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巴适成都
成都本地区最火!85w+粉丝,四川地区最受欢迎的吃喝玩乐公众号!巴适妹儿带你玩转大成都,吃遍卡卡角角!一起装逼一起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巴适成都

《请回答2008》—汶川地震十年,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巴适成都  · 公众号  · 成都  · 2018-05-12 11:3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巴适成都探店合作:17780507913  合作微信:cdmm8899


距离512汶川地震已经十年了。


时间过得真的很快,一转眼,又是一年的5月12日。 十年,就这么过去了。


当年的“ 可乐男孩 ”、“ 舍己救人的小女孩 ”、“ 救助师生的高三男生 ”,还有 共同经历那场地震的我们 ,10年之后都不一样了……


那年的"可乐男孩”,成了可口可乐博物馆馆长


by 南方都市报

“叔叔,我要喝可乐,冰冻的。” 十年前,被困废墟80个小时的薛枭用一句话逗乐了很多人。2013年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后,他加入了可口可乐负责公益活动的部门。从那之后每年薛枭都会前往一所贫困小学,做慈善公益活动。


如今,截去右肢的他,已是成都可口可乐博物馆的馆长。 回顾过去的这十年,他曾哭过、累趴过、也试图抱怨过,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用乐观的态度、顽强的精神挺过来了。“就像2008年在废墟里被埋80个小时一样,期间我从没有一刻想过放弃。”


舍己救人的微笑天使,真的长出了“洁白翅膀"


by @浙江日报

汶川地震发生时,杨琳正在教室里上课。教学楼坍塌后,她被埋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利用这个空间,她成功 将两名同学推到安全地带 自己却被余震中滚落的石头砸中 ,动弹不得。获救治疗期间,她渐渐对这个救死扶伤的职业心生向往。


在高考填志愿时她报考了四川泸州医学院护理专业,毕业后来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成为了一名“白衣天使”。现在的她还在浙江中医药大学攻读本科护理。 杨琳说,从废墟中被救出的那一刻,她也捡起了废墟下同学们未能完成的梦想,她要带着这些梦想继续前行。


被保送清华大学的他,学成归来建设家乡


by 人民网

王佳明来自北川中学,汶川地震时,那里有两栋5层楼高的教学楼垮塌。当时, 王佳明与老师同学一起救出20多名师生 ,还冒着余震的危险给被困同学送水,并将受伤老师护送到安全地带。 地震后,当年读高三的王佳明被保送至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学习。


目前王佳明已回到四川绵阳工作,他说这些年来是家乡曰新月异的变化让他充满动力的。 十年来,王佳明还每年都坚持献血。 因为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清华师生的献血量是北京运往灾区血量的六分之一,献血持续了14个小时。受这件事情的触动,他已累计献血12次,献血量4200毫升。


当年经历过512的我们


2008年的5月12日,相信对全国人民来讲,都是无法遗忘的一天。 这一天,即使不 是重灾区,即使是周边震感微弱的城市,即使是省外的人们,都紧紧地抱在了在一起,团结 在了一起。


1


@阳光穿透笑容


“人生中最漫长的10天”


我当时在汶川县城威州镇,地震的时候正在去上学的路上。之后就和同学去了一个空旷的广场,那个广场上有各种没穿衣服、裹着被子、只穿了短裤的人,都是在睡午觉的途中慌乱逃出来的。 虽然当时才三点左右,天黑的却像六七点。


后来我们又去了学校,我爸在那里找到了我,因为听说河里要涨水,整个县城的人都开始往山上移动,那天晚上没有帐篷也没有食物,我们就望着生起的火堆过了一夜。


之后渐渐地有了政府的支援,帐篷、方便面、面包等也多了起来,每天都要去更高的地方打水喝,厕所也都是临时挖的坑。电话信号也没有,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外面亲人的状态,他们也不知道我们到底是生是死。就这样,我在山上度过了人生中最漫长的十天。


2


@L-Dr


“如果不是他们,可能就没有了我”



虽然那时候我就在重灾区,但说实话, 刚听到大家喊地震的时候并没有太大感觉,直到离我十米远的一排常去的小卖部瓦房垮塌,我才真正感觉到害怕和恐怖。


整整被困了十多天,在被困的后面几天里,要不是遇到一批来自唐山的志愿者,我想,我们怕是都挺不过来。后面在转移的路上,更是遇到了无数好心的陌生人。


骑摩托车送水的中年夫妇、从北京赶来援助的志愿者、追着要给盒饭的孃孃......那个时候除了哭着感谢真的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动。


3


@温吉拉


“在异地借读多年的我,第一次在外地感受到了温暖”


那时,我还在福建借读,不知道你们清不清楚,在福建,借读生跟正式生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四川籍。所以我一直很自卑,总感觉融不进去当时的班级。


地震发生后,班上开始捐款,看着每个人30块、50块给自己家乡捐款的时候,当时鼻头真的一酸。更让我意外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班长私下号召全班同学为我捐了款,拿着那一叠厚厚的补助金的时候,我惊地一个字儿都说不出来,喉咙火辣辣的疼!原来,他们知道我是北川的...


