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系飞行员
一起学习空客机型知识,共同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小米首款 AI PC ...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聊一款「键盘里面塞电脑」的新奇主机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戴尔全新命名 14/16 Plus ... ·  2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聊一类愈发小众的游戏本 ·  2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惠普将推 RTX 5060/5050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系飞行员

从模拟飞行视角,看起飞的离地姿态

3系飞行员  · 公众号  ·  · 2021-03-23 14:51

正文

最近在B站上看了一个关于正确抬轮防止起飞擦机尾的视频,作者是四川航空的刘蓝机长(教员),视频虽然时间不到五分钟,但是信息量很大,涉及到的因素很多,通过正确抬轮速率与离地姿态,把抬轮的技术特点讲解的淋漓尽致,并把抬轮的三个步骤展开了详细的说明:

(一)开始抬轮:向后带杆

(二)抬轮过程:抬轮速率大约3°每秒,并在开始抬轮之后的4~5秒以大约10°的姿态离地。当无线电高度表增加,代表着抬轮结束,飞机离地。

(三)离地后:看PFD追指引,将姿态控制在15°继续爬升

视频中教员反复强调了这么一句话 “控制飞机大约10°左右姿态离地” ,在这短短的十几个字中包含了很多信息,有这么几个词需要拿出来好好分析一下:

1.大约: 因为每个人所做同一个动作,所发的力是不一样的,或大或小,即便是同一个人每次做同一个动作力量也是不同的,正因为如此手册中也没有强制规定必须在10°,而是基于标准给出了一个浮动的区间。

2.左右: 这个词其实针对‘大约’更好的给出了一个浮动范围,在10度上下均可。例如:9度或者11度,上下浮动不要偏离正常值太远,这个是空客允许的范围和裕度。

3.离地: 在日常生活中当物体不再与地面接触的时候,这个叫离地。而在飞机滑跑中,飞机到达一定速度后,随着姿态增加主轮不再与地面接触,这个叫飞机的离地。那么,在飞行中飞行员是无法通过肉眼看到主轮与地面的接触,而是通过PFD(飞行姿态仪)下方的无线电高度表来判断飞机与地面的接触情况,当无线电高度表高度上升,例如-2到-1或者是-1到0、0到1继续增加,这就表明了无线电高度增加,飞机开始离地了,抬轮结束。

在视频中同时也列举了正确的离地姿态与错误的离地姿态。

教员视频中录制的正确操作

教员视频中录制的错误操作

空客FCTM中关于抬轮的速率与离地姿态的部分

起飞抬轮这个动作虽然看似简单,实际上要看的东西很多,而且要形成正确带杆的肌肉记忆,真正要把这个动作做好却很难,需要长期不断的练习并总结经验。而在模拟飞行中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关键步骤的细节。今天我就用模拟飞行的机外视角,尽可能的把大约10°的离地姿态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

此次试飞验证所用的机型是空客A319(经过改装后的高高原型),IAE V2527的发动机,与视频中的机型一致,起飞机场成都双流。

由于是采用视频截图的方式展现瞬间的状态,可能在PFD上的垂直速度与姿态趋势无法连续直观的表现出来,反应的不够准确,另外由于跟真实配载情况不同,所以在起飞性能数据上也有不同。仅做一个参考吧,主要可以看下机外视角。

下面先看一个正确的离地姿态截图

起飞滑跑的时候无线电高度0(图一)

图一

飞机姿态大约10°左右的时候,无线电高度仍然是0,没有增加,说明飞机没有离地,抬轮没有结束,这时候保持姿态不要继续带杆或者减小抬轮速率,甚至停顿一下,等无线电高度增加了再继续带杆。(图二)

图二

从机外视角看10°的离地姿态(图三,图四)

图三

图四

当飞机姿态大概在11°的时候,无线电高度从0变成1,说明抬轮结束,飞机离地。这时候就可以把飞机姿态带到15°,追指引即可。(图五)

图五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飞机按照3°每秒的抬轮速率抬轮,一般在10°左右姿态的时候就离地了,无线电高度表呈上升趋势(RA从0到2),这时候只需要连续带杆到15°追指引即可,动作连贯不用刻意停顿。在现实飞行中,这种情况更多见。这样就获得了一个完美的起飞,远离擦机尾。(图六)

图六

再看一个错误的离地姿态截图

进入跑道准备起飞时无线电高度表显示0(图七)

图七

当抬轮速率过快,飞机姿态大约在12°的时候无线电高度表显示-1,说明飞机没有离地,这个时候继续带杆增加姿态就会减小擦机尾的裕度,有机尾触地的风险。(图八)

图八

下面两张图是大约12°姿态离地,机尾与地面的距离,裕度减小。(图九 图十)

图九

图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