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涛、胡叶倩雯、苗丰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
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
,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
核心观点:
长盈精密为国内消费电子结构件、连接器及小件领先厂商。公司经历了2018-2019两年业务调整期,2020业绩将显著改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承接台厂部分A客户笔电结构件份额、收入及利润快速提升;OV手机结构件收入占比下降、亏损收窄;连接器和小件业务国内安卓市场领先,受益于5G价值量提升;此外关注新能源汽车T客户量价齐升。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
战略转型海外客户,2020业绩有望显著好转。
公司2017/18/19收入84/86/87亿元,归母净利润5.7/0.4/0.8亿元,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结构件(2019H1收入占比54%)、连接器及小件(37%),亦拓展新能源汽车(4%)、机器人及工业互联网(1.5%)等业务。2018/19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为手机结构件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行,叠加大额资产减值。公司积极战略转型,客户结构从国内到海外,产品结构从手机到PC、智能穿戴、新能源汽车,2020业绩将显著改善。公司近期发布公告拟定增29亿,投向上海临港新能源汽车零组件、5G智能终端模组项目,主要配套北美T客户、A客户,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
结构件:承接台厂部分A客户份额,收入及盈利水平快速提升;OV手机业务占比下降,亏损收窄。
1)北美A客户:我们测算2019/20/21收入贡献约10/21/30亿元,主要贡献来自笔电机壳,毛利水平显著高于国内客户,驱动整体盈利能力提升;此外还供应多款金属小件,有望于2020年切入手表机壳,未来亦将持续拓展其他品类;2)OV:收入占比已从2018年42%下降至2019年不足40%,2020年有望继续下降至30%以下,对应亏损收窄;3)韩国S客户:我们测算2019/20/21收入贡献约15/19/23亿元,手表、手机、平板结构件份额持续提升。
-
连接器及小件:安卓市场地位领先,受益于5G红利价值量提升。
公司连接器产品包括Type-C、弹片等(安卓领先),此外亦导入RF连接器、BTB连接器,有望贡献主要增量;小件产品主要为电磁屏蔽件(安卓第一),亦布局散热元件。公司主要供应国内安卓客户,并将逐步拓展海外客户,伴随5G趋势、手机高端化,预计单机价值量持续提升。
-
其他: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北美T客户量价齐升。
公司及旗下控股子公司苏州科伦特均是特斯拉供应商,供应busbar(高压连接器母排)、汽车内饰件等。公司busbar目前主要应用于Model3,份额超90%;已切入Model Y供应链,大概率仍为主供,且单车价值量有望提升至约1000元。伴随特斯拉Model3和Model Y量产提速,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将迎快速增长。此外,公司也已切入国际知名车企如宝马、奔驰等供应链,长期业绩高增长可期。
-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影响下游需求;海外大客户产品导入进度不及预期;国内大客户手机结构件持续亏损影响利润等。
-
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认为,公司经历了2018/2019两年业务调整期,2020业绩有望显著好转。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6.2/8.0亿元,对应EPS预测 0.68/0.88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和公司历史估值,同时考虑到公司在北美A客户结构件、T客户新能源连接器的业务拓展,以及在国内安卓客户连接器和小件的领先地位,我们认为合理估值为2020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24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可比公司选取及估值:
