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岛晨报
半岛晨报-----离事实最近,离百姓最近!
51好读  ›  专栏  ›  半岛晨报

“一想到你我就落泪”90岁的他把爱写满老日历,却再也捡不回那个老太太…

半岛晨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2-07 18:20

正文

【戳↑↑↑图片查看更多】


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写在日历上的

“老派的爱情故事”

柳氏兄弟与母亲的合影。

很多老一辈人都习惯了

在书桌放上一本小台历,

每天轻轻翻过一页,

随手记录一点小事,

或者不经意地写下自己的感情。

家里用过的台历,

柳博仁都小心地保存着,

小小的台历收藏着

难以忘记的过去,

关于家,关于爱。

2016年的这本一直没有收藏起来。

台历的扉页上,

柳博仁写着这样一段话——


这是一本不平常的日历,7.23-8.13老太太住院,创造奇迹,起死回生;11.5-11.19老太太再住院,奇迹却再没发生。

老太太,我一想到你我就落泪,

太想和你多在一起,我愿你多活一天,

闯过2016,我多么想做点啥给你吃呀,

只要你有,对我就是安慰,

我愿照顾,永远照顾你!


用略颤抖的手在台历上写下这段话时,

柳博仁和妻子袁晰哲都90岁了,

少年夫妻老来伴,77年婚姻路,

彼此是最大的精神支柱。


一页页的台历翻下去,

看着柳博仁有些潦草的笔迹,

有种挚爱让人心痛,

这种心痛已经无需多余的笔墨去渲染。


7月25日:老太太,家里的茉莉花开了,快回家闻香味去吧。


7月28日:老太太可以饮水了,可以说话了,但是舌头还是僵硬说不清,愿意回忆过往的事。还说一句:老头子,我一生最爱你!


8月5日:眼看病情好转,我说:捡回来个老太太!她笑了,像孩子一样开心!


9月5日:我说老太太你需要晒晒太阳。老太太说,“不需要,你就是我心中的太阳。”


11月6日:我愿你多活一天,闯过2016!一想到你我就落泪,太想和你多在一起。只要你在,对我就是最大的安慰,我愿意照顾你,永远照顾你!


11月11日:晚上4:30,老太太睡着了,不管怎样,我都要守护好我的老太太。


11月12日:今天帮老太太翻身了,把她扶起来了,老太太真是太坚强了!


11月17日:形势严峻,老太太高烧不退,却眼睛大大的看着我,说要起来,要回家。我想尽一切办法满足老太太。


合上台历,

柳博仁像是已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久久不语。

人生一场遇见,

也许他想到当年村头

那个才13岁的小姑娘吧。

13岁娃娃亲16岁成亲,婚后他读书她管家



在两人的老家新民市大柳屯镇,以前给年幼不到婚龄的孩子定亲是个旧习俗,家家都这样,就怕男孩子长大后娶不上媳妇,女孩子找不到好人家,这是家家的大事。


13岁,柳博仁还在念高小,家里就张罗着托媒人给孩子定亲。


袁晰哲的家很穷,穷到没房没地,从小靠妈妈做佣工维持生活。媒人上门时,她也13岁。


柳博仁家看中了她是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当家,这门亲事就由双方老人做主办了下来。


一晃就过了三年,两个少年就懵懵懂懂地结了婚。


婚后, 柳博仁在县城里念书,袁晰哲在家里干活。街坊邻居都夸老柳家娶了个能干的好媳妇。


1948年沈阳解放了,柳博仁这批青年学生就业正当时,有的参加了解放军,有的就地工作,柳博仁没回乡继承祖业种地,而是选择进了省城。


他凭借学历顺利地考进了东北银行总行工业处(即总行所属的造币厂),不久袁晰哲也来到沈阳,他们租了一间房过起小日子。


后来,袁晰哲也到了造币厂工作,吃苦肯干的她被评为全国金融系统先进工作者。

她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送独子去当兵


在家里,袁晰哲是主心骨,用她善良的心为和睦家庭咽下了一些矛盾的果子,用柳博仁的话说就是,“ 家里有老太太在就托底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根据形势,响应组织疏散家属的号召,袁晰哲暂时回到了新民乡下。因为前方将士浴血奋战打出了国威军威,形势好转后,1951年元宵节,夫妻俩把全家人从农村接到了沈阳。


也许是那次的经历让袁晰哲对军人非常敬佩。“儿子高中毕业时,老伴就和我商量,咱们先别急于给孩子找工作,咱家不缺吃少喝的,让孩子先当几年兵!解放军是个大学校,又学习又锻炼人,给他打个好基础。”柳博仁最后同意了妻子的意见,送独子去当了兵。


柳博仁说,妻子虽然是个工人, 但是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她经常对孩子们说:今天能过上这么好的和平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得来的,要牢牢地记住过去的历史,要饮水思源啊!

爷爷去洗漱的片刻,奶奶就喊了他16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