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琳为您读健康》第297期
撰文/资深医疗媒体人 子琳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副主任医师
乔岩
本文选自子琳著《京城名医坐诊:治好常见病,你该这么办》
图上这条消息其实一直活跃在爸妈的朋友圈里,主要是说当一个人心脏不能正常跳动,并且开始感到快要昏过去的时候,他大概只有10秒钟时间能采取措施,紧接着就会失去知觉。如果四周没人帮助,可以采用上述的“黄金10秒自救法”来自救。
写得有鼻子有眼儿的,但靠谱吗?
乔岩医生说,咳嗽复苏在临床当中确实存在,但并不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当中,而且也不适用于家中。使用此方法是有一定前提的。乔岩医生说,这个办法仅适用于在医院的导管室里抢救患者。
图:心脏结构
大多数人都认为发生胸痛就一定是因为心肌梗死,但并不全是如此。在致命的心脏疾病当中,还有一种疾病叫做心律失常。
在救治心律失常患者的过程当中,医生会通过心电监护设备和血压仪器时刻检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捕捉心率变化的瞬间。一旦发现就会让患者咳嗽一下,通过挤压胸腔可以在短期增加胸腔内的压力,起到心脏复苏的作用。
整个救治过程都是在仪器设备和医生的监护当中的。经验丰富的医生如无心电监护也无法判断何时应采用咳嗽复苏法,更不适合无专业医学知识的公众。心肌梗死的无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不需要复苏处理。
咳嗽复苏法不但不能救命,反而会增加心脏负担,给本来就脆弱的心脏凭添了危害。再说,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意识了,还怎么让自己咳嗽呢?
老百姓当中有个说法:床头三宝:一杯水、一枚针、三颗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一向都被大家尊为救命神药,不仅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在床头备着阿司匹林,心肌梗死急性发作可以嚼碎服用。乔岩医生说,这也是不靠谱的。
阿司匹林需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才能服用。一般老百姓不具备这种判断力。一般来说胸痛的疾病当中,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还有一部分人是主动脉夹层导致。
图:动脉血管分为三层
主动脉夹层是怎么回事?正常的人体动脉血管分为三层,内膜、中膜、外膜。(如上图)三层结构就像三明治一样贴的紧紧的,为的是共同帮助血流顺利通过。而主动脉夹层则是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导致内膜逐步剥离、撕裂,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个腔,导致剧烈的疼痛。(如下图)
图:主动脉夹层导致的血管内膜撕裂
如果是主动脉夹层导致的胸痛,吃阿司匹林反而有害。因为阿司匹林是一种抗凝药,主动脉夹层则是心脏血管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如果血液在撕开的那个大口子一下子凝住了,这个口子就不会越撕越大。但如果这个口子没有血凝块给凝住,血压又越来越高,服用阿司匹林反而会把口子越撕越大。顺着血管可能一直撕到心脏、撕到心包。如果主动脉里的血一下子填到心包里,心脏就会被瞬间压扁,发生猝死。所以阿司匹林应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后指导下应用。
服用阿司匹林有个前提,就是需要把高血压控制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再开始服用阿司匹林。
因为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也是抗栓药。血压太高的情况下,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