大利BRAC书店;

· Anna Wigandt设计的SCIENCE Café-library;

· Atelier Starzak Strebicki设计的波兰书店Kahawa;

· Isay Weinfeld设计的巴西书店Livraria Da Vila;

· MMIT ARQUITECTOS设计的隆达市立图书馆;

· Michele De Lucchi设计的Laudense图书馆;

· AVA Architects改造设计的Trinity College Lib-rary;

· ETAT ARKITEKTER设计的栗岛图书馆;

· Jean-Francois Lagneau设计的法国国家图书馆;

· Mount Fuji Architects Studio设计的洪堡大学新图书馆格林兄弟中心;

......


西班牙建筑师Lluis Clotet与Lgnacio Paricio改造设计的巴塞罗那大学图书馆。摄影:©Simon Garcia



在国内,还有——


· 青山周平设计的未读书店、侘集·本屋;

· 王亥设计的三联韬奋书店(成都);

· 李想设计的钟书阁(扬州、杭州.....);

· 姚仁喜设计的诚品书店(苏州);

· Scenic Architecture Office设计的东来书店(浙江);

· 玳山设计完成的Call me MOSAIC书店(广州);

· 李晓东设计的篱苑书屋(北京);

......


李想设计的扬州钟书阁。摄影:©Shao Feng


以书店/图书馆为代表作/成名作的建筑师,不管在国外或国内,半个世纪前或今天,早已不胜枚举,在未来也必将一直热门。


或许因为它们与精神关联,更容易充满实验精神;

或许因为它们足够经典,而更值得反复思考;

或许因为它们承载着理想,屡次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

又或许,因为图书馆/书店本就是建筑师/设计师们“最重要的老师”,是灵感的源泉。


那么,如果你是建筑师/设计师,会期望自己设计一个图书馆/书店吗?哪怕仅是在图纸之上。


02

设计一个“书店之都”的最美书店


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一家书店的门口,图片来自网络。


布宜诺斯艾利斯于2011年当选为“世界图书之都”,这个城市平均每4000人就有1间书店,总共拥有700多家书店,人均书店数高居全球之冠。


与之相较, 刚获得“2017中国书店之都”的成都,在书店总数上已近其五倍之多。截至目前,成都约有3463家书店 ,其中的佼佼者包括方所、言几又、文轩Books、三联韬奋书店、钟书阁、西西弗、散花书院、无早独立书店、琦艻不打烊书店、侘集·本屋等等。


成都各具特色的大型书店。摄影:©ZIPART


不仅仅胜在数目,这座城市向来便有着一股子书卷气。


尚不说杜甫草堂对成都乃至中国文人的影响,在大多数人还不识字的20世纪初,当夜幕降临,其他城市的店铺打烊关门之时,成都的茶馆则正是生意的高潮,那里坐满了听书的茶客。


一位外国旅行者回忆到,“在许多茶馆外,人们站在细雨中,沉醉在说书人讲述的已经听到烂熟的故事之中。”这大概是公众与书最市井的接触,正是这些说书及其话本,才催生了中国的明清小说。


“一街一茶馆,一街一书屋”,这已是这座城市街头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深入城市骨髓的文化属性,也许能解释成都今天为何能成为“书店之都”。


位于成都老城区一个街旁居民楼的一楼,无早独立书店收藏着世界各地的独立杂志与设计读物。图片来自无早。


但尽管如此,在今天成都茫茫的书店招牌中逡巡,能真正成为其城市名片、代表其城市理想的“最美书店”,也许在下一间。


一座城市的理想,

从一间书店开始?

兴隆湖书店建筑创意设计竞赛


步入2018,随着成都两会的召开、“新规”的发布,这座城市新的“城市理想”渐渐浮出水面。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府新区兴隆湖视察时,第一次提出了“公园城市”的概念。作为其生态名片与概念的始发地,兴隆湖开始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


于此同时,一场以一个“能代表成都城市理想的湖畔书店”为载体的建筑创意设计竞赛刚刚拉开序幕。


欲知详情,请 长按 图片识别二维码添加 咨询 号进入竞赛沟通群,添加时请备注“兴隆湖书店”。


这场竞赛面向全国各大建筑高校/设计院/独立建筑事务所,是一次设计大咖带队下的致敬书店的创意设计,也是一次建筑师/设计师之间的有趣交流。


当然,它更是一次以建筑为尺笔,设计一张“城市名片”与一件代表作品的机会—— 如果将成都的城市理想和你的建筑理想一起装进这间湖畔书店,它会是什么样子?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