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懂经济
让连接发生,提供金融知识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看懂经济

央行动态 | 人民币中间价大幅调升269点,在岸汇率强势飙升突破6.6

看懂经济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1-24 07:0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央行

央行官网


2017年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会见了来访的东南非贸易与开发银行行长塔德西,双方就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同东南非贸易与开发银行以及非洲国家加强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中证网


周四(11月23日),央行进行1400亿元7天、1200亿元 14天和100亿元 63天逆回购操作,当日1700亿元 逆回购到期,净投放1000亿元 。 此外,当日还有800亿元3个月国库现金定存到期。市场人士认为,从近期的公开市场操作(OMO)情况看,央行仍延续了“通过多种工具手段‘削峰填谷’,稳定市场对资金面的预期”的操作思路。尽管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资金面难免波动,但预计央行仍将适时适量精准调控,维护流动性的平稳运行。

从市场表现看,资金面仍延续紧张状态,主要回购利率多数上行。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上(存款类机构),隔夜、7天加权利率分别下行约2BP、3BP,最新分别报2.8312%、2.8967%;14天、21天加权利率则大幅上行了46BP、44BP,更长期限的1个月加权利率也大幅上行了46BP。此外,Shibor连续两日全线上涨,不过短端品种涨幅收窄。其中隔夜Shibor涨20BP报2.8090%,7天Shibor涨约1BP报2.8680%。

据交易员透露,昨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上,资金面整体偏紧,隔夜至各期限资金都比较紧张。早盘各期限资金供给较少,几乎没有银行限价内资金融出。其中隔夜、14天至1个月跨月资金最为紧俏。直到下午3时之后,隔夜资金才开始宽松,陆续有银行类机构融出隔夜。跨月资金价格一直在上升,至尾盘也未有改观。

今日银行间1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开盘报2.55%,上日加权平均价报2.8312%;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开盘报2.65%,上日加权平均价报2.8967%。

针对近日市场流动性明显趋紧,应如何理解?对此招商证券点评称,央行本周投放流动性的金额较上周明显减少,毕竟税期已过,央行不必再进行大规模的“填谷”。然而考虑到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公布的超储率仅1.3%,而10月财政存款增加了9697亿元(央行资产负债