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意读书
北大法意读书--在这里,有好书,有良友,有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2 月 5 日,宜语言冲浪 ·  昨天  
十点读书会  ·  中国的客运站,怎么悄悄消失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意读书

杨天宇 | 读书的二三事

法意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20-10-11 09:00

正文


读书的二三事


作者:杨天宇

2019级法律硕士,法律与公共政策方向


图为杨天宇师兄


大家好,我是第五组助教杨天宇。整个一学期的法理学课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课前法理学文献阅读,一个是强老师的授课,今天,我想要用个人一点点的经验跟大家聊聊阅读法理学文献这件事。其实,褪去法理学这层外衣,阅读法理学文献说到底就是阅读文章著作。


我们读了二十多年的书,每个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读书的时候要尝试着学会思考。”当我们用这个理论进行实践的时候,常常会发现,我们仅仅是为读而读,不知道该从哪里思考。我觉得这句话是一个地标,一个目的地,比起这个,更重要的是找到一条通往这个目的地的路。


在我看来,读书有三重境界:

①只会读,能看懂书上的字,知道作者在说一些话,但不会自主思考。

②逐渐有了朦胧的想法,会开始有一个疑问,比如说这个理论或者观点为什么会是这样。

③能够形成独立性的思考,知道作者所讲的理论背景以及相关的观点,并对于该理论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这三层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我们都是从第一层开始的,关键在于怎么使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


一句话: 学会思考是奠定在一定的信息掌握基础上的。 简单说就是,思考的前提是有一定的信息量,如何有信息量,那就是多读书。说到这里好像又回到了一个原点,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要多读书。但是就我而言,我真正想明白这句话还是走了一些弯路的,以前我是想得多看得少,看书的时候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反正就是脑子很累又没看多少书。其实,现在来看,不妨将这个逻辑倒过来,先一本书一本书的看,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之后再具体地、有针对性的思考。比如说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将政体分为三种,民主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只读这本书,那么我们肯定只能被动接受他的观点。如果我们看完《论法的精神》,再看《理想国》,就会发现,柏拉图他将政体分为五种:贵族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读到这,那么疑问就来了,为什么对于政体会有两种不同的划分,这样划分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当产生这样一种疑问的时候,我们悄然无声就进入第二层境界了。


希望通过这学期法理学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一起越过第一层,站在第二层,冲向第三层。


回过头来看呢,我刚刚说的这些还不是很完整,需要留待日后我们一起探索、一起进步了。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全文内容由杨天宇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往期链接:

朵悦 | 法理学:重拾公共关切,打开智慧之门

韦子鉴 | 感受法理学带来的痛苦与满足

郭雅颂 | 我与法公的结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