长盈精密主营业务为消费类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电子连接器及智能电子产品精密小件等,此外也拓展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及模组、机器人及工业互联网等业务。我们选取A股、港股的可比公司,包括消费电子结构件厂商工业富联、蓝思科技、比亚迪电子,连接器厂商立讯精密、FIT鸿腾、电连技术,以及精密功能件厂商领益智造、安洁科技、飞荣达等。可比公司2020年预测PE平均值为24倍;由于港股估值普遍偏低,如果剔除港股比亚迪电子、FIT鸿腾,所有A股可比公司2020年预测PE平均值为29倍。长盈精密2020年预测PE为30倍,与A股可比公司相当。
长盈精密历史估值:
公司2018/19年由于计提商誉减值、存货跌价等原因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影响PE估值水平,如果剔除2018/19年影响,公司历史10年PE(当年市值除以当年净利润)平均值为40倍,当前PE低于历史10年平均水平。
长盈精密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认为,公司经历了2018/19两年业务调整期,2020业绩有望显著好转。我们预计公司20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6.2/8.0亿元,对应EPS预测 0.68/0.88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和公司历史估值,同时考虑到公司在北美A客户结构件、T客户新能源连接器的业务拓展,以及在国内安卓客户连接器和小件的领先地位,我们认为合理估值为2020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24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主营业务:以连接器及屏蔽件起家,拓展金属结构件
历史沿革:01年开启连接器、电磁屏蔽件主业,10年切入手机金属结构件,15年以来布局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
1)2001-2010功能机时代,主业为连接器及屏蔽件,
2001年公司成立,主营业务为精密五金模具零部件,2006年设立全资子公司昆山长盈,生产精密连接器、精密电磁屏蔽件、精密模具等,2010年公司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2)2010-2015智能机时代,主业逐渐向手机金属结构件倾斜,
2010年设立全资子公司广东长盈,主要生产手机金属结构件,2014年金属外观件收入超过连接器,成为公司销售收入占比第一大的产品类型;
3)2015年以来,智能手机增速放缓,公司探索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2015年设立全资子公司广东天机,布局工业 4.0,2017年全球机器人行业龙头日本安川合资设立天机机器人;2016年设立全资子公司昆山惠禾、上海其元,布局充电桩、车内高压连接器、氢燃料电池等;2017年收购苏州科伦特,布局新能源汽车busbar及软连接产品;2019年设立全资子公司阿尔法电子、昆山哈勃,布局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等。
公司当前主营业务包括:
1)消费类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
包括金属外观(结构)件、硅胶结构件等,2019H1收入占比54%,主要客户为OPPO、vivo、A客户、三星等;
2)电子连接器及智能电子产品精密小件,
包括连接器及附件、电磁屏蔽件,以及应用于智能穿戴、电子书等产品的金属小件和塑胶件,2019H1收入占比37%,主要客户为华为、OPPO、vivo等;
3)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及模组,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连接系统零组件及模组,包括电池盖板、正负极汇流片、正负极连接片、电池端板、铝壳、充电桩、充电枪及线缆组件、软连接、busbar母排、其他各类连接组件等,2019H1收入占比3.9%,主要客户为特斯拉、奔驰、宝马等;
4)机器人及工业互联网,
工业机器人是指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工业互联网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2019H1收入占比1.5%。
股权结构:管理层主导,持续员工激励彰显信心
公司股权较为集中,董事长为实际控制人。
