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祎,一土数学老师、科学老师
来源:
祎科土豆
题图:
小土豆们在观察“雾去了哪里”
“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淘气的孩子.......雾呢?消失了,不知道哪里去了。”
这是一篇小土豆们很喜欢的语文课文,因为在这里认识的新朋友“雾”神通广大,能把海水、船只、天空、城市甚至自己都藏起来。
两个截然不同的出走方式,却引出了一场《小水滴旅行》的科学项目制学习(PBL)启动。
毫无疑问,流和飘是不同的两种运动状态:
-
什么物体流呢?——水;
-
什么物体飘呢?——气儿啊!
那么,“雾”这位朋友究竟是流走的还是飘走的呢?
首先,我们比较一致地认为,既然要研究“雾”这位朋友,我们就要找到他。可是,他一会到海上,一会到岸边,那么神通广大,怎么找得来呢?
没关系,我们先来造雾。
雾生活在哪?通过课文中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雾和水是密不可分的,于是,我们先找来一盆水。
雾既然可以飞来飞去,我们就要减轻他的体重,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很热的地方帮他减重。
最终,因为学校有专业科学器材,酒精灯出场了。当然,其他方法我们表示会继续尝试。
这么一大盆水怎么加热?!我们需要更小的容器,找个塑料水瓶——不行,塑料会化的。找个小杯子来,能热的,上网查到了一个物品,可以安全加热,名叫烧杯。
用手拿着加热么?当然会烫死了!带个手套吧?袖子垫着?会不会不稳呢?
垒个灶是个好主意,就跟我在农村看过的做饭的东西一样;或者找个跟家里出火口儿那架子类似的东西——就那个黑铁架子就能用,快拿来吧!
我们要如何观察雾呢?哈哈,我们要目不转睛地守住杯口。
你来点燃酒精灯,我来垒灶,他把烧杯放上去……然后,我们一起盯着它。
▲
小土豆们盯着烧杯发生变化
怎么还没见到雾啊?不对,烧杯壁上有变化,快看,有雾啦!再观察,哇,冒烟了,他在飘,不对不对,把手伸过去,怎么湿湿的?明明在飘啊,但又确实是湿的。
老师,你看,我把眼镜放在上面,眼镜片上有水,雾流了.......
等等,怎么水面和“烟”之间有间隙,那是什么?那是空气,看不见的!!所以……
雾可以飘,也可以流,他能让我们看见,又让我们看不见。
1、
我要回家再做这个实验,烧杯没有,酒精灯没有.......没关系,我家有大铁锅、灶台。
2、
我要用视频把雾这个神通广大的朋友拍下来。
3、
我可以编写一个小故事记录这位朋友。
OK,听你的
期待ing……
本文(原标题《语文课文《雾在哪里》引发了一场《小水滴的旅行》的科学PBL》)经公众号祎科土豆授权转载,作者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