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Vista看天下
《Vista看天下》唯一官方公众号,这里有最好看的新闻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韩国公调处暂停执行对尹锡悦的逮捕令 ·  昨天  
南都周刊  ·  苹果急了?新机频频降价! ·  2 天前  
读嘉新闻  ·  事关福利!嘉兴人,这笔补贴可以领了! ·  3 天前  
环球时报  ·  韩国代总统行使否决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Vista看天下

全网精神状态最超前的评论区,年轻人花一分冤枉钱能在这儿喷三天

Vista看天下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12-30 22: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2024年互联网上最能浓缩真实生活图景的地方是各路商家的评论区,总结了当代人在消费前会参考评论区的反馈来决定购买决策的现象。文章通过描述不同风格、态度的评论,展示了当代人通过评论来表达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感受。评论区的评论不仅是消费者发表消费体验的场所,也是商家改进经营策略的重要参考。此外,大众点评等平台提供的多元视角表达空间,使得人们可以在这里记录真实生活和表达真实精神状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互联网评论区的真实生活图景

互联网评论区成为展示真实生活图景的重要场所,人们在这里发表消费体验、表达心理状态、分享感受等。

关键观点2: 当代人通过评论表达精神状态

当代人通过发表评论来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评论风格各异、态度鲜明,展现了当代人的个性和情感。

关键观点3: 评论区的价值不仅在于消费决策

评论区不仅是消费者发表消费体验的场所,也是商家改进经营策略的重要参考。消费者可以通过评论区获取一手信息,做出更好的消费决策。

关键观点4: 大众点评等平台的作用

大众点评等平台提供了一个多元视角表达的空间,满足了人们自我表达、被看见的需求。同时,平台珍视用户的每一次表达,鼓励真诚评价并保护用户真实评价的权利。


正文

当“守护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成为2024年第一要事,让我评选一个今年互联网上最能浓缩真实生活图景的地方,一定是各路商家的评论区。

全网嘴开光最狠、讲话最癫、最诚实袒露自己精神状态的人,都在这儿了。


毕竟“一笔钱花得到底值不值”这一致命设问,才能无限激发一个人最强烈最真实的表达欲。


他们不仅狠,而且真,字字句句都是掏心窝子的大实话。平时戴的面具已经够多了,花钱买到了痛快还是不痛快,就属于绝对没法粉饰的领域了。


有时候直接拆穿“预制菜假装现炒”,会戳到商家肺管子;

有时候被店里菜品装潢服务惊艳,输出一段“发疯式彩虹屁”,把店主夸得反倒不好意思起来。


风格各异、态度不一、个性鲜明,主打一个原汁原味、直来直往的真实。


一方面,当代人消费前的下意识动作,不仅仅翻看好评,更会以一种仔细观摩的心态看差评都是怎么写的。


文采飞扬又异常歹毒,不得不佩服我电子朋友们的阴阳功底。


“其实这是一条五星好评,只是我分五次给的,但是后面四次我不想来了”
“我家狗吃了一口,转身走进厨房做了四菜一汤”



另一方面,所有的表达都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有被无良店家毁心情的时候,也有情绪高涨的经历。


遇上好吃的、好玩的,恨不得用尽自己的毕生所学描述出相见恨晚之情。买一袋吐司、一兜水果,也能延伸出一段小情景剧。



刷评论区简直是场高度浓缩的当代人精神图鉴大赏。


乍看不少评价怎么奇形怪状、不太“正常”,略加思索之后觉得实在是妙。


01

当代人攒下来的发疯体力

在点评里一口气释放


上网冲浪这么多年,网友们可算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赛博释压阀,评论区就是能公之于众的私人日记本。


没有熟人社交的压力,也毫无要装点人设的包袱。他们只管肆意留下自己的真实点评,输出的全是最张牙舞爪的活人味儿。


总被现实生活挤压的普通人,愈发觉察到这句文学经典的受用——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于是,在点评评论区,“不如发疯”这四个大字,就成了自我拯救的“趁手武器”。

“学会发疯之后,精神好多了”,不少人的“本性”在花钱之后暴露无遗。



吃到饭缩力拉满的饭、剪了个想重新投胎的头,就用发疯语录来“报复”体验不佳的商家,谁让自己花钱买不痛快了就找谁算账。


“整顿饭像依萍找他爸要钱那天的暴雨一样糟糕”
“剪完之后扭曲阴暗地爬出了店门,低吼着摔倒在地、翻滚又蠕动”……


保准让刷到这条的网友掂量一下能不能承受住进店的风险。



当然,遇到满意度顶格的商家,大家也毫不吝啬使出发疯体力,1000%高强度表露感谢和欣喜。


可云式发疯一样为爱吃top1爆灯,这辈子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好吃馆子的筷子,吃到嘴里之后任督二脉通了、不做饿梦了、变回还不是毒妇的时候了。

一夸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用一种错乱的逻辑、虚无缥缈甚至有点儿意识流的语句,对饭菜和店家开启夸夸模式。

@胡萝卜抿抿甜

很多时候让人发疯的,往往不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而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琐碎之事。