长盈精密董事长陈奇星先生是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新疆长盈粤富股权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36.6%股权。此外,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与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分别持有4.53%、3.8%的股权。
持续员工激励,彰显管理层信心。
截至目前公司已发布四期员工持股计划,每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的法定锁定期为12个月,份额锁定期为法定锁定期结束后的12个月、24个月,持有人可在法定锁定期满当日、12个月后、24个月后分别解锁全部股票权益的34%、33%、33%。第一期员工所持股票已通过二级市场竞价方式全部出售;二、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尚处于份额锁定期内。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采用公司前期回购的股份共1300万股,将于2020年4月9日完成第一次34%解锁。员工持股计划的参与对象均为公司董事(不包含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人员及公司或公司控股子公司的核心骨干员工,表明管理层对公司经营情况长期看好。
财务概况:18/19年为业绩低点,业务调整驱动增长
公司营业收入逐年上升,但利润自2016年高点后开始下滑,主要原因为国内手机结构件竞争加剧导致的毛利率下行,叠加大额资产减值。
公司2018年收入86.26亿元人民币,同比+2.30%;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93.26%;扣非归母净亏损0.61亿元,为上市后首次扣非亏损。归母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为手机结构件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4.3pct、业务拓展带来费用率+2.4pct,以及广东方振商誉减值损失1.60亿元。2018年非经常性损益0.99亿元,主要为政府补助0.79亿元,以及广东方振业绩补偿0.52亿元。公司已发布2019年业绩快报,收入86.55亿元,同比+0.34%;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115.57%;非经常性损益约3亿元,扣非净亏损约2.2亿元。影响2019年盈利水平的原因包括对深圳纳芯威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年末对部分4G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部分4G产品模夹治具费用化处理等,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政府补助及广东方振业绩补偿。
大额业绩补偿影响归母净利润,2018-19年均来自于广东方振。
长盈精密在历轮增资广东方振的过程中,曾经签订了两轮业绩协议,分别约定广东方振2016/17/18年实现扣非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4000万元和6000万元,即累计不低于1.3亿元,以及2017/18/19年实现扣非净利润不低于7,500万元、11,000万元、16,000万元,即累计不低于3.45亿元。若未达到业绩承诺,原股东通过股权或者现金的方式进行补偿公司。广东方振2016/17/18年实际实现净利润933.87万元、3166.25万元、-8350.93万元,由于未达到业绩承诺,已于2018年补偿公司5,231.33万元。广东方振2019年业绩尚未公告,如不能达到前期约定的1.6亿元,则业绩补偿金额将继续累加。另外,根据协议约定,广东方振原股东累计业绩补偿金额不得超过公司收购出资总额,即3.4亿元,因而我们判断2019年业绩补偿总额不超过2.92亿元。
大额商誉减值及存货跌价影响扣非净利润,2018年为广东方振商誉减值,2019年为深圳纳芯威商誉减值、存货及模具跌价。
