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寸邮缘
集邮知识,每日推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1018陕广新闻  ·  今日开赛!孙颖莎亮相!王楚钦也将出战→ ·  昨天  
1018陕广新闻  ·  今日开赛!孙颖莎亮相!王楚钦也将出战→ ·  昨天  
TK增长会  ·  义乌一款眉笔在TikTok销售超过320万件 ·  2 天前  
TK增长会  ·  义乌一款眉笔在TikTok销售超过320万件 ·  2 天前  
派代  ·  又一波美妆破产潮来了! ·  2 天前  
派代  ·  又一波美妆破产潮来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方寸邮缘

爱乐与集邮相得益彰 ——收藏音乐家签名封片的往事

方寸邮缘  · 公众号  ·  · 2020-02-18 08:30

正文

我与古典音乐之缘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 某天,好友赠贝多芬《田园交响曲》唱片于我,我听之入迷,爱不释手,自此开始痴迷古典音乐,爱乐渐渐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屈指算来,我的爱乐史已长达20多年。



“没有音乐的人生将是一场错误”。 在爱乐的岁月里,我对尼采的话有了深切的感悟。 沉浸在音乐的世界,我享受到了阅读音乐书刊的充实和惬意,淘碟购片的彷徨或惊喜,把玩音响器材的无穷乐趣,现场聆听的激情澎湃。 音乐开启了我人生的另一扇大门,音乐使我的生活有了诗和远方。


那时,已有收藏名人签名邮品爱好的我,便把音乐家的签名封片列为藏中应有之品。 以爱乐助兴集邮,以集邮增进爱乐,既可以通过爱乐丰富邮品集藏,又可以借助邮品记录爱乐历程,一个载体带动两项活动,一项收藏满足两种爱好,爱乐与集邮相得益彰、两全其美。 于是,一枚枚精美的音乐家签名封片就此诞生了。



(一)

旅美小提琴家钱舟在少年时代就显露出音乐天赋,14岁获中国小提琴比赛少年组第一名。 1987年,19岁的钱舟在世界公认最具权威性的四大国际小提琴比赛之一的法国“朗格——蒂博”小提琴大赛中,囊括六项大奖,成为该赛事50年历史上绝无仅有者,从此跻身世界一流小提琴家之列,被国外媒体誉为“名扬四海的小提琴奇才”。



1998年5月15日,“西子姑娘”钱舟回到家乡,在杭州外文书店为新专辑《卡门幻想曲》举行签名售片活动。 临时找不到合适的邮品,就随手带了一枚《中国邮政天坛邮资实寄封》,赶去现场排队购片,请她签名。 这是我收藏的第一枚音乐家签名封。 时隔四年,钱舟又一次来杭,参加“故土情深”大型文艺晚会,为父老乡亲演奏了一曲《阳光照在塔什库尔干》。 演出前,她专程来我办公室为领导送请柬,我便与她有了面对面的交流。 我讲述了四年前购片签名的往事,她仍记忆犹新。 她说: 人家都是来购碟的,唯独你备了信封叫我签名。



(二)

环视全球华人钢琴家,我特别钟情李云迪。 2000年,年仅18岁的李云迪无可争议地夺得了有世界钢琴“奥林匹克”之誉的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冠军。 这是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音乐家,也是该项赛事史上最年轻的冠军得主,世界乐坛为之轰动。 从此,李云迪开始了他的职业钢琴生涯。



我先后四次现场欣赏李云迪的钢琴音乐会,印象最深的是他对肖邦音乐的诠释。 肖邦的音乐是抒情浪漫、神秘梦幻的,演绎肖邦作品的关键在于对其精神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而李云迪的演奏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肖邦音乐的精髓和特质。 他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浓烈的浪漫气息和灵动的触键技巧,在于他运用含蓄内敛、静水深流的东方情感去捕捉肖邦的内心世界。


2010年12月3日,适逢肖邦诞辰200周年,李云迪在杭州举办钢琴音乐会,这是我第一次聆听他的现场演奏。 美妙的琴声把我带入了肖邦的情感世界,仿佛纤纤瘦影、风度翩翩的肖邦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我们中间,与我们深情对话。 演出结束,我在主办方的引荐下与李云迪见面,用钤有演出当日邮戳的“浙江电台音乐调频”专用信封请李云迪签名。 作为经纪人的李云迪父亲正好也在现场,我脱口而出: 李云迪不容易,你更不容易,你培养了一位了不起的钢琴大师。



(三)

英国皇家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夏尔·迪图瓦,是当代最负盛名的指挥家之一,为世界各地爱乐者追捧和中国观众喜爱。 他与全球所有的著名乐团都有过合作,几乎征服了五大洲的主要舞台,所获奖项难以计数。 2013年7月2日,迪图瓦率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在杭州大剧院举办音乐会,演奏了门德尔松、柴可夫斯基、德彪西、拉威尔的乐队作品。 迪图瓦的指挥风格特色鲜明,既温柔细腻又动感十足,他诠释的音乐生机盎然、清新明亮、干净秀丽。 现场的音乐效果正好证实了迪图瓦驾驭大型乐队的天才能力。



迪图瓦生于1936年,按中国的生肖排位属鼠。 我特地带去了加盖演出当日邮戳的《中国邮政(鼠年)贺年邮资片》。 迪图瓦看到印有自己属相的明信片,兴奋不已,在签名的同时,还紧紧搂着我合影留念。



(四)

傅聪曾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三名,是世界级的钢琴大师。 傅聪是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傅雷家书》是作者教育子女的“教科书”和父子深情对话的真情告白,它记录了傅聪成长的足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 傅聪前半生坎坷曲折,早年赴波兰留学,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浪迹天涯,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 在艰难的岁月里,傅聪视钢琴为终身“情人”、音乐为灵魂避难所,始终挚爱他的钢琴艺术。 直到1979年才回到阔别已久、魂牵梦萦的祖国。 此后频繁在国内演出,用音乐报效祖国。



2014年5月30日,“八十岁生日庆典——‘钢琴诗人’傅聪杭州音乐会”如期举行。 我专门为此次音乐会制作了一枚纪念封,上面印有音乐会名称、钢琴键盘图案、音乐会日期,贴上中国与奥地利联合发行的钢琴邮票,加盖演出当天日戳。 精美的纪念封配上傅聪的签名,可谓珠联璧合、赏心悦目,简直是一件唯美的艺术品。



(五)

郑京和是与帕尔曼齐名的世界顶尖小提琴家,是上世纪70年代最活跃的音乐人物之一。 在父亲的培养下,兄弟姐妹七人中有六人以音乐为业,成为韩国最著名的音乐家族,堪称奇迹。 其弟郑明勋也为世界著名指挥家。



在2014年杭州国际音乐节上,我有幸现场观看了郑京和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郑京和的音乐路数宽广,勇于挑战自己,无论是巴洛克、古典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她都能驾轻就熟。 当晚演出的曲目涵盖巴赫、莫扎特、弗兰克、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从中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有了傅聪签名封的惊喜,我如法炮制,集郑京和彩照、音乐会名称、演出日期、古琴邮票、演出当天日戳等元素于一体,特制了一枚纪念封。 郑京和不忍心破坏精美的封面,用韩文在信封的反面签上了名字和年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