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国人保公布首次公开发行A股发行结果公告,其发行数量为18亿股,全部为新股发行,无老股转让。前几日,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网上申购情况和中签率,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43889894%。该中签率也成为今年截至目前中签率最高的新股。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人保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意向书,其发行股数由最初45.99亿股减至18亿股,同时实施战略配售。
对于本次中国人保减少发行规模并决定实施战略配售,业内人士认为是出于对目前市场行情的综合考虑,此举将明显降低对二级市场资金的挤占效应并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参与其中。同时,中国人保本次A股上市更是打响品牌知名度的重要一步,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社会影响力及声誉。
如此看来,补充资本并非是中国人保此次“回A”的首要考量,相对于2012年港股上市之时,中国人保的偿付能力已大有改观,此次登陆A股更是“有备而来”。
中国人保的回归不仅重燃保险界的热情,更为市场带来了丰富的想象,迈入“A+H”时代后,中国人保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财险领跑,集团总资产突破万亿关口
中国人保在港披露的中报显示,2018上半年,人保集团总保费2861.6亿,同比增长2.3%。净利润143.5亿,同比增长12.2%,归母净利润100.5亿,同比增长14.0%。加权平均ROE为14.1%,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总资产10406.1亿,突破万亿关口,较年初增长5.3%;归母净资产1453.9亿,较年初增长5.7%。
说起中国人保,最为瞩目的无外乎是其旗下的人保财险,从规模上来看,财险为人保集团总资产贡献了较大的比重。2018年上半年,财险业务优势持续,其保费收入占人保集团总体保费收入比重较去年同期有了较大的提升,由去年同期的64.3%上升至71.88%。
承保端是一家财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2010年以来,人保财险持续获得承保盈利。
作为行业领先者,人保财险因具有规模优势,是其持续获得承保利润的关键,也是其绝对竞争力的体现。
在财险地位稳固的同时,人保寿险对净利润的贡献也有了显著增长,2018年上半年人保寿险实现净利润15.30亿,较2017年同期增长了15.04亿元。
寿险具备较好的延展性,能够快速积攒保费。中国人保在保持财险业务规模利润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寿险业务的外延扩张带来的合作与规模的扩大,持续为中国人保带来更为丰厚的利润。
图片来源:人保集团2018年中报
截至2018年中报数据显示,人保财险、人保寿险的市场占有率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其中,截至2018年6月30日,人保财险市场占有率较去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达到34.0%,人保寿险市场占有率较去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达到4.3%。
如今,中国人保已实现保险全产业链布局,成为综合性保险金融集团。据其披露的中报显示,目前,人保集团主要展开三大业务,分别为
财产保险业务、人身保险业务及资产管理业务。
其中财产保险业务主要由人保财险和人保香港两家子公司开展;人身保险业务有人保寿险、人保健康两家子公司,分别经营各具特色的人身保险产品及健康管理服务;资产管理业务则包括人保资产、人保投控、人保资本、人保香港资产等多家子公司。此外,中国人保还新近成立了人保金服、人保再保险、人保养老等子公司,积极抢占金融科技、再保险、养老金及职业年金管理等领域,并在银行、信托、保险经纪等领域进行了战略布局。
创新驱动发展,
“A+H”上市后再续新征程
人保金服作为人保集团布局金融科技的平台,颇为引人注目。
此前,中国人保招股说明书中揭开了人保金服的神秘面纱,根据人保集团的战略部署,人保金服的布局将围绕四个生态圈展开:消费生活生态圈、车主生态圈、健康养老生态圈和服务三农生态圈。
围绕保险主业,人保金服进一步延伸,在汽车服务、普惠金融、科技应用等领域发力,推出驾安配、麦保付等服务平台,为客户打造一体化、一站式服务体验。
2017年7月,在人保金服金融科技应用创新中心揭幕时,人保金服总裁谷伟表示,在国家战略层面,中央十八大、十九大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了新旧动能转换和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要求,把创新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保金服将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数字化战略,通过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研发工作,把科技创新作为转方式优结构换动能的重要抓手,推进集团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今年上半年,人保集团围绕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确立了集团“3411”的转型发展主线,
增强了干部员工深化转型发展的信心与决心,集团发展呈现业务稳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