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底线思维
深度资讯体验,独家解读分析,政治经济学者每日提供深度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政事儿  ·  坚守智驾品质,共筑安全出行 ·  13 小时前  
长安街知事  ·  市委书记吴澜,跨省履新公安厅 ·  昨天  
半月谈  ·  打卡 | 量子是“子”吗? ·  2 天前  
全球风口  ·  特朗普:美国将从DeepSeek受益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底线思维

焦扬:“淘金”非洲,中国公民为何频繁被执法部门打击?

底线思维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6-21 10:52

正文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焦扬】

近年来,频频发生中国公民被一些非洲国家政府执法部门抓捕、扣押,其中不乏执法缺乏法律依据、先抓人后调查、执法过程简单粗暴的现象。而此类事件往往发生在中国企业和个人“走出去”的热门领域,如矿业、木材贸易、捕鱼、规模种植农业等。一些非洲国家的部分民间人士甚至产生了反感、仇视中国人的情绪。

根据法新社和多家当地媒体报道,5月4日刚果金上加丹加省(Upper Katanga)移民局以涉嫌持旅游签证并参与砍伐走私非洲花梨木(俗称红木)为名逮捕了14名中国公民。5月12日根据中国驻刚果(金)大使馆的消息,大使王同庆会见了上加丹加省的代省长,2名被扣公民获释,随员探视了仍被关押的10名中国公民。

之后的近一个月时间,再未有任何消息。法新社的报道是否准确?至少当时中国驻刚果(金)经商参赞处也援引了他们的说法。那么,这十四名公民真的是盗伐红木非法走私被抓了现行吗?为什么一个省的移民局执法如此稳准狠,一出手就一口气抓了十四个走私分子?事情的真相真的如哪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移民局官员说的那样吗?

笔者通过微博(中非民间往来)联系到了一名被扣押在卢本巴希移民局的中国工程师。这位工程师叫W,受雇于一家私营公司,于2016年来到刚果金,为中铁资源集团控股的绿纱矿业有限公司提供铜矿开采设备制作安装服务。

W工程师在其负责工地拍摄的照片

他持有工作签证,有效期自2016年7月4日起,至2017年7月3日止。5月3日早上10点左右,W和其一位朋友外出,司机开车刚出公司驻地10分钟路程,就被未穿制服的执法人员拦下带走,期间没有没有出示证件也未要求他们出示护照。他们随后被带到了卢本巴希的移民局关押,并发现还有其他同胞也被抓了进来。

刚开始的1天半他们被关在小黑屋里,随身财物包括手机均被没收,小黑屋无电无窗,水泥地面上只有一个尿桶和两根蜡烛,吃喝拉撒都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后来由于空间有限,他们花钱才得以睡在办公室的办公桌上和走廊上。事发后,W的公司通过绿纱矿业找到移民局说明情况,移民局并不接待。

据W了解,十四名中国公民中,只有1个人持三个月旅游签证,其余13名均持有效工作签证。5月5日, 所有人完成了笔录,并写明他们持有有效签证,并未从事红木贸易,同时也转告了本地商会侨联委托他们转告大使馆。

W工程师的工作签证复印页

另据微博南部非洲2017介绍,5月6日由上加丹加省安全局4名官员及移民局4名官员组成的调查组做了调查报告提交给首都金沙萨调查组,结论为10人于木材无关,4人与木材相关,10人与木材无关人士可以被释放,4人相关人士可能转至法院。

关押期间,这十四名中国同胞无法联系外界,多次和移民局人员协商要回手机均遭拒绝。所有被扣同胞只能自己花钱请饭店送饭,生活用水仅靠一个公共水龙头。移民局人员还对送饭的另收5-10美金的费用。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求被扣同胞给他们的手机充话费。W的手机是给他送饭的人偷偷捎给他的。

这些同胞有三十出头的青年,也有年过六旬的老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工程师、电焊工、水电工、会计、床垫生意等等,都经营或受雇于不同的私营企业,至6月8日已经被关押了37天。在这37天里,卢本巴希商会代表来探视两次,5月12日中国驻刚果金大使会见上加丹加省代省长,大使馆随员来到移民局领事探视了十分钟左右,称事情很快会解决,让他们耐心等待,还告诫以后不要做违法的事,有事可以联系商会。

笔者最后一次和W联系是6月7日深夜,据W说6月8日他将和其他被扣同胞离开移民局在检察院再次接受调查。

W工程师在其负责工地拍摄的照片

这次执法行动的背景是刚果金政府要展示其打击红木走私贸易的决心,而恰恰有不少中国人在从事这一贸易。非洲国家政府的此类执法行动往往具有突然性,并将中国人暂时扣押在移民局或警察局看守所。就在6月1日,赞比亚移民局和警察局联合执法,从7家中资民营矿业公司带走31名中国公民关押在警察局看守所,扣押名义是盗采矿石。经过大使馆、当地侨领和商会的努力,6月8日这31名同胞已经获释并启程回国。

除了木材贸易,小规模金矿开采也是近年在非洲一些国家吸引一些国人蜂拥而至的领域。笔者在加纳进行人类学研究时,接触到不少从事淘金的同胞,其中大部分来自广西。

由于这些绝大多数是小规模沙金操作并且违反了加纳矿业法,从2009年开始,不断有移民局突击检查和执法行动,除此之外,绝大多数淘金客没有工作签证,逾期居留。

在国内媒体上影响最大的莫过于2013年的多部门联合执法部门整顿小规模非法淘金业从业者的行动了。2013年5月14日的联合执法行动逮捕了169名中国公民。有被捕的淘金客反映执法人员怂恿当地村民在执法行动中趁火打劫。随后在大使馆的交涉下,这些淘金工人有的被保释,有的在大使馆安排下离境。

突发事件中大使馆和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自2011年中国政府在利比亚撤侨引起海外华人广泛好评以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感受到中国驻外使馆逐步完善的领事保护机制,其中包括2014年设立的全球领事保护应急呼叫中心,和今年推出的领保联络员制度。那么在一些非洲国家执法部门抓捕扣押中国公民的事件中,中国大使馆、当地中资企业商会、侨领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被扣押同胞在卢本巴希移民局里唯一的水龙头洗漱

从被抓捕扣押同胞的角度来说,大使馆、当地商会和侨领、受雇企业起到的作用因具体案件有所不同。有的案例是中国公民违反了当地法律,大使馆只能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要求所在国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有的案例中,存在无辜中国同胞外出被错抓、执法人员不加甄别为抓而抓、暴力执法等问题,迫切需要大使馆更及时、积极地与执法部门沟通协助甄别。

在非洲国家,往往大中型中资企业和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有更频繁紧密的联系,有些国家的大使馆经常通过中资企业联合会或商会类似平台掌握企业发展情况;但往往数量众多的小型民营企业和个体商人并没有参与到这个“朋友圈”里。

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受人员编制限制,由于涉嫌违法而被抓捕扣押的中国公民时常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只能求助于个人资源和相关商会组织。

在很多国家都存在以行业、地域为基础的自发组织起来的商会,他们往往更能及时发挥与各部门沟通协调的作用。

我们看到,此次在赞比亚被捕的31个同胞已经被释放,中华商会、赞比亚华侨华人总会铜带省分会、中赞友谊医院起到了沟通协调赞方各个部门的积极作用。而在刚果金的此次事件中,尚未有进一步消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