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学前沿
高分子界新媒体:海内外从事高分子行业及研究的小分子聚合起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技  ·  北化尹梅贞教授团队 ... ·  昨天  
高分子科技  ·  南京理工大学丛振华 ... ·  3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苏州大学冯良珠/刘庄教授 Adv. ... ·  3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暨大刘明贤教授团队 Nano Today: ... ·  3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厦门理工李艳辉/长春理工李艳伟AM:全pH环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学前沿

四川大学研究团队:动态纳米明胶材料促进临界骨缺损修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公众号  · 化学  · 2025-02-21 07:55

正文

临界骨缺损是临床中常见的问题,由于骨缺损大小超过机体修复能力,局部组织和血运受损严重,较难实现自我修复和功能重建,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命。生物材料为临界骨缺损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可通过在骨缺损部位植入生物材料以促进骨组织再生及创面修复。通常,骨修复相关细胞可通过生物材料的孔隙由边缘向内部长入,新骨随之沉积,从而促进骨再生。然而,常用的生物材料较难动态适应细胞的行为,阻碍了细胞长入及成骨,导致骨再生困难。因此,开发具有动态自适应能力的生物材料用于骨缺损治疗有重要意义。

近日, 四川大学研究团队 报道了 一种基于动态纳米明胶材料的临界骨缺损修复新方法 (图1)。该明胶衍生材料具有独特的纳米结构,可通过光固化3D打印快速成型以适配创面,能较好地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的微观结构,具有动态适应细胞增殖及迁移的能力(图2)。植入创面后,该材料可募集内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并促进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图3)。其作用机制与纳米结构激活整合素β1/FAK信号通路等有关。在大鼠颅骨临界骨缺损模型中,该材料植入创面4周后,可在创面周围及中间部位观察到新骨的快速沉积。10周以后,创面完全愈合,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图4)。微观结构是决定生物材料功能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报道的可降解纳米明胶材料,能有效促进骨组织修复,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制备及质量控制,具有潜在的临床转化应用价值,为骨缺损治疗提供了新希望。该研究结果以“Three-Dimensional Printed Cell-Adaptable Nanocolloidal Hydrogel Induces Endogenous Osteogenesis for Bone Repair”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Biomaterials Research》,华西口腔医院赵志河教授、李宇教授和华西医院苟马玲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陆文昕博士和李丽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图1 纳米明胶的制备及其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示意图

图2 纳米明胶可动态为细胞生长提供空间,适应多种细胞功能,有利于体内外间充质干细胞的募集、黏附及向水凝胶内部的迁移

图3 纳米明胶的微观结构和细胞自适应性可促进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图4 纳米明胶可促进其周围及内部的新骨沉积,实现良好的临界骨缺损修复效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