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艺非凡(ID:efifan)
“
45分钟的午餐,
同样是一种教育,
和数学、阅读一样重要。”
日本的学校午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在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中,
吃,从来不是一个小问题。
也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底蕴。
但今天我不得不承认:
在吃,尤其是吃的卫生、安全这件事上,
我被日本的小学震撼了。
单单列举一条,
就忍不住怒赞:
学生们在用餐前,
校长是一位“试毒者”。
吃过之后没问题,
学生食堂才可以宣布开饭。
就连来自纽约的一位环境学家,
也被日本的小学午餐惊呆了,
她特意拍了一部8分钟纪录片,
带回纽约给学校领导看,
不曾想这部纪录片瞬间火爆网络,
引发1500万人围观。
原来,
一份10块钱的营养午餐,
并不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
当学生上课时,
学校的厨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日本,学校食堂的卫生标准
高于普通餐厅。
厨师们工作时,
必须从头到脚“全副武装”。
口罩、帽子齐全,工作服一尘不染
琦玉小学一共682名学生,
加上老师和教职人员,
5个厨师要在3小时内
做出720份午餐,
保持新鲜的同时,还需顾好分量,
但每位厨师绝不敷衍。
食材讲求新鲜、自然。
学校有自己的小农场,
土豆由6年级的学生亲手种出。
存放餐食的地方,
外人绝对不能入内。
12:25分,下课铃响起,
日本小学生们说说笑笑,
摊开自带的餐垫、餐具,
直接把教室当做食堂。
这份从容的背后,
另外一群人正忙碌着,
他们就是今天的午餐值日生,
全班所有的餐食都由他们带回。
午餐值日生格外注重个人卫生,
出发取餐前,
他们会反复确认:
即便如此,
出发前还得再用一遍消毒凝胶。
当值日生们有序地到达厨房后,
他们并不会慌乱地取走
各自班级的食物,
而是大声地向厨师们表达感谢:
谢谢您为我们做出那么好吃的午餐。
午餐取回后,
值日生们会再次检查
同学们的卫生情况。
随后有条不紊地分配食物。
其他同学只需坐等开饭。
期间,值日生还会对
今天食物的来源做出说明:
炸鱼酱汁的梨来自当地农场,
土豆是6年级同学在校园农场种的。
言毕,同学们
对今天值日生的辛苦付出,
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对值日生的感激中,
班主任宣布:开饭啦!
秉承“食不言”的精神,
大家都专注眼前的食物,
老师也跟着一起吃。
每天都会多出一点食物
给饭量大的同学,
想吃的出来猜拳,
决定谁能吃到,谁吃什么。
“耶!鱼是我的了。”
猜拳赢了的小男生高兴地跳起来,
对这种方式“赢来”的食物
简直是意外之喜。
吃完大家都齐刷刷地
在自己的座位上刷牙。
然后第一件要紧的事,
便是把牛奶盒拆开。
拆开,摊平,回收之道从小学做起。
值日生收集大家拆开的牛奶盒,
清洗干净。
之后,晒干,
送去学校的回收站。
紧接着,值日的孩子,
会把大家吃得干干净净的餐具,
整理好,运回厨房。
其他同学也不闲着,
他们走到各自的岗位上开始打扫,
强烈的归属感让他们十分卖力,
彼此间的配合也早已默契。
连老师的办公室,
也顺便打扫。
这一切,都在45分钟之内完成。
不仅吃到了美味的午餐,
还参与了整个过程。
在劳动与合作中,
培养起最初的责任感,
孩子们都乐在其中。
而家长们
每月只交3000~4000日元
(约200人民币),
其他费用
全由政府承担,
贫困家庭的学生则全免。
那日本学校的这种营养午餐,
真能保证孩子们的营养,
并确保食品安全吗?
日本法律规定:
学校只要满600人,
就必须聘请营养师,
学校营养师会提前
将下个月的菜单制定出来,
以便使家中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