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理想
“看理想”诞生于知名出版品牌“理想国”,以“做出版”的态度,开发视频节目、直播、音频及周边产品等一系列媒介,探寻文化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舰大官人  ·  一个月后的3月15日,本年度的第一次水星逆行 ... ·  14 小时前  
舰大官人  ·  正月十五水满缸,八月十五谷满仓。 ... ·  昨天  
视觉志  ·  七言 | 臭矫情! ·  3 天前  
中产先生  ·  领导开年去了这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看理想

梁文道:面对时代变迁,我们都需要某种反省、刺激与灵光

看理想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5-01-22 13:43

正文

时代列车轰轰向前,可车窗外的景色,愈发光怪陆离——普遍不快乐的情绪,愈发复杂的各类矛盾,剧烈波动的股市,以及一度精疲力尽的人们。


在碎片化、分众化、流量化、情绪化的今天,我们是否注定漂泊无依,要在迷茫与疲惫中度过一生?昨日世界中的故事与抉择,能否为困顿中的我们,提供有关安身立命的启迪?


音频节目 《回忆录里的20世纪中国》 已在看理想上线,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唐小兵与你一起,在20余部中国知识分子的回忆录中,回望岁月洪流中个体的见闻、感悟。


以一种严肃、有抵抗感的细读,打捞一份超时空的“下沉年代”生活启示录。


👆看理想微信小程序收听


20世纪的知识分子,站在历史的十字街头,在现代与传统、个体与集体的拉扯之间,在永恒的冲突与困境之中,遍尝与时代周旋的滋味。


TA们用自己一生的起落沉浮,书写着一份份关于生存、生活、生命启迪深远的答卷。这些更跌宕、更敏感、更深沉的回忆,让我们看到,文化比权力更有尊严,学术比政治更有生命。


这一次,让我们与唐小兵老师一起,再访回忆录中的中国与中国人,在这档关于韧性、成长、勇气的节目里,寻找安顿自我的可能。



讲述|梁文道

来源|看理想 《回忆录里的20世纪中国》 推荐语


您好,我是梁文道。


我很高兴在这里介绍我的好朋友唐小兵兄,以及他在看理想制作的《回忆录里的20世纪中国》。


我记得当我还在看理想工作的时候,我就邀请唐小兵兄来做一个关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的节目,因为我知道,他最近这十几年一直很用心地在研究这个课题。虽然他的节目我在看理想的时候还没有幸看到,但今天听到后,我还是非常惊喜。


之所以是“惊”,是因为这样一个节目跟我原来想象的稍微有点不同,也可能和许多对知识分子历史感兴趣的朋友所预期的不一样。


比如说,他没有用一个知识的、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20世纪的中国知识界、学术界、文化界和媒体界之间不同的板块和关系;他也没有用我们以往很常见的观念史的角度,去解读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比较容易归类或者归属于的一些阵营,和意识形态、立场之间的互动与发展;他当然更没有用一种政治史甚至是经济史的角度,来解读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在政治上的光谱、站位,他们在经济上所处的状况,以及他们对这种状况的行动、回应的分析。


《无问西东》


那么,唐小兵兄所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节目呢?


唐小兵兄透过一连串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重要、有时候也是最著名的回忆录,一本一本,带着我们读。


同时更重要的,这并不是一连串讲回忆录的读书节目、解读节目,而是在这些回忆录里面,去读出一些跟我们今天“一般人”——就算你不认为自己是个知识分子,你作为一个“一般人”都能够更容易有共鸣的东西。


那东西是什么?


回看过去这100年来的中国,我们经历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这里面太多的动荡、太多的战乱、太多的悲欢离合、太多的大起大落。其中有许许多多个时间节点,在这些节点面前,你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你做了一个什么样的选择,甚至是你不小心说了什么样的一句话,都很有可能会完全改变你的命运。


而这些知识分子之所以和一般人稍微有点不同的地方,是这些知识分子对刚才我说的每一个人都可能面对过的困境或者处境,以及在这些处境下所做出的选择,可能有一些反省,尤其是在回忆录里面,在往事已去、事后回想的时候,你可能会对过去的事情有一番总结。


这种总结或许是理论化的,或许是带着一种关于历史更深层命运的认知,所得到的一种反思。而在这些反思里面,我们能够很清晰地看到一位又一位活生生的、曾经在我们过去历史上留下过足迹的知识人以及知识分子,她/他们的性格,她/他们的“典型”。


有些人的故事让我们看了之后肃然起敬,真的有那种“典型”在促膝慨叹的感觉,因为那已经不再是我们今天能够轻易看见的人物了。有些时候,一些人物的命运、她/他们所做的决定,以及事后的反应却又让我们替她/他们惋惜,觉得“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