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开智部落
「开智部落」是基于认知学徒制设计的学习共同体。
51好读  ›  专栏  ›  开智部落

你的拖延症,还要拖着不治吗?

开智部落  · 公众号  ·  · 2017-05-15 23:12

正文

— News —

让 12 万人受益的战拖方法论:《战胜拖延症:跟高地清风学自我管理》现已登录喜马拉雅 FM,一朝学会,受益终身。音频内容结合心理与认知科学,融合国外前沿知识,为你打造系统全面的战拖方法论。扫描图文底部二维码,可立即购买。以下为音频节目创刊词——

为什么说无痛的拖延最危险?为什么你现在所用的自我管理系统,注定没有前途?花了美国和欧洲纳税人的无数真金白银,心理学家们研究「成功」这个古老的谜题,取得了哪些重大的发现?为什么就连不拖延的人,也可以从这门课当中收获很多?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人来告诉你克服拖延的答案?又有哪三个办法,可以帮你从这个 99 块钱的课程,获得 990 块都不止的效果呢?干货不必等到正文,开篇第一讲,就为你解开谜题。

你好,我是高地清风,国内第一位「拖延症」咨询师,全职的战拖教练。你正在听的课程,是一个极其不同的课程。现在这期是开篇,也是免费试听。你可能还在犹豫要不要参加完整版的课程,还拖着没有做出决定。这很正常,今天我会把课程的背景、特点和效果,一五一十地告诉你。

很多被拖延问题困扰的人,都属于高潜力人群,不但不笨,反而是很聪明,很有才能,只是从来没能形成一套系统,把自己的才能稳定地发挥出来。在你了解了我们课程之后,相信聪明的你,自然能做出判断。

这个课程为两种人准备:一类是被「拖延症」困扰的人。这方面我们也是过来人,希望帮你一把。而且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确信,我们伸出的这只手,是最强大的一只手,没有谁比我们更了解拖延;第二类是希望掌握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的人,通过自我管理,更有效地达成目标,养成好习惯,提升自己。

第二类朋友现在可能没有太严重的拖延问题,但你听完课也会发现一点也不亏,因为克服拖延本身只是个开头,自我管理才是重头戏。而心理学家们给出的办法,适用于每一个人。除此之外,克服拖延这部分的内容,也强烈建议你仔细听下来,预防以后的拖延。

「拖延症」是对拖延现象的非正式俗称。我常年管理的豆瓣网小组「我们都是拖延症」,是这个词的发源地,小组介绍的第一句话就是:「明明知道那么多事情堆在眼前,摊开的文件,散乱的衣橱,或者只是一个该打的电话,一封该飞出去的邮件……还有自己焦急不安的小心脏,我们还是边咬着手指甲,边也许只是发呆的说,再呆一会儿,就一下下……于是,天黑了又白了,心情愈加沮丧却伴随偷来欢愉般的戏谑……我们都有拖延症……」

凡是后果有害,而你本可以避免的推迟,就属于拖延。上学时拖着不写作业,工作时拖着不写总结,考试前拖着不复习,下班后拖着不健身,单身汪们拖着不去认识新朋友,也拖着不相亲。拖着不联系新客户,拖着不招聘新员工,拖着不采用新技术,拖着不面对新人生……拖着不给男女朋友买生日礼物,拖着不收拾家里的杂物,拖着不洗袜子衣服……拖延入侵了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是所有的拖延,都一定要去消灭。你也做不到。在无伤大雅的拖延,跟死去活来的「拖延症」之间,并没有一条分明的界线。但是,如果有些拖延给你造成了以下后果,就有必要采取行动了:

后果 1:影响情绪。正事没做,心里忐忑不安,又伴随着一丝侥幸。最终按时完成了,庆幸之余,心里却没底。没完成的,更是愧疚,谴责自己,觉得自己特别没用。可能还会挨老板骂、挨领导喷、挨朋友抱怨、挨家人唠叨。长此以往,整个人都不好了。

后果 2:降低效率。这个就不用说了,觉得一天能做完,花了整整一周多。效率这个词,看着就讽刺。

后果 3:影响自信心。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做不到,不会打击我们;本来能做好的事情,却一直完不成,才是真正的残忍。自信心就这样没了。

后果 4:损害人际关系和别人对你的印象。答应别人的事情做不到,该完成的事情没完成。你内心是个靠谱的人,别人却无法再指望你靠谱,如果再夹杂上别的误会,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冤不冤?