最招人恨的地方就在于,细说害怕被人嫌弃矫情,憋着又属实难受。


就像有生活被工作严重入侵的网友,好不容易抽空钻进酒吧,想放松一下。


但限定词是“背着电脑”,时刻担心有紧急任务要处理。紧绷的神经很难完全放松,索性在店家评论里如实记录、和盘托出。



从习惯性压抑自己到畅快表达真实感受,掐死内耗、致力于外耗。


过程中,总需要一个放置情绪的载体,不会被随意置评,也不会有人上赶着来教你做事。


“戏精”和“不装”就是外耗人格的一体两面,前者是大开大合展现个人特质,后者是轻装上阵回归本色,都强调只管做自己。


表面在写评论,实则借机抒发日常生活中没找到出口的情绪。


一群戏精网友,在评价区施展自己的主体性和感受力,让我们见识了当代人又一种精神状态。

他们把评论当成内心小剧场,进店、点菜、上菜、就餐、维权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磅礴的内心戏。


吃到线头异物时“脑子里的那根线也应声崩裂”;面对99一碗的轻奢米线流下羞愧的泪水,“老板不嫌我穷,我怎么能嫌米线贵”。



极尽细节白描和情绪流转的评论,密密麻麻透着“世界是个巨大的表演秀场”的生活哲学。


网友@高橋lshiki 自从有次脑子一热把评论改成了机翻日语,就开启了“伪装计划”,假装日本人写点评,传递出一种喜欢一人食的大叔氛围。


店家也煞有介事地用日语回复他,一来一回像是在玩默契游戏。


表面上看似乎抽离出了俗世生活,实则全情投入、每一个感知周遭的触角都伸展开。


野生小说家@林可乐 能察觉到社区面包店的老板是“专注主线剧情”的搞怪之人,得意又谦虚,面包做得靠谱但不擅长算账。


一篇篇“评论区小作文”看下来,跟看迷你小说似的,哪家店值得不值得去,就这么水灵灵进了大脑。



外耗人格的另一种突出的精神状态是“不装”,厌倦了遣词造句写工作汇报的牛马打工人在这方面尤为擅长。


他们卸下一切包袱放飞自我,言简意赅、不说废话地给出就餐或消费体验。


“一壶茶133,怪不得没人”“老板脸臭得像不欢迎有人消费”,没有复杂话术,拒绝讨好型职场人格。


点评网友@hm 就主打一个直来直往贴脸开大,能用一句话说明白的餐品品质、服务质量,绝不搞迂回。


夸的时候也相当直接,外耗型网友通过尽情展现自我,活人味儿激发到最强能级。



02

不仅是精神状态图鉴

也是活人味满满的互联网文学


看多了这些“中气十足”的段子,感觉人都变得有劲了,“被说真话不露怯的精气神传染,有种气场全开的美”。


点进“大众点评评论区到底有多好笑”话题,笑得人下颌紊乱。谁说年轻人死气沉沉啊,互联网还是活人多。


并且这种活人感还能往外扩散,吸引大家前来品鉴交流、学以致用。


网速最快的朋友们都不用熬夜背梗了,开始流行多刷评论来提升语言功底。



很多时候个人的表达无人在意,渐渐也就消磨了表达欲。但在评论区,“犀利”的精神状态,就是先天评论圣体。


一群“老艺术家”,就擅长靠着举重若轻的语言运用艺术在评论过程中获得价值感。


有人修炼“阴阳”文学,不满足于直接给出一个大大的差评,而是要用反语调侃的战术来将被宰的冤情昭告天下。


 “小小米线,精雕细琢造就科技狠活;毕生功力,躬身入局狠割外地韭菜。”


谁看了不说一句果真痛苦才是创作源泉,上了一节商家亲自讲解演示的就餐经验课,转头就输出了一片惠及众人的大作。




也有人善用比喻,在评价区智斗服务态度恶劣的店家。


“黑松露像一床几十年老棉被里摘出的棉絮”
“排队之漫长如同给难民施粥”
“痛不欲生煎包、泪如雨下面条、心如止水煮鱼”………


情景交融越吃越难受,倒胃口的食物勾连出无尽的负面情绪。


给差评跟脱口秀一样是门冒犯的艺术,语言魅力四射、信息密度极高的评论,直直勾起人的解码欲,让评价区一线吃瓜群众一边直呼过瘾、一边心中默念“避雷!快逃!”。


奇妙的是,有时候评价人已经淡忘了某顿饭、某次不好的体验。但突然有一天,他会发现,自己曾经一条真情实意、语言犀利的差评,竟然有它巨大的价值。


网友@李發發 七八年前在一个旅游景点吃了家价格偏贵、菜色一般的店,店主的孩子对客人不太客气,他就直言不讳直接写到了评论里。


多年之后有人通过大众点评私信他,邀请他尝一下新开的餐厅。到了之后网友才知道这是当年他留下差评的那家店的店主。


两个人话匣子打开,店主说他一直在关注网友的帖子,有了不断改进的动力。


当走心评论被商家重视并加以整改,差评的意义也就全数兑现了,不只停留在消费者互相通气避雷的层面。



除了商家评价区,线上平台各类评审团的发言区,也是当代人表现最真实“精神状态”的阵地之一。


当现实生活的掌控度越来越低,是与非的界限越来越暧昧,当代人爱上当“互联网界判官”、商户与用户发生评价纠纷时的“老娘舅”。



在大众评审团里,自嘲窝囊的年轻人硬气起来了,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子。


主打一个火眼金睛、明察秋毫、慎思明辨、笑傲评审、独具慧眼,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子。