公司于2016年出资3.44亿元人民币收购广东方振51%的股份,其中超过广东方振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1.96亿确认为相关商誉。广东方振的主业为硅胶类结构件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终端产品防水、防尘、防震,汽车防水等。2018年底广东方振由于研发投入增加以及客户项目延期,业绩未达预期,确认商誉减值损失3.15亿元人民币,其中长盈确认的商誉减值损失为1.60亿元。公司于2016年出资1.04亿元收购深圳纳芯威65%的股份,其中超过纳芯威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0.96亿确认为相关商誉。深圳纳芯威主要从事消费类芯片及工业级芯片设计,工业级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电源管理芯片设计,产品涵盖CMOS、BIPOLAR、BICMOS、BCD工艺技术的模拟及数字混合集成电路产品。公司于2019业绩预告中说明将对深圳纳芯威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我们测算约0.90亿元。此外,公司于2019业绩预告中说明年末对部分4G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部分4G产品模夹治具费用化处理。我们测算,经过2019年报商誉减值计提后,商誉账面净值剩余约1.5亿元,其中苏州科伦特(新能源汽车连接器)1.23亿元、昆山杰顺通(连接器)0.24亿元。苏州科伦特和昆山杰顺通经营状况良好,我们判断未来大额商誉减值风险较低。
结构件、连接器及精密小件为两大主营业务,近年来受手机行业增速放缓及竞争加剧影响,结构件收入占比有所下滑。
公司上市之初最大收入来源为连接器及精密小件,其次为结构件,2011年两者收入占比分别为82.6%、15.2%。2011-2017年间,伴随智能手机高速发展,公司结构件业务增速超过连接器及精密小件,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17年公司结构件收入占比达到高点72.9%,但由于智能手机增速放缓,叠加金属结构件竞争加剧,结构件收入占比在2019H1下降至53.9%,同期连接器及精密小件占比从20.5%提升至37.2%。
公司战略性选择重要客户及产品方向,近年来海外客户非手机收入占比快速提升。
历史上,公司境外收入占比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近年来回归上升的趋势。2011-2013年间,公司境外业务主要为盈利水平较好的韩国S客户的手机金属结构件。2014年开始,由于整体产能有限,公司战略转向服务增速更高的国内重要客户,最大客户为OPPO、vivo。2017年以来,手机市场竞争加剧,结构件盈利水平下降,公司转向开拓海外大客户的非手机类业务,包括韩国S客户、北美A客户等,下游产品集中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等的金属机壳,此两家在2018年分别为公司第三、第五大客户。
结构件毛利率趋势性转暖,连接器及精密小件毛利率保持稳定。
自2011年以来,公司结构件业务毛利率整体处于下行趋势,主要是由于行业竞争者增多、产能过剩;2019H1结构件毛利率有所回升,主要是由于尾部竞争者出清、竞争格局优化,以及海外客户收入占比提升;2019Q4由于国内安卓客户4G手机清库存,公司结构件毛利率有所下滑;我们认为,2020年竞争格局整体向好,叠加5G趋势下金属结构件均价上行,公司结构件业务毛利率有望稳中向好。连接器及精密小件业务毛利率长期稳定在30%上下,优于结构件,主要由于公司在连接器及精密小件业务有丰富经验积累、自动化程度更高。
公司整体费用率相对稳定,2018年以来由于业务转型而略有上升。
公司2017/18/19前三季度整体费用率分别为14.9%、17.2%、18.2%,其中2018/19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9%、9.5%。研发费用率上升主要来自于模具开发费的提升,主要原因为公司拓展更多新客户、新产品,结构件、连接器、精密小件业务均需要大规模定制化模具。
定增预案:
拟投向新能源汽车、5G模组,重点服务北美T客户、A客户
公司于2020年3月5日发布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82亿股,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9亿元,其中9亿元拟投向上海临港新能源汽车零组件、14亿元投向智能终端模组。
1)上海临港新能源汽车零组件项目,
主要用于高低压电连接件、动力电池结构件和氢燃料电池双极板项目的建设。项目实施地点位于上海临港区,当地已落地特斯拉、上汽、奔驰等十余家业内顶尖企业,此外,吉利、宁德时代等企业主要生产区域亦位于长三角及周边区域。公司旗下苏州科伦特已经成为特斯拉busbar(高压连接器)主供,通过此次建设将实现对重点客户的就近配套,提升公司供应链响应速度和客户服务能力。
2)5G智能终端模组项目,
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终端金属及非金属结构模组、折叠屏转轴、精密板端连接器、RF连接器、BTB连接器、天线模块等。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核心客户包括北美A客户、三星、华为、OPPO、vivo、小米等,通过此次建设将进一步满足重点客户产销量提升的需求。
