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活在现场中 —— 1 月 25 日起,作家方方的「封城记」,渐次成为公众关注武汉疫情的窗口之一。
冰冷的数据和失声的新闻里,以「实事报导」为执笔初心,悲愤至暗时刻,问责缺位机构;细语人间冷暖,静话生活琐碎。
正如华中师大教授戴建业对方方日志的评价:宝贵「信史」。
当然,批判甚至谩骂,亦伴随于此。诸如放大黑暗,抑或煽动情绪。
最近一次的集中攻击,在于方方曾以湖北省作协原主席的「特权」,利用警方等,将其侄女送出武汉「避难」。
但方方侄女本属新加坡侨民,恰如近期中国自伊朗接回华人,新加坡政府自武汉的接侨举动,又为疫情期间媒体早既报道的事实。
方方则淡然道,作为身处疫区的 900 万武汉居民之一,其举不过是试图安慰,以及拒绝遗忘。
此外,方方也坦言自己并非「专门挑刺」之人,多有体谅治理难处外。对所见的「明亮之处」,同样会呈现。
李文亮殉职,方方写下:天气阴沉,不知是否苍天在向他致以哀悼。而当我们为此「肝肠寸断」时,正是因为窥见自己。
2 月 7 日,武汉 8 位市民,双闪驾驶 8 辆汽车(寓意曾因预警疫情而被训诫的 8 名医生),为李文亮送行。「他们都饱含热泪,话语哽咽」。
如今,李文亮的微博下,无数人在倾诉衷肠。「将那里当成了一个『哭墙』」。
刘智明牺牲,方方感慨「死亡的幽灵,依然在武汉徘徊。」
彭银华离开,方方痛惜「从此,再也不能迎接他的新娘。」
夏思思和黄文军的心跳,在同在一天停止,方方泪落道,「叹息和哭泣。」「很多声的叹息和哭泣。」
如此难以贴切形容的扼腕,归根一句,既为方方所言:医务人员的牺牲 —— 太惨烈。
方方日记连载
图源:方方财新博客截图
而痛隐心底的,是在疫情挣扎或丧亲的众生。
3 月 13 日,方方想起即将到来的清明。两月余的时间,数千人的命陨,「非但不能扫墓纪念,连骨灰都拿不到」。
就新冠肺炎逝者名单,方方认为,未能及时检测,和虽非新冠肺炎病患却亡于其中的,皆应通过社区等努力,逐一登记,分门别类。
如她所了解到的悲剧一角:一户两死,「殡仪馆一整天都没有车子接,到了晚上来了一辆箱式货车拖走的。」
面对还未统计在新冠肺炎死亡数据中的他们,方方希望,在未来的安抚中,「或可通盘考虑在内」。
沉重的代价正在付出,刺骨的追问尚无回应。
在方方的观察里,疫情之下,太多问题有悖常理,违反规则,不可解答。
当其看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在 4 名医生已然殉职后, 4 名医生又濒危,「有的全凭外部手段维持生命」时,则直问彭义香院长及蔡莉书记如何安心在位。「如有良知,请引咎辞职」。
而对「敷言塞责」的官员和专家,方方强调,「糊涂也好,渎职也罢」,均「等同犯罪」,必须严处罚,以儆效尤。
毕竟,不追责的结果,「最受害的是国家自己,丧失的也是政府的公信力。民心受伤,就更不用说」。
最终,灾难唯剩「结束」,没有「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