后果 5:影响健康。海南大学曾有一位学生,考研期间因为感冒拖着不去医院,转成肺炎,最终不治身亡。问问医生,你就知道,有多少人的小病,拖成了难以根治的慢性病。

后果 6:虚度生命。那些有截止日期的任务、那些有人监督的工作和学习作业,你很容易意识到它们的拖延,因为切肤之痛。

但叫声大的狗未必咬人,真正最可怕的拖延,恰恰是那种无痛,或者隐约作痛的。想想你为自己规划的事情,瘦身、旅行、写作、学习摄影……你前年的新年愿望,去年底都实现了吗?你年少的梦想,现在又在何方?没有期限,无人监督,所以它们很容易被你忽视。然而,正是它们,才决定了你是谁。最大的拖延,是拖着不去做自己。

我曾经面临跟你一样的问题,甚至比你还严重。2008 年,我还在念博士的时候,因为拖延,把出国留学的机会都错过了。偶然发现了豆瓣网的拖延症小组,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毫不拖延地加入了。凭借一股热心,我居然成为了小组管理员,开始带着大家寻求专业支持,开展拖延症读书会,创办了专题网站和协会,翻译出版了好几本克服拖延的书,包括《终结拖延症》、《拖延心理学2》,还有我们原创经验的合集《挑战拖延症》。

那些年,拖延现象才刚刚引发大家的重视,我们这群人一不小心成为了国内最懂拖延的人。这些事情被 70 多家媒体竞相报道,我们还成为了主持人杨澜女士节目的座上宾,登上了清华、北大和中科大的讲台。

2012 年,我因为医院检查的一场虚惊,思考到生死问题,意识到最大的拖延正是「拖着不去做自己」,面对家里人的反对,经历了重重压力和思考,最终放弃了博士学位,走上创业道路,开设课程和咨询,全职帮人解决拖延问题。这几年里,我们克服拖延的拼图逐渐完整,国内的第一个战拖工作室也顺利建成。

当最强大脑的科学判官魏坤琳老师,邀请我在喜马拉雅开一门克服拖延症的课程时,我受宠若惊,也心怀忐忑:毕竟,这不是件容易的事。顽固的习惯,背后有性格因素,有情绪原因,有人际关系、身体状况和工作制度的重重影响,三十六节课,如何说得清?我的线下特训营效果不错,但那毕竟是 4 天的课程,密集高强度的训练。一门音频课应该怎样设计,才能帮到你呢?

考虑了许久之后,我最终决定,把重点放在自我管理系统上。期待用一套先进的体系,为你带来真实的改变。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丢掉幻想,拿起武器,来一场内心起义。

「丢掉幻想」,说的是纠正认知。真正的改变,需要勇气,需要承认自己的问题。不是每个人都敢于这样做,不是每个人都敢于面对那个残酷的事实:当前这个版本的自己,注定毫无前途;要突破困局,就要改变底层认知。

为什么说当前的版本毫无前途?

第一个原因:你有没有觉得,在我们的时代,自我管理的技能非常重要?你觉不觉得,我们从上学的时候,就应该有这样一门课程?如果应该有的话,那么,你真的学过了这门课吗?拿了几个学分?你真的觉得自己接受了足够的教育,可以信心满满地毕业了吗?

