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治男女贪欲:
如盐水,刀锋蜜,掺毒食。
在这个世界,是否人人都将欲乐执为人生的最大快乐而紧执不舍呢
?
并非如此,在修习不净观的行者眼里,
人间欲乐如同粪堆、火炕和毒蛇,避之唯恐不及,而脱离爱欲染缚的成就者则见欲乐犹如空花
,了不可得。这是由于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层次上照见了事物的真实本相,从而远离了普通人的非理作意。
以下就所贪对象一生的无常迁变、不净幻化本质和慈悲观作相应的分析,以期息灭情欲烦恼。
1
、所贪对象一生的无常迁变
为方便起见,以下均以女性为例说明,对于男性应作同类观察。
我们的目光不应只停留在女子一生中短暂的光耀时刻,应该观察她一生的走向。比如
从出处开始观察,她是从父母精血腥臊交媾而来,从污秽之处降生
,又从一个意识混沌、不明世事的幼童逐渐成长。虽然在她容颜光耀、青春艳丽的数年中,人们最愿意去留意她、关注她,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将走下坡路,女子青春易逝,谁也无法挽留,即使花样年华再如何光艳照人,也无法抵御岁月的侵蚀,一旦
容颜衰败
,便会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
如果她结婚生育,操劳家务,日常生活的烦恼和痛苦将接踵而至,在岁月风霜的侵袭之后,
形容枯槁有如一株焦木,病魔和精力衰竭将笼罩着晚年,老眼昏花
,感到事事都无能为力,
一旦被死魔抓住就再难逃脱,最后在茫然无助中死去
,往日的身姿此时踪影全无。试问:
曾经容颜俏丽的美女和梦幻泡影又有何差别呢
?
再思维这个曾经娇媚俏丽的
身体死时会是多么令人生畏:肤色逐渐变成青淤,身体膨胀腐烂,一块块化为脓水,然后蛆虫从腐血中爬出,时间长了便成一堆白骨,再经长年风化,一切都将荡然无存。
一个生命不论她生前多么风光,外表多么迷人,最后的结局都是如此。
所以,
眼光不能只停留在现前的绚丽一刻而为之迷惑,应当把时间拉长,把一个人一生的整个过程连起来观察思考,这样再炽热的欲念也会止息。
如果再多多思维一个女人一生饱尝的痛苦艰辛,则同情心悲悯心也会油然而生。
可叹的是,
纵欲者往往被眼前眩人的一刻所迷倒,情绪不能自控,而深陷其中
,由于以往耳闻目睹的都是对欲乐的鼓吹,
从未对眼前的现象和情欲的实质作过冷静深入的观察,因此才会做出种种颠倒妄行。
所以我们不应被世间的愚痴粉饰所蒙骗,如果顺应世间的矫揉粉饰,永远也不会见到真实面目,理智的人们不应躲避,而应面对真实的本相。
2
、观察所贪爱对象的不净本质
比如星级宾馆的厕所灯光辉煌,里面洒有高级香水,点上浓香,摆放着各种鲜花,并有侍应生站着服务,然而不论如何修饰美化,都改变不了其藏污纳垢的本质。同样,
一个女人无论以什么饰物、化妆品打扮自己,无论表面如何花枝招展,也都改变不了其为活动厕所的本质,在身体里头所包裹的仍然是五脏六腑、腥血屎尿,更何况其内心深处还有无量的五毒烦恼,这里里外外有何可贪之处
?
有关人体的常识告诉我们
;
不论男女,都是由
三十六种不净物
堆聚而成,三十六种不净物是:毛、发、爪、齿、薄皮、厚皮、筋、骨、骨髓、脾、肾、心、肝、肺、小肠、大肠、胃、胞、屎、尿、垢、汗、涕、泪、唾、脓、血、黄、白、痰、阴、肪、脂、脑、膜。所谓的美妙身躯就是由这些不净物组合而来
,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余可称为身体的了。
我们再略述有关不净观的教言:
首先历历明观贪执难舍的有情身体,以
文殊的智慧宝剑
从右眼处剖开表皮,将它撕下。
随着表皮的撕裂,沽沽鲜血奔溢而出,染红了面部及身体,皮扒光后,剩下一具血肉模糊的身形。接着自上而下割剔身肉,逐渐露出颈骨、锁骨、胸骨、手臂骨、胯骨、腿骨、脚骨,此时血肉狼籍,四处撒落,面前站立一副青白色的骨架,而且五脏六腑、胃液、浓痰、胆汁、屎、尿一并涌出,臭气熏天,流布满地。
这样清晰观想之后,就能清楚地了知人体实际为一堆不净物。这个躯体不用等到死后,活着的时候就是活动厕所。
《入菩萨行论》中说:“不明他不净,犹非希奇事,不知自不净,此则太稀奇。”
每个人都应当以自身为例一一对照观察,这副皮囊到底是何模样,自己的心应该一目了然,再比较他人之身,自然也别无二样,
纵使国色天香的女子也不过是一付
加以粉饰的臭皮囊
而已。
了知此理,如何会生起拥抱亲近之心
?