结构件战略转型:产品从手机到PC,北美A客户贡献主要增量
公司结构件业务收入占比2017年达到高点,未来由手机走向多元化产品。
公司在2010年切入手机金属结构件,伴随着智能手机的高速增长,结构件业务营收占比快速提升,在2017年达到高点72.9%。但自2018年以来,由于智能手机行业增速下行,公司结构件业务战略转型,产品从手机机壳扩展到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电子书等。
PC:A客户供应链由台系向大陆转移,公司技术改进份额提升
行业趋势:笔记本电脑金属外壳渗透率提升,苹果为引领者。
笔记本电脑的外壳材料类型有复合塑料、金属(以铝镁合金为主)及碳纤维等。相比于传统的塑料复合外壳,金属材料制造的外壳强度高、刚性好,外表美观富有质感,在散热、重量、防电磁波能力、耐腐蚀程度等方面都优于其他材料,同时属于可回收材料从而对环境友好。但缺点是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并且金属材料相比传统塑料价格偏高。受益于质量轻、强度高等优点,在同等厚度下,镁合金的强度是塑胶的2倍。因此与同样强度的机壳相比,镁合金的重量将比塑胶壳更轻,目前已被应用在各类轻薄笔记本当中。据统计,2015年全网推出新款笔记本2502种不同机型,其中采用铝镁合金作为外壳材料的有525台,占比20.98%。随着金属外壳不断受到消费者的热捧及喜爱,各大厂商加大了金属外壳笔记本的产品数量。到2018年时,全网推出新款笔记本2050种不同机型其中采用铝镁合金作为外壳材料的有1018台,占比49.66%。而苹果除了在2009/10年推出过聚碳酸酯作为外壳材质的MacBook外,其余笔记本电脑产品均采用精密铝合金一体成型机身。我们整理了2019年全球笔记本厂商分季度出货量排名,虽然全球笔记本出货量增长停滞,但始终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外壳的苹果不断获得消费者喜爱,增速领先于其他公司。
竞争格局:受成本控制、技术创新等驱动,A客户供应链由台系向大陆转移,公司成为大陆首家笔记本机壳供应商。
历史上,台系厂商主导A客户笔记本外壳供应链,鸿海集团旗下的鸿准、可成、和硕集团旗下的凯胜KY以及美国Jabil Circuit这几家包揽了A客户的金属壳供应,其中Jabil Circuit虽然是美资背景,但是生产研发跟台湾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A客户轻薄款笔记本电脑整体价格下探、成本管控趋严,台系厂商鸿准、可成、铠胜的毛利率均持续下行。长盈精密积极投入研发,在台系厂商普遍采用纯CNC加工方法的背景下,提出锻压+自主研发的曲面CNC的加工方法,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成本。成本降低主要来源于:1)材料节约,纯CNC加工是直接在一块较厚的金属板上进行车铣,废料较多,而公司的方法可以采用一块较薄的金属板,先锻压成合适的曲面,然后再采用CNC进行精细加工;2)工时节省,公司的方法CNC加工耗时更少,成本更低。2017年,长盈精密成功获得A客户供应商认证并授权生产笔记本外壳ACD面,2018年产出并交货,成为大陆首家打入A客户笔记本电脑机壳供应链的公司。
公司PC结构件业务:绑定A客户,拓产品+提份额,收入可期快速增长。
公司PC结构件主要供应A客户。2018年仅供应D面,即底面,单机ASP约10美元;2019年开始切入A面,由于A面为上表面,logo等要求较高,价值量可达约40美元;预计2020年可切入C面,由于C面与键盘、内部结构件等为一体化结构,工艺较为复杂,价值量最高,约60美元。B面全部为屏幕,公司不参与生产。我们预计公司结构件份额可于3~5年内稳步提升至约20%,对应未来两年每年收入增量约5亿元。此外,公司亦为韩国S客户供应平板电脑结构件。
手机:行业竞争加剧、毛利下行,公司业绩承压
行业趋势:受5G、无线充电等影响,智能手机金属后盖渗透率下降,金属中框渗透率上行。
金属质感高端、外观处理丰富、强度硬度高,因而一度取代塑料成为最主流的智能手机后盖材质。但由于金属对信号存在一定干扰,在5G手机中影响尤为明显,金属后盖的市场份额已由2016年巅峰50%下降至2018年30%。我们统计了全球主流厂商(国内HOVM、海外苹果、三星)在2019年新推出的机型,已经基本不采用一体化金属后盖方案,而是采用“金属中框+玻璃后盖”或“金属中框+塑料后盖”的组合方案,从而可以兼顾金属的高强度和玻璃/塑料的信号穿透性。据统计,金属中框渗透率已由2016年5%快速提升至2018年25%,未来还将继续上行。
竞争格局: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可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厂商逐渐胜出,A端富士康、安卓端比亚迪电子份额领先,公司份额受到挤压。
