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煮酒论史
「掌上历史」团队和天涯等煮酒论史论坛主创者原创出品,打造第一历史自媒体。围炉话知己,煮酒论英雄。让我们一起仗剑古今、纵横历史、快意江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书单丨胡箫白:从周边看明代中国 ·  20 小时前  
互联网思维  ·  再读《明朝那些事儿》,我顿悟了 7 种强者思维 ·  2 天前  
互联网思维  ·  再读《明朝那些事儿》,我顿悟了 7 种强者思维 ·  2 天前  
解放日报  ·  喻军:朱自清的三个站点 | 睡前分享 ·  4 天前  
湘微教育  ·  “妈!我到底属啥?” ·  4 天前  
湘微教育  ·  “妈!我到底属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煮酒论史

消失的BOSS:为自己代言的陈欧,去哪了?

煮酒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0-11-09 11:45

正文


临近双十一,公司里的小姐妹们都很焦虑。

每天几个购物app轮番着刷,反正一点亏都不能吃。

昨天,我看着手机里一排购物app,突然陷入恍惚,然后问了大家一句:你们还记得 「聚美优品」 吗?

霎时间,办公室陷入一片寂静,然后姐妹突然大喊了一句: “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一句话,把全办公室的人都拉回了那个年代。突然被提及的名字,让所有人都陷入疑虑中: “陈欧去哪了?”

这个当初被誉为“最耀眼的80后企业家”,包年挂在热搜、新闻、节目上的“明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消失了。

拥有4000多万粉丝的他,清空了微博里所有的印记。跟着消失的还有他的聚美优品,在如今遍地开花的网购圈子里,市场份额仅剩0.1%。


时间穿梭在陈欧身上留下了很多故事。

他是一个能一次次抓住风口,却总是守不住江山的男人。

他怎么成功?为什么失败?前路又在何方?

今天我们 「消失的boss」 第一期,就用他来做开端。


每次写企业家,都要先把雷军的那句话拿出来打个底: “站在风口,猪都可以飞起来。”

猪都能飞起来,但为什么成功的人只有少数?

因为大部分人没有敏锐的商业嗅觉,总是后知后觉。

但你不得不承认:陈欧是自带商业头脑的。

他可以在大四玩《魔兽争霸》时觉得游戏平台做的太烂,就和朋友搞了一个在线游戏平台GGgame。

他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发现国外游戏都开始植入广告了,但国内还没有,又做了家Reemake公司做广告植入。

而在电商兴起后,他又敏锐的发现电商中,大众没有可信赖的专业美妆平台,就创办了聚美优品。

你不得不承认,陈欧是一个非常善于“观察”的人:他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寻找空白市场。

他也是一个执行力非常强的人,找到了风口之后,立刻就大胆的做第一人。


但是,创业容易,守业难。

你会发现,他的几番创业似乎都有点“虎头蛇尾”了。

GGgame刚上线的时候异常火爆,迅速成长为全球数一数二的游戏平台。但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他选择把平台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自己去斯坦福大学读MBA了。

书是读完了,但GGgame在资本注入后,控制权也没了。

卖掉了手里的股份,他开始做Reemake公司,但事实证明广告植入这个模式在国内行不通,所以又飞速的以失败告终。

拿着剩下不多的钱,他又迅速的投入了电商平台的建设。

但他的电商不一样。

2010年,淘宝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综合卖场,京东正在从3C零售向综合网络零售商转型, 两大巨头都在往综合卖场转型,但陈欧偏偏在此时要搞单一的垂直电商。

他力排众议,就是要做美妆,几天搞出了一个叫“团美网”的网站,然后屯了一堆化妆品,开始在团美网上以低于专柜很多的价格搞促销。

事实证明,谁不贪便宜呢?

团美网迅速崛起,几个月注册用户超过百万,第一年销售额就突破5亿,陈欧的仓库越来越大,也被资本市场所看到,团美网还改了一个更“文艺”的名字:聚美优品。


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更“火爆”。

于是那时,那句经典的广告语: “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出现了,彻底的引爆网络。


男人做美妆,高学历长得帅还年轻,陈欧迅速成为了舆论尖尖上的偶像企业家,众多女性的梦中情人。


他开始在各种新闻、节目中出现,“陈欧体”也成为了当年的年度最热网络词汇之一。


没有一家企业不需要流量,聚美优品在陈欧的卖力包装下,仅仅用了三年,年销售额就达到了60亿,然后风风火火的去了纽交所上市。

2014年,陈欧31岁,成为了纽交所200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2015年他又以11亿美元的身家成为了亚洲十大年轻富豪榜的第六名。