第二个原因:小时候你只需要管好学习,就连家务父母可能都不让你做;长大了你不但要完成满满当当的工作,应对苛刻的老板、刁钻的客户、有合作更有竞争的同事,还要谈婚论嫁、照顾家人、业余学习、经营人脉、完成家务、购物、旅游、交通、维持兴趣、寻求长久的职业发展……方方面面的重任,都落在你的双肩。

如果有了孩子,这一点体会更是深刻。这种复杂度,以前能否相比?小时候你在乡村、小镇或县城,悠闲淳朴,与世无争;长大了你生活在大城市,钢筋水泥,节奏迅速,心情躁动。这种挑战,以前能否相比?小时候你还没有智能手机和随处可用的网络,最新鲜的娱乐也不过是小霸王里的游戏,现在各种消息和诱惑无孔不入,好玩的一切跟你共享着办公室和三寸玻璃屏幕。这种干扰,以前能否相比?

第三个原因:你真的觉得我们足够了解自己的大脑吗?我们足够了解人类自身吗?新的研究正在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在我们的课程里,你会发现原先深信不疑的东西,原来根本不是事实。真相是:

  • 奖励未必能让你更有动力。原本可能找到乐趣的事,使用奖励可能会破坏动力;

  • 目标不是越清晰具体越好,过多的具体目标反而让你大脑疲惫,无所适从;

  • 「吸引力法则」是碗毒鸡汤,预想乐观结果,反而可能降低成功率;

  • 公开宣布你的目标,短期内能带来压力,长期反而降低动力,得不偿失;

  • 问题顽固难解决,只因你平均用力,没有打准要害。如果打准,四句话就能做到早起;

  • 高效和不拖延的人不靠意志力,靠另外两样东西,叫做动机和容器……

  • 人需要 3.5 种心理营养素,是的,有个神秘的 0.5。缺了它们,你就像被吸走了内力,什么招式都使不出来。

  • 拖延跟性格有关。有的人天生就更自律。课程会帮你测试出你的基础条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总之,世界很复杂,而我们过去的认知很肤浅。过去的自我管理系统注定没有前途,是因为我们经常高估了人的理性,假设你的意志力红条是无限的。建立在错误的人性假设上,自然不好用。但你之前从来没有怀疑过它们,相反,你一直在怪罪自己没有意志力,没有坚持下来。哪曾想到,这真的不怪你啊!

心理学家把应对复杂局面、控制注意力、协调自身资源以便达成目标的能力,叫做执行控制。网络时代,让人类进入了几十万年来,对执行控制的要求空前之高的年代。祖先们可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大场面,也就无法把这项本领遗传给你。我们,唯有靠自己。

这就是我们课程的第一个独家特点:别处没有的真相。唯有丢掉幻想,才能拥抱真相。

丢掉幻想只是第一步,拿起武器才是关键。接下来的半分钟里,我们要说一些专业名词,如果你是头一次听,也没关系,课程里还会详细讲解。在性格与拖延的部分,我们重点介绍大五人格、社会期望型完美主义和注意力障碍;在情绪健康部分,我们会接受自我决定理论和心理营养素。

在目标设定部分,我们会介绍心理比对等技术;在计划部分,我们会介绍执行意图技术;在执行部分,我们会介绍具身认知和一系列高效灵活的执行技巧;在习惯养成部分,我们会介绍麻省理工学院脑科学家的发现,从大脑基底核的纹状体,重塑你的第二天性;在成长提升部分,我们会介绍「英雄之旅」模型、多重的「可能自我」和有效转行的秘诀。

所有的武器,概括成一个词,那就是「心理与认知科学」。唯有科学,能为你带来改变。如果你早就希望改变自己,却又对形形色色的鸡汤和鸡血望而却步。那么这门课程正是为你而准备。这里全是建立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基础上的正统方法,背后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德国马普所等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花了美国和欧洲大量纳税人的钱,做出的实验结果。

你觉得是这种经受了专家评审、大样本控制对比实验和严格统计学检验的知识更靠谱,还是纯粹个人经验的总结更靠谱呢?请不要低估别人花了大量金钱才获得的知识。就算洋鬼子们傻,也不至于一直傻这么多年。反直觉的真相,唯有依靠科学的方法论才能得出。