我们追踪了手机机壳主要厂商的产能投入规划和毛利率水平,结合全球CNC设备龙头的业绩,我们认为,智能手机金属机壳/中框的高速增长期已过,行业内CNC扩产已经基本结束。伴随智能手机集中度向头部企业集中,领先手机厂商的畅销机型销量可达千万量级,对结构件制造厂商的产能配套要求较高。尾部小产能厂商逐渐出清,龙头大产能厂商份额持续提升,可提供机壳/中框+组装代工等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厂商逐渐胜出。目前全球主流金属结构件供应商中,富士康、可成产能领先,主要供应A客户;比亚迪电子主要供应安卓手机厂商,市场份额领先,此外主要参与厂商还包括长盈精密、通达集团、瑞声科技等。
公司手机结构件业务:整体承压,OV份额有下行压力,韩国S客户可期小幅上涨。
公司手机结构件业务的主要客户为OPPO、vivo、韩国S客户。其中OPPO、vivo份额受到比亚迪电子挤压,有持续下行压力;韩国S客户受益于从越南自有工厂向国内供应链转移,未来两年份额或有小幅提升。
IoT:智能
手表出货量快速提升,公司绑定海外大客户享成长红利
行业趋势:智能手表出货量快速提升,苹果、三星居领先地位,金属结构件需求增加。
随着用户需求提升及软硬件厂商的技术进步,可穿戴设备生态系统日趋完善,增长动力充足。智能手表已从过去的单一功能迈向如今的“迷你手机”,极大的便携性、实用性使其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据StrategyAnalytics统计显示,不同于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消费增长停滞,智能手表在过去4年间加速增长,18年全球出货量4500万台,同比增速达到53.58%。苹果凭借用户体验极佳的AppleWatch始终位于智能手表设备的龙头地位,三星次之。回溯苹果、三星智能手表的历代版本,除去早年间几款三星产品外,金属始终为手表表壳的主流材料。此外,由于金属材料强度高、刚性好,外表美观富有质感,近年来多款智能手表的表带也开始采用金属材料,未来手表金属件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公司手表结构件业务:韩国S客户份额提升,北美A客户有望切入,收入可期高速增长。
公司手表结构件主要供应韩国S客户、北美A客户。2019年,公司在韩国S客户的手表金属结构件份额约38%,对应出货量约300万件,2020年有望大幅提升至60%,对应出货量约600万件。此外,2020年公司亦有望进入北美大客户手表金属结构件供应体系,我们初步预测份额有望在5%。公司份额提升,叠加下游大客户出货量提升,公司手表结构件业务有望高速增长。
除智能手表之外,公司还积极拓展多品类,主要客户集中于海外。
公司其他产品还包括亚马逊电子书Kindle、谷歌智能音箱等的结构件。未来有望伴随下游产品放量而迎来业绩提升。
公司连接器及小件业务国内领先,电磁屏蔽件、Type-C当前收入占比较高,BTB、RF连接器为重要拓展方向。
2018年以来智能手机结构件业务承压,公司连接器及小件业务占比逐渐回升。公司目前主要的连接器品类包括USBType-C、SIM卡连接器、RF射频同轴电缆、BTB连接器、弹片、3.5mm音频母头等,精密小件主要包括电磁屏蔽件、散热元件等。从市场地位来看,公司在电磁屏蔽件、Type-C等领域国内领先,当前收入占比较高。从发展空间来看,BTB、RF射频同轴电缆、散热等单机价值量更高、市场规模更大,公司RF射频同轴电缆已导入H客户,BTB正在验证,有望贡献未来主要增量;此外,公司亦投资昆山捷桥,积极布局散热领域。
连接器:国内市场地位领先,BTB、RF连接器有望贡献主要增量
行业趋势: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稳定提升,中国是全球最大连接器市场。
根据Bishop&Associate统计,2018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达667亿美元,较2017年提升了11%,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其中,2018年中国地区连接器市场规模为209亿美元,占据了全球31.4%的市场份额,是全球最大的连接器市场。连接器作为实现信息化的基础元器件,受益于科技创新制造和信息化建设投入不断扩大。BishopAssiciate预测,至2023年,全球以及我国的连接器市场将分别超过900亿和300亿美元。
竞争格局:全球连接器市场集中度提升,国内龙头公司收入增速超行业。
