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内耗、内心冲突、行动瘫痪这个问题上,多年来我反复经历。一旦外界的刺激发生变化,我曾建立起来良好的生活事业关系等人生系统,顷刻间全部坍塌。被动等待外界和自我的齿轮重新咬合正确,就又要花上相当长的时间重新搭建人生系统。
可能上周我刚沉浸在分享如何解决某个问题的喜悦之中,下周骨感的现实就给我泼下冷水。
在社会这个混沌的网络里,尤其是创业游戏,高敏感的我时刻被卷入漩涡,循环在瞬间坍塌与漫长搭建中精神内耗、行动瘫痪。
从三年的时间周期里看,我都是努力工作一段时间,为自己、家人、团队补充经济账户,然后花多于工作几倍的时间去读书和思考,期望找到让pain不再pain的解决方法,为支撑继续行动的意志和情感账户回血。
直到去年年底,无意义感空前强烈,所有的意志和情感账户亏空太久,拉响警报,未来失焦,日益绝望,我丧失了所有作为社会人的行动力。
数据好、销量好并没有让我多兴奋,反而大大小小的事情让高敏感的我一次次情绪崩溃,从宣泄到隐忍,痛苦就这样一次次被打包到心灵深处。思想上自动驾驶模式开启,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无止境胡思乱想,行为上逃避一切可能让我有不安恐惧情绪的事情。下午5、6点天黑就上床睡觉,凌晨3点爬起来坐在阳台上冥想。
如果说过去每一次外界与自我齿轮咬合不再紧密时,我选择更换外界系统出现偏差的部分,人不对换人,事不对换事,重启开机。
但这一次我试图格式化自己。如果把大脑比作计算机,计算机出现卡顿,确实可以用重启解决问题,但内存中的存储是临时的,它可以快速被新增修改删除,硬盘中的信息仍旧保留,旧版本的我长期的所思所想所行全被写进了硬盘里,这一套自动应对模式早已根深蒂固。重启次数越多,对自身能量损耗越大,直到彻底报废。
旧的思想模式加固旧的神经连接,产生旧的应对行为,周而复始,未来是可预见的:无限沉沦在同样的问题里。
幸运的是我在格式化硬盘,重新写入信息时,《改变的历程》这本书出现在我的现实世界里,它不断强调:我们的日常惯例、熟悉的感受一直存在在同一个存在状态中,而这个存在状态会一直产生同样的行为,创造同样的现实。所以我们想改变现实的某些方面,就必须用新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在面对各种体验时要产生不同于过去的体验反应。我们必须成为不同的人,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意识状态,用新的意识观察新的结果。
后来又连续看了十几本神经科学的书籍,发现用现代科学来讲:我们身体内部的神经元活动决定了我们的思想感受行动。神经可塑性是一种能力,只要了解其中的运作原理,我们就可以指导自己的变化。
原来现在的我由过去的我决定,将来的我由现在的我决定这句话不仅是打鸡血的口号,而是有真实的科学依据,我不仅仅是我的基因决定,我还是我的大脑连接组。大脑连接组由先天的基因和后天的经历共同塑造,改变我们的感受和行为,便能改变大脑连接组,所有我希望拥有的美好品质优良习惯,像早睡早起、健康饮食、定期运动、终身学习,积极乐观,行动力十足……都可以像我们学会走路一样,不再耗费多余的能量就能毫不费力启动。
至此,每个时刻我都在重新写入与之前完全相反的感受和行为代码,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这一年外界的变化比过去更加凶猛,我的系统却再也没有坍塌过,新的感受和行为带来的结果每一次都好于我的预期。我的一切行动不再是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创造新版本的自己。期间发生了太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暂且先分享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转变。
旧我退出舞台,新我登场。
这几年家里的打印机隔三差五就断开网络不能工作。旧我我总是会很暴躁敲打它,然后花时间重启连接。
然而新我开始留意到自己面对打印机的问题不仅仅只有外显的情绪,比如生气、恼怒…如果利用一些科学手段也只能识别出此时我的情绪波动之大,以及相关神经递质分泌旺盛,实验无法探测的感受和想法却在蔓延:“我果然是电子产品杀手,我总是花很多冤枉钱买价格高但性能差的东西,时间紧急还总给我撂挑子,我运气怎么这么差,什么时候把它换了,但它又没有坏,买新的还要做功课,万一还不如这一台呢,那时候岂不是我会更加暴躁……”
事实上打印机并不是永远都出现问题,在外界没有刺激时我能成功赶走那些想法,但或大或小的外界刺激总会有和打印机出问题重叠的时刻,由每一次重叠产生同样的情绪和感受会加深同样的神经连接,最后就会固化:“我真的运气很差”这一认知。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现实世界。旧我就是如此一次次把我推向深渊。