4


@Brave


“第一次觉得死亡离自己这么近”


那时候高一还有午休,刚从家里起床准备去学校。因为平时走楼梯就喜欢跳来跳去的,那天也是,什么感觉都没有。


结果刚出单元门,就看到好多人涌出来,边跑边说地震了。看着自己家房子摇的很凶,当场懵逼了几秒就又冲了回去,因为妈妈还在。而当时爸爸还在阿坝马尔康援藏,地震后怎么都联系不到,一直过了很久才打通电话,真的是快要吓死了,第一次觉得死亡离自己这么近...


5


@我还叫点点


“那天她要是没有来该多好”


因为北川地区高考有加分政策,加上那时候家里还有些关系,就托人把女朋友的户口转了过来,没想到刚好就在那一天,她去北川办事的时候发生了地震......


从那时候起,我就决定把她的爸妈当成我自己的父母来对待,十年了,无时无刻我不是在悔恨中度过。到现在我还在想,如果,那天她没有来该多好...


6


@木子


“那一年,记忆最深的是蚊子”


我记得还很清楚,那是下午第一节课,物理老师正在讲二整卷子。


一个坐后排的男同学,平时就是不怎么爱学习的,上课好久了还在拿着刀子削苹果。在老师感觉到地震让大家都跑的时候,他就这么一手刀子一手苹果和我们一起跑了出去。下去后开始嗷嗷大哭,说前面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在后来不停的余震中,我们都不敢在宿舍睡觉,大家一起去操场睡,起来后满身被蚊子叮的包...


7


@奔跑中的爷们


“我第一次知道自己这么爱学习”


初中我是在雅安读的,记得当时我刚进教室放下书包,就开始地动山摇,然后所有人往外跑,我也一起跟风,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结果脑抽, 跑了一半的 我在余震中又折回5楼拿书包,全班就我一个人折了回去。现在想想当时也是心大,完全没想那么多 ,下场就是放假那几天我每天都在学习......


8


@ZSML-


“全校唯一受伤的两个人竟然都不是因为地震”


当时正在上课,刚刚感觉到微晃的时候,老师们就快速地组织我们逃离。


幸亏老师们反应快,整个学校的学生后面在清点的时候就只有两个人受伤:一个是被年久失修的老教学楼掉下的瓦片砸到了,一个是自己想抄捷径翻栏杆把手摔折了...


9


@阿鞅


“最难忘的18岁生日”


因为地震,当天晚上大家都被聚集到了红牌楼广场的空地上搭帐篷,而第二天其实就是我的18岁生日,可那时候因为各种事情连爸爸妈妈都忘记了。


可能是觉得不受关注,当时不管爸爸妈妈怎么说,我都不愿意睡帐篷就是要睡床,就躺到那儿看运输物资的直升飞机在头顶上飞来飞去,18岁就这么来到了...


10


@碎碎念


“那时我还小,记不大清了”



其实我的印象并不是很深了,那时还是小学六年级,教室在一楼。刚开始房子有摇晃的时候,大家一致以为是隔壁班调皮的孩子在踢门,连老师也是这么觉得。


后来才发现是地震,大家就一起冲了出去,操场上乌泱泱的全是人,然后就是老师联系家长,接我们回家。


11


@池边树


“当时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想去看看他怎么样”



地震的时候,学校第一反应是先把我们聚集在了操场上,以班级为单位,还有班主任在旁边守着。


可那时候喜欢的人不在一个班,也知道全校没有人伤亡。即使是这样,还是偷偷地跑到他在的班级看了他一眼,只有亲眼看到他安好,才会放心。


12


@戴戴


“如果把握住,我现在娃可能都会打酱油了”



我当时在读高二,全校放假,父母都还在单位忙事情,也没人来接我,打车也打不到。想着那就算了,走路回家也不是很远,就一个人走在路上。

走了没好久看到了班上的一个男生骑着电瓶车带着另一个同班男生,打了个招呼也没多想,结果他们两个居然决定先送女生回家。emmmmmm,就这样,我被骑电瓶车的男同学“护送”回了家里。那时候,就一个想法,如果爸爸妈妈让早恋,我就去表白了...



那一年,我们打开电视都不敢用正眼去看新闻

那一年,我们都心系灾区,希望救援可以快一点,再快一点

那一年,我们的眼泪都没有停止过

那一年,我们竭尽所能地积极捐款

那一年,......


那一年,发生了很多很多我们知道的不知道的事情。或幸运、或悲伤,而所幸的是,我们,熬了过来。 那一年,我们也看到了国人的团结,看到了人性的美,看到了善良与光辉。


那个手举"长大我当空降兵"的男孩,如今已成为黄继光班班长;曾经的"奇迹男孩",后来圆了梦,加入了恩人的消防队;还有失去左腿在病房参加高考的她,现在已是名校研究生…


10年过去了,虽然每一年到这个日子还是会忍不住难过,但开心的是留下来的人都活的充满希望,并且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信念一直未曾改变!



文|爱吃肉的巴适妹 图|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源

合作QQ|2261938165

巴适妹微信|cdbsm52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