全球连接器巨头多集中在美国、日本,2019年全球连接器前十厂商中,美国占据4席,日本占据3席;立讯精密排名第6位,中航光电排名第13位,得润电子排名第16位。据咨询机构Bishop and Associates统计,全球连接器厂商TOP10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从1980年38.0%提升至2016年56.8%。国内连接器龙头收入增速亦显著超越行业,我们统计了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主要连接器龙头公司,包括FIT鸿腾、立讯精密、中航光电、得润电子、长盈精密、航天电器、电连技术等,2014-2018年收入CAGR 29%,超过中国连接器行业CAGR9%。国内连接器龙头公司中,FIT鸿腾、立讯精密、长盈精密、电连技术主要集中于消费电子领域,其中FIT鸿腾主要供应A客产业链;立讯精密供应A客和安卓产业链,优势产品为Type-C和Linghtening线缆;长盈精密和电连技术供应安卓产业链,长盈精密在Type-C母头等领域较为领先,电连技术则主攻各种射频连接器;此外,中航光电、航天电器主要集中于军工领域,得润电子主要集中于家电、汽车领域。
USB Type-C业务:受益5G进入新一轮爆发期,公司专注母头,出货量居国内安卓市场首位。
USBType-C是一种电子设备接口标准,是USBType-A/B 的升级版本,具有正反插、双向传输、速度快、小尺寸等优点,随着I/O连接器集成化、轻薄化、便利化的发展趋势,数据、充电、音频等均集成于Type-C中。5G终端因其耗电量及功耗的大幅提升,搭载的电池容量也会相应的增加,而Type-C接口形式传输速率快、传输功率高,必将带动Type-C市场进入新一轮的成长爆发期。据IHS预测,2021年全球配备Type-C接口的设备出货量有望接近50亿台,从2018年到2023年,总体USB-C端口出货量将以4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其中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相关配套组件将是出货主力,未来有望扩展到汽车、电视、家庭游戏机、VR/AR设备当中。公司专注母头(设备内插座端),已获得和已申请的专利近100项,Type-C连接器已稳定供货安卓客户高端产品线且在安卓市场供货最多,单价2-5元,在H客户所有Type-C供应商中份额最大。
RF连接器业务:市场持续高速增长,5G带动需求翻倍,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客户份额。
5G推行带来通信连接器市场空间的增长,sub6信道数有5-15个的增加,带来天线连接需求增速接近50%,进而带动RF同轴电缆的数量增加。Bishop& Associates数据显示,全球RF连接器市场规模已超出三十亿美元,并自2002年起以平均每年10.8%的速率增长,而中国射频连接器销量自2012年到2017年CAGR为247%,到2017年时达394.37亿只。中国射频线缆产业与国外企业相比起步晚、规模较小,电连技术、长盈精密、信维通信等现居国内行业前列。
BTB连接器业务:多板块拉动需求,技术门槛高,公司开始导入H客户。
BTB 连接器在手机终端主要应用在手机显示器、主副板、指纹识别、喇叭、耳机等,起到将模块与主板相连接的作用从而实现信号传输。iPhone11中BTB连接器用量15对,华为Mate30中达到19对。伴随用户体验的升级以及智能终端器件集成化、功能多样化,未来BTB连接器在单支手机将增设4-8对,在智能手表、VR/AR设备中将增设1-3对。BTB连接器体积小、易拔插、传输损耗小,安装过程中无焊接,并且实现高频状态下可靠、高速的传输,刚好满足智能设备体积轻薄化、结构复杂化、环境高频化的变化趋势,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BTB连接器技术门槛高,具体体现在高频化、小型化要求下的精密制造设计技术,此外,考虑到高频高速传输、损耗、屏蔽、射频测试等因素,射频BTB比普通BTB技术难度更大。全球BTB连接器制造商集中度高,目前被日本航空电子、泰科、广濑、松下等美日系企业垄断,国内生产能力稀少。公司近几年来投入研发,与立讯精密、电连技术竞争导入H客户。
弹片业务:均价低但使用数量较多,公司主供国内H客户。
弹片在手机中起天线连接或固定功能,华为Mate30中共计弹片30个,普通手机中弹片最低用量15-20个,对应单机价值量0.5-0.6元。5G大规模天线技术日益成熟,手机天线数量从目前2-4根增长到8-16根,手机单机弹片数量也将进一步上升。考虑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由停滞转向增长,以14亿部手机计算弹片市场空间约8.4亿元。公司弹片业务主要供应国内H客户,占据H客户手机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在国内所有安卓品牌中出货量排名第一。
小件/功能件:电磁屏蔽件业务领先,拓展布局散热
精密功能件需求持续提升,公司主攻电磁屏蔽与散热。
精密功能件是运用功能性材料加工而成的非标准元器件,包含单双面胶、保护膜、电磁屏蔽器件、导热器件、防尘网、绝缘片、标识产品、紧固件、功能按键等,是消费电子部件的重要一环。国内从事精密功能件业务的主要上市公司有领益智造、长盈精密、安洁科技、飞荣达、智动力、碳元科技等。
