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净宗18
我是净土宗,我是净宗,这里是净土宗【净宗18】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不为人知的隐蔽通道:隐藏的网络 ·  5 小时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微信员工:微信视频通话有轻度美颜,且通话双方 ...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在银行做开发半年,已经丧失跳槽能力。。。 ·  3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惊呆了!应用程序容器化后,性能真会下降这么多 ... ·  4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耗时6个月,高中生 “自制”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净宗18

精要摘录63 |《净土宗概论讲记》

净宗18  · 公众号  ·  · 2020-11-27 15:15

正文





因本愿——四十八愿

分科




发愿缘由


这四十八愿当初怎么发愿,缘起、理由是怎么一回事情,详细的说明在《无量寿经》序分当中就有。


依《无量寿经》所说,世自在王如来出世时,有一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即发无上道心,弃国出家,号法藏比丘。高才勇哲,世无能比。


这位国王听到世自在王如来说法,心里非常欢喜,法喜充满,就发了无上菩提心。“弃国出家”,他不做国王了,要去度化众生,利益众生。他出家叫作法藏比丘,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高才勇哲,世无能比”,他的智慧是超越性的,无与伦比的。


法藏比丘至世自在王如来所,长跪合掌,以颂赞佛。并愿自成光明普照之佛身、第一无双之净土,以救度十方众生往生其国。


他先赞叹佛,然后发愿。《无量寿经》里面有四言的赞佛偈,这首赞佛偈本身内容是很完全的,和法藏比丘后来发的愿是吻合的。


这里讲了三句:“光明普照之佛身”,就是摄法身愿;“第一无双之净土”,说明他要成就怎样的净土;成就这样的佛身、这样的净土,目的是什么呢?是要“救度十方众生往生其国”。


其中经文是这样说的:


譬如恒沙,诸佛世界,

复不可计,无数刹土。

光明悉照,遍此诸国。


这是说法藏比丘愿意成为无量光明的佛。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

其众奇妙,道场超绝。

国如泥洹,而无等双。


这是说法藏比丘要成就第一无双的净土:“我要是成佛了,国土是第一的,国土上的圣众也是第一的。”所谓“泥洹”,就是涅槃的境界,没有其他净土能够跟它平等、并列。


“道场超绝”,“道场”就是成佛之道,这个道场超越了一般的诸佛净土。


然后目的是什么呢?


我当愍哀,度脱一切。

十方来生,心悦清净,

已至我国,快乐安稳。


“我成就这样的净土,是要哀愍救度一切众生,十方众生到我的净土来以后都很快乐”。这首赞佛偈和四十八愿的精神是一致的。


赞毕,恭请世自在王如来为其广说诸佛净土之行,以便如说修行,成满所愿。


赞完之后,法藏比丘就恭请世自在王如来为他广说诸佛净土之行,说:“我当修行,请佛告诉我。”佛就说:“你这样的智慧应该知道。”这时候,法藏比丘就说:“我还浅,请佛来加持。我要如说修行,成满所愿。”


世自在王如来知法藏比丘志愿深广,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善恶粗妙之相,并一一显现,令其得见。法藏比丘闻佛所说,并悉睹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种种境相,选取善妙,而舍粗恶,经过五劫,长时思惟,构成四十八大愿。


世自在王如来知道法藏比丘的志向、愿心、愿力非常深切广大,就为他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善恶粗妙之相。这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一个个地说名字也要说很长时间,法藏比丘当时的寿命是很长的,他单是发愿就五劫思惟。


世自在王如来宣说这些,以佛菩萨的境界倒不是难事。他们的境界,法藏比丘的听闻和世自在王如来的宣说,不是像我们凡夫一样。比如,我说上一句,下一句没说出来,那你就不知道,而且我说上一句,也需要时间再说下一句。佛菩萨不需要这样,一刹那之间通通说完了,短可以作长,长可以作短。


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坐在那里多长时间呢?六十小劫。六十劫的时间,所有大众就感觉是吃顿饭的时间,大家身心都不疲劳、不疲厌。这是不可思议境界。


同时,世自在王如来用神通道力把所有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显现给法藏比丘看。他一一都看到了:哪个国土善美,哪个国土粗劣;哪个国土是秽土,哪个国土是净土,是化土还是报土。看完之后,他就作比较,其中清净、善妙的,就选取它们的优点,把所有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的精华、最优胜的地方,都综合、集中在一起,经过五劫时间的长时思惟,而构成四十八大愿。这就是四十八大愿的来历。


法藏比丘发此四十八大愿毕,于世自在王如来前一一宣说,并结颂言“我建超世愿”,显明四十八愿为诸佛誓愿海之精华,超过诸佛别愿,故称“超世愿”。


法藏比丘发了四十八大愿之后,在世自在王如来面前,就把四十八愿一一地宣说出来,最后又用一首赞颂偈来结言,其中就说: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

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这叫“三誓偈”。第一首偈子就说明,他的愿是超越一般世界、超越十方诸佛菩萨的愿,因为这是在总结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因地愿行的基础之上所发出的誓愿。


“显明四十八愿为诸佛誓愿海之精华”,所以简单称为“超世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