新我遇到打印机不工作时,在情绪出现后,大脑将被随之而来的感受吞噬时开始进行想法阻断,当时用的比较顺手的方法是:一观察到负面想法即将出现,就默念《零极限》里“对不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
旧我之所以长此以往会有那般负面的感受,是因为打印机断开连接,重新输入Wi-Fi密码很简单,但因为屏幕太小,输入密码时很容易按错,经常反复输入。实际1分钟内能解决,但由于绵延不断的想法反而浪费了更多精力和时间。
反复阻断几次后,打印机在那几个月里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直到最近搬了新家,Wi-Fi连接又出了问题,我也没有任何多余情绪的波动,反而找到永久解决连接问题的方法。
想用这个故事作为开端,是因为类似的事情随时会在我们日常生活里上演。心理学上有一个费斯汀格效应:生活中10%是由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构成的,而剩下90%是我们面对这10%的事件所给出的反应所组成的。如果由一件“倒霉”的事情导致一连串消极的思维和行动,一件坏事就会接着一件坏事发生。
但无论如何,打印机事件对于更新自己的版本而产生好的结果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因为它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里。
因为各种负面的想法被阻断,我慢慢恢复了行动力。
有一次朋友来我家吃饭,饭后消食打算走去工作室。当时刚搬家不久,我提醒朋友记得找盒马的线下超市。但一下楼我俩都忘了这件事。
走到第一条十字路口时,因为旧我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在陌生坏境中我永远只走相同的路线,未知的路线会让我恐惧坏事发生。
但那时我脱口而出:
新版本的我今天不走旧路
。拉着朋友选择了另一条新路线,结果刚过马路没走几步,我们看见了盒马超市才想起来刚说好要找它。虽然这件事很小,但却鼓舞到了当时的我。并且这条新路线也促使之后我不再内耗迅速做出行动选择。
没多久春节结束,新我重新进入一个随时变化的系统里去工作。找新工厂开发新产品和新人合作。而这一次也是我事业发展很重要的转折点。
我做产品一般都是把难题前置,在新类目的开发初期,如何找到一个愿意花时间开发全新结构的产品,且不怕麻烦能快速打样出货的工厂?这要写起来就没完没了了。
事实上我也一直用同样的方法,每次都能在我预期内完美出货。但过去在这个阶段,压力巨大的我会用
暴饮暴食,熬夜刷剧,报复性消费
来抵抗这种不确定性的焦虑感,腐败产生更多腐败,等上新结束产品打开销路,我便花更多的资源投身于身心系统的重建中去。每一次开发新品都是一个可预见的轮回。
这次处在开发新品的情境中,同样遇到了空前的压力。新我的系统关于睡眠、饮食、锻炼都十分稳定,也没有进入恶性循环里去。
在开发的短短一个月里遇到过各种跌宕起伏的事件,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联系了几十家工厂,最终找到一家完美契合我的需求。但某天从工作室打车回家的路上被工厂告知年后开工单量太多忙不过来,我的产品连打样都会花太多的人力物力,不可能在我预期内出货。那一刻焦虑到巅峰,新我感知到旧我已经蠢蠢欲动,就在我看着手机上已经联系合作方的名单,找到一家我感觉会适合但没有继续聊下去的工厂,神奇的是出租车司机在我点开和这家未知工厂后台聊天记录时拐到了
年前新我选择的新路线上
。
从工作室回家的这条路我前前后后打车没有100次也有50次,但从来没有司机走这条路,因为导航是笔直的路线。但这天司机在当下那个瞬间问我“我们左拐可以吗?”我有点恍惚说可以的。而且突然意识到如果刚才司机没有抛出换路线的问题点醒我,旧我的思维方式又会出来作怪。然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我联系新的工厂,完美符合我的预期,产品出货又快又好。
有压力会焦虑也会迷茫,但这次系统却因十分稳固,再也没有坍塌。随即而来的结果便是产品流量高,销量好,以及收到了一笔在当时的我看来完全意料之外且巨额的金钱入账。最令我感恩的是事业自此也找到新的方向,是一条我坚定相信更加适合我的道路。
这一年发生了太多奇妙美好的事情,我的情绪感受行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仍还在指导自己重塑大脑的路上,现在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的选择都在用一套方法指导新我的行为。因为只有不内耗的人才会有行动力,而行动为我们创造理想世界。
我原以为虚无、悲观、脆弱、没有目标、无意义会让我的人生走向深渊,但原来当我不再凝视深渊时,深渊也不再凝视我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以此篇为这个主题的开端,还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