不站队商家或消费者,而是秉持着抽丝剥茧还原真相的精神追求。



这批逻辑思维缜密、用语精准的网友,其精神状态可以精准概括为“倍儿讲道理”。


为计算菜量是否缺斤少两,拿出期末复习高数的认真劲儿一顿猛算;为判断是不是预制菜,仔细查阅锅包肉和蘸酱菜的烹饪流程。


还有热心专业人士科普自带酒水、食品安全、商业诽谤等方面的知识点,生活技能无痛入脑。



判官们在参与评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对生活的掌控感,朴素正义感带来的正反馈尽数回笼。


03

越是节奏快、表达机会少

越需要生活电子存档


如你所见,精神状态不仅是个人所处环境的网络文化产物,还代表着一种回归线下体验本真的真实需求。


一种程度上,大家正把大众点评评论区当“生活电子存档”。


在点评里,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寻找并表达自己的小确幸的网友们,把“浪漫”和“土”,这两种看起来分居光谱两端的精神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中,浪漫的网友用点评“结绳记事”,一点不吝啬自己的情感倾吐,看得人“哈特软软”。


刷到一位主页滑不到底的网友,经常给异地的妻子点菜,每次都认真评论,平实话语里掩饰不住对伴侣的关切。


@爱与诚r


老友在小酒馆相逢,深夜畅聊、边感叹人生的变幻边劝慰自己向前看。


闻到到熟悉的味道、光顾和走散的人曾经吃过的店,牵引出悠长的淡淡幸福或是隐秘的情绪,让人不由自主想记录下来,以任何自己觉得舒服的形式。


即使只是只言片语,看到的网友也或多或少能感受到评论人的翻飞思绪。



精神状态朝“土”看齐的人们,同样把最真实的自己呈现了出来。


他们对吃喝玩乐的需求越发回归本质,不再执着于网红打卡、高级感出片。


经常能在早市、苍蝇馆子、路边夫妻小店的点评里,看到活人味满满的烟火气评论。


“整条街都在吆喝,嘎嘎香、酷酷炫”,逛菜市场和老板攀谈、夜市上吃现场加工的本地土菜,班味祛除和血条充值计划稳步进行。

“爱土护土”成为新晋生活指南,说到底爱护的是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我表达、被看见的需求,尤其在这个不确定性倍增、很难抓住什么的时代。

当有一个地方提供“生活电子存档”并鼓励真实记录,我们就会逐渐形成新的惯性——


打开自我、与他人产生连接、获得正反馈。


在一切为真实所驱动的大众点评上,人和人之间存在着有实质影响的交互。


无论是浪漫派、阴阳大师、发疯文学表演艺术家还是放飞自我的直接表达,点评网友都是基于当下的真实感受而写下评论。


以差评为互动载体,前面的人给后来者提供一手信息,带他们“避雷”“拔草”;同时也在推动商家调整经营思路、查漏补缺。


起到“种草”作用的好评,不仅给其他人提供好的消费选择、帮助更多宝藏商家被看见,还能形成一种互相分享美好的社区氛围。


@想成为布布的一二 分享ta收到过的商家用心回复


有信息获取、个人表达、双向沟通需求的人们,汇聚在大众点评上,体验着多种层次的满足。


就像擅长写词点评的网友老马说的,文言文评价积攒成为一本线上日记本,岁月流逝都有了存档。


有商家反馈说他留下了“最棒的评论”,每一次表达都是自我的呈现,也在持续为他人和商家提供某一个视角的洞察。



大家已然把大众点评视为了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和它共同探索本地生活的乐趣和更多可能性。

人们喜欢刷大众点评,不仅源于它辅助消费决策的硬核功能性,还因为平台提供了一个多元视角表达、开放探讨的空间。


在平台和个人的双向奔赴中,大众点评自然而然成为了记录真实生活和表达真实精神状态的存档处。

始终和用户站在一起大众点评,鼓励真诚评价并保护用户真实评价的权利,托举起每个人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没有一顿饭是白吃的,没有一段路是白走的,大众点评珍视你的每一次表达和每一种精神状态的呈现。


把当下“存储”起来,构成一片片凝结了自由表达和情感连接的人生碎片,供他人参考,也为将来的自己铺就一条来时路。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2024 Vista看天下


V

专 骂 丑 人 网 红 爆 火,网 友 争 相 求 鉴 定 长 相

年 轻 人 帮 爸 妈 “抢 刀 郎”

“ 外 卖 之 光 ” 大 翻 车,打 工 人 天 塌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