如何会与之如胶如漆、缠绵不舍呢
?
然而就是这样一堆不净物,经过
分别念
非理作意
的加工之后,反而变成悦意清净的相。
相反,通过细致全面的观察,也能使我们看清楚它的本来面目。
以上道理对于冷静思考的人来说,并没有多少艰深难懂的理论,关键是人们没有这样冷静地思考过。
3
、观察身体的幻化本质
进一步深入观察下去,这
三十六种不净物,每一种又归于地水火风空五大,五大可分析至微尘,最后析为空幻
,这样经过分析观察,所得到的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事实——
人体如同空花水月
。
然而,人们以
非理作意
却将此泡影般的身躯见为美妙的躯体,认为与此“美妙”身躯相处是人生的快乐所在。
由于心识被蒙蔽,人们以非理作意再三猛烈串习,不加抑止反而火上添油,致使相续中的欲念像森林中的大火遇上狂风一样愈演愈烈,深陷迷乱不能自拨的人们对这层妄念死死抓牢,不肯放松,在长劫生死中,多少辛酸泪,都付痴情中。
4
、慈悲观
《四十二章经》中教导我们:
“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姐,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当情欲炽盛之时,应当想到自己这个猛烈的占有欲望和禽兽相差几何
?
自己作为一个人,就要有人的贤善之心,
要想老者同自己的母亲无异,年长者如同自己的姐姐,年少者如同自己的妹妹,年幼者如同自己的子女。
世间的
众生无论男女老少,都是深陷于轮回痛苦之域,未曾解脱,不得自在,何况他们无始劫以来曾经做过自己的亲生父母,如果自己不加克制,非礼妄为,实在是太下劣卑鄙了。
如此反复思维,就能息灭贪欲恶念,由衷生起深厚的慈悲之心,进而生起救度众生的菩提心。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
所谓性解放是多么荒诞不经的学说,所谓纵欲是多么荒唐的行为
,再看看当下这个世界如飞蛾扑火一般的纵欲者,又如何不令人发出一声深深的叹息
!
总有一些专家学者为情欲放纵鼓掌,认为这是社会多元化和宽松社会氛围的体现,即使口中没有高呼纵欲,内心也是默认欣赏,而对洁身自好的规劝,反而抨击为对人性的禁锢,这些人对纵欲享乐将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何种负面影响,却只字不提。这些专家学者鼓吹情欲的言论是何等浅陋、误人。
5
、励力对治情欲的贪恋
为什么人们会感到男女之间的贪欲如此难以戒除呢
?
原因之一就是
身处的环境之中只能听到宣传情欲快乐美妙的声音,极少有机会去了知情欲带来的苦果,对情欲的本质没有冷静清晰的认识
,这样浸泡在情爱至上的氛围之中,怎么谈得上对治呢
?
鼓吹享受情爱是现时代的一个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感受情爱带来的痛苦和危害。
明朝时,士子王大契曾问莲池大师:
“弟子自从看了大师的戒杀文,即持长斋素食,惟有色欲之心炽盛,不能灭除。请求大师方便教诲,使弟子观欲乐如同杀生之惨害。”
大师回答:“杀生是件苦事,所以说惨烈容易。情欲是乐事,所以说惨烈难。现在打一个比喻,
在明处将毒药放在恶食之中,这是杀生的惨害,暗地里将毒药放在美食中,这是情欲的惨害
,智者应当再三思考。”
正是由于贪恋情色能带来短时间的感官欣悦,使得人们难以深入观察思考,
好比毒药下在美食中,大家吃得欢畅开怀,却不知已有丧身之害。
《四十二章经》中说:
“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美色诱人,留恋忘返,如小儿贪恋刀刃上的蜜,却不知其有割舌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