电磁屏蔽件业务:5G推动电磁屏蔽器件市场需求,公司出货量位于国内安卓系之首。
当前全球不同区域2G~4G多网并存,5G手机需要向前兼容,支持的频段需要从4G的20个提升到5G的约50个(含毫米波),手机内部电磁干扰/兼容(EMI/EMC)的需求显著提升。伴随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以及5G技术渗透率的提升,电磁屏蔽件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是国内知名精密型电磁屏蔽产品专业供应商,在安卓系供应商中出货量最高,同时也是H客户主要的电磁屏蔽件供应商之一。此外,安洁科技、飞荣达、智动力等也是电磁屏蔽件的重要参与厂商。
散热器件业务:5G庞大计算量促使散热问题突出,台系厂商处主导地位,公司完成初步布局,客户优势有望带来新订单。
手机中主要热源为SoC、屏幕、摄像头、以及充电状态下的电池,另外射频前端在持续数据传输过程中亦会有间断性发热现象。当前4G手机平均功耗在4~5W,5G芯片的峰值耗电量是4G芯片的2.5倍,5G手机平均功耗预计相比4G有30%左右提升,散热需求相比4G更加突出。并且伴随着智能设备日益复杂化、集成化、模组化的变化趋势,手机散热问题更是备受关注。目前手机端主要散热技术包括导热界面材料、导热片、热管/均热板三类,其中导热片是4G手机主流方案,在4G高性能手机上出现导热片+热管/均热板的组合方案。2019年全球手机散热市场规模约83亿元;未来5G手机占比不断提升,采用多种散热方案,合计市场规模在2025年有望接近209亿元,CAGR16.6%。目前热管和均热板的主要供应商为中国台湾厂商,包括双鸿、超众、泰硕等,覆盖全球主流的服务器、笔电和手机厂商等下游客户。国内除长盈精密外还包括碳元科技、飞荣达等上市公司。公司通过对昆山捷桥的投资初步完成公司在消费电子散热领域的布局,并与公司现有的结构件产品形成协同效应。公司投资进入后,昆山捷桥还将加大对超薄热导管及超薄均热板的研发和产能投入。
公司是国内H客户连接器及小件主供应商,享受行业上行红利
公司是H客户手机连接器及小件主供应商,亦拓展其他主要手机厂商,享受5G带来的行业上行红利。
公司为H客户提供包括Type-C母头、RF射频同轴线缆、弹片、电池屏蔽件等连接器和功能件产品,整体份额约50%,加总单机价值量约8元。未来伴随智能手机从4G向5G升级,连接器及功能件的使用数量和单价提升,公司此部分业务的单机价值量有望持续上行。此外,公司拓展在A客户以及其他安卓客户的品类数量和市场份额,有望持续贡献收入增量。
新能源汽车:北美T客户高压连接器主供,2021年有望迎收入爆发
我国汽车市场整体趋于饱和,新能源汽车中长期仍有快速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9年我国乘用车共销售2144万辆,同比下降9.6%,销量降幅与上年同期相比扩大5.5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销售120.6万辆,同比下降4.0%,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97.2万辆,同比下降1.2%,降幅显著低于汽车整体市场。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产业方向之一,近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019年由于受到汽车市场整体低迷、补贴退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销量略有波动。据工信部计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200万辆,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5%,我们预计未来5年间新能源汽车销量复合增速可达24.6%。
特斯拉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头羊,国产化带来产业链增量机遇。
据EVSales,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221万辆,同比增长10%。其中特斯拉销量36.8万辆,稳居第一。2020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工厂正式投产并交付第一批国产Model 3。我们预测,2020年Model3全球销量有望增加至45万辆,同比+50%,其中国产Model 3有望达12万辆。2020年底ModelY将在美国工厂投产,2021年有望迎来国产。我们预测,2021年Model Y全球销量有望达到25万辆,其中国产Model Y有望达10万辆。特斯拉上海工厂产销量持续提升,带来产业链国产化增量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