当然,口说无凭,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宣称他的课程很科学啊。怎么证明?每一单元结束时,我们都会提供参考文献,如果你愿意,完全可以去阅读我们给出的论文和书籍,看看一手信息里到底是不是这样说的。心理学的英文论文没那么难读,过六级读起来很轻松,四级水平借助词典也行。

有人会有疑问:讲自我管理的老师现在也不少,怎么他们没讲这个?这跟学科背景有关。「自我管理」这个词,是管理学角度的说法。有本杂志叫《哈佛商业评论》,被称为「管理圣经」,里边就有一个专门的栏目叫「自管理」,如果你关注这个栏目近些年的作者身份,会发现生物/心理/认知学家非常多。

黑西装的地盘上,来了越来越多的白大褂。驱动自我管理发展的新知识,现在几乎都来源于心理与认知科学。而在一线研究中,大家使用的关键词不是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而是自我调控(self-regulation),学科鸿沟又加上语言障碍,使得自我管理领域的专家,很少有人会去查阅这方面的最新文献,更容易依赖管理学领域的传统认知。跨学科的知识传播,本来就比学科内要慢 20 倍,更何况从国外到中国。

在自我管理领域的课程里,我们坚持最高的学术标准,也使得这期节目背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为什么要这样「自讨苦吃」?因为我们尊重你的品味和判断力,也因为我本人曾经被品质粗劣的信息来源所误导,我不希望你还要受这一遭罪。

有些人可能读过《拖延心理学》,会发现这些东西在经典书本里,居然基本没讲过!是的,好几年过去了,我们不拿出点新东西,又怎么对得起你?这些,就是我们课程的第二个独家特点:治愈拖延的秘方。

课程总共有 10 个单元,每个单元分成 2-6 讲不等,总共 36 讲,每讲 10 分钟左右。由于我们的研发还在不断进行,所以很可能还会提供免费的加餐,最终是在 36 讲以上。

为了更好的效果,我们强烈建议你每期至少听两遍,其中一遍是在桌子前,边听边记录和做练习。我们也强烈建议你使用在评论中提问和反馈你的应用成果,我会挑选认真的评论,为你点评。

以上这简单的三招,可能会让你这 99 块钱的学费,取得 990 元都不止的效果。就看你是不是够主动了。

充分掌握这些之后,你的收获是:

  • 回归真相,清楚自己的起点在哪里。踏实,不好高骛远。

  • 把握正确的自我调整方向,不被那些诱人却有毒的东西诱惑。

  • 了解常见的拖延问题,和简单快速的应对办法。

  • 能用合理的方法筛选你的目标,减少任务表上的错误目标。

  • 能用合理的方法制定计划,作出针对性极强的计划,通过自我编程,大幅度提高目标达成率。

  • 能反客为主,通过身体来反向调节认知和情绪,在任务执行中保持好的状态。

  • 能通过习惯模型,分析出坏习惯的要素,做针对性的纠正,也能用它养成好习惯。

  • 能使用任务清单,进行有效的宏观任务管理。

  • 能把你过去和现在的经历,串联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剧本,发掘意义,指引未来。

是时候了!在拖延的暴政下,你忍耐得够久了。号角已经吹响,请你丢掉幻想!请你拿起武器,来一场内心的起义。

希望你牢记战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拯救你自己的梦想,是去做你此生注定要做的事情,而不是用来完成别人让你做的事,或者你不小心陷入的种种应该之事,也不是单纯追求短期的高效。高效只是顺便达成的结果,成为别人眼中的好人也丝毫没有意义。最重要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成为你自己衷心认可的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真的想要战胜拖延,就拿出诚意。现在,我们出发。

经 12 万小伙伴实践验证的战拖方法论,你值得拥有!

(编辑:十三维)

- The End -

↓↓↓戳原文,马上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