但是,上市是爆点也是转折点。

年少成功,又是一位享受着“明星”待遇的企业家,那时开始,聚美优品也走向了衰败。

后来我曾仔细研究了一下聚美优品为什么会失败。

总结了一下硬性因素就是两方面: 信任危机、单一领域。

“聚美优品”,重点就在那个“优”,但是最后毁掉他的,恰恰就是因为假货。

在聚美最火的那些年,先是有自称前员工的人爆料:聚美优品真假掺卖,90%都是假货。

没过多久,又有网友出来直接贴出了和专柜产品的对比,直指假货属性非常明显。

紧接着,一众一线大牌,直接出来打脸陈欧:从来没有和聚美优品合作过,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平台在卖自己的货。

之后的聚美就和假货分不开了,聚美供货商祎鹏恒业卖假货的新闻登上头条,陈欧又和网红留几手在网上因为假货撕逼。


为了挽救公司形象,陈欧后来只好将假货的锅都甩给“第三方商家“,怒砍掉聚美的第三方项目,改为只自营。

但是,对于那时的聚美优品来说,从第三方商家处得来的盈利已经占很大的比重了,这一切割,再加上已经深入人心的假货危机,聚美的股价最诚实:

2015年12月底,聚美优品股价从最巅峰时期的39美元跌到了5美元,跌幅接近90%。

其实,归根结底来看,聚美的失败关键点就在于,他们的产品制度出现了问题:

一是没有和品牌商打好关系,品牌商既不入驻还当众打脸。

二是无法保障正品和质量。

三是在出现假货后,售后服务和公关都非常的消极。一直是不承认,不是我,都是假的,死不认错的态度。

说白了,购物平台卖的就是信任,口碑太重要了。而事情闹到了舆论上,无论是真是假,最后都会给大众留下一个假货的印象。

陈欧其实当时该选择的是低调处理然后严肃审查,而不是再用自己的流量给自己点火。

另外,垂直领域也是他的一道“硬伤”。

陈欧当时创业的时候是想要做“专”,但是,事实证明刘强东比他有远见多了,京东早早的就开始疯狂转型就能证明: 想赚大钱,单一的垂直领域真的不行。

其实陈欧后来也想过转型:上市后聚美优品曾试图转海外购,还曾想跨界母婴,但是,淘宝的海淘和京东的海外购,瞬间就将他的路堵死了。

另外,一直抓住风口的陈欧还错过了一个关键性的转型,那就是PC端到移动端的转型。

手机淘宝可以说救了阿里,但聚美优品却没有可以救他的app。

就这样,几番重击之后,2016年,陈欧的财富直接暴跌64%,那年也是他第一次提出私有化。但是因为给出了远低于发行价的7块钱收购价,被小股民疯狂怒喷,最终失败。

但在今年,聚美优品还是最终私有化后退市了,陈欧的上市之旅终于结束了。

而除了两个“硬性因素“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隐形因素“,那就是陈欧本人。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有同样的感觉:

相比较一位企业家来说,陈欧更享受做一个被光环所笼罩,被众人所崇拜的“偶像”。

从他为自己做代言广告开始,到出入各种节目,还去演电视剧,你就会发现,他很享受站在舞台中间,立人设,输出自己的观点,被崇拜。


确实,创始人的流量真的可以反哺自己的公司,但是,当这个天平太过倾斜时,就陷入了“网红化”的趋势。

他会下意识的开始更关心自己的流量人设,而忽视企业的管理了。

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 聚美优品变成了靠老板流量的“网红企业”,而不是靠过硬供应链“优品”。

这就很像如今的李佳琦和辛巴。

一个是在为产品买单,一个是在为人设。

但从聚美优品后来的境遇中来看: 疯狂最后终究还是会回归理智,人设再强,最终还是要靠质量取胜。


聚美优品就像是一辆过山车,带陈欧冲上了高峰,但高峰之后紧接着就是俯冲式的回落。

但他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我觉得很奇怪的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书单丨胡箫白:从周边看明代中国
20 小时前
湘微教育  ·  “妈!我到底属啥?”
4 天前
湘微教育  ·  “妈!我到底属啥?”
4 天前
闯先生  ·  传统餐饮如何玩转O2O?
8 年前
教你学风水转运  ·  对于苹果二手手机你真的了解吗?
7 年前
重建自我课堂  ·  明明是我帮你忙,反而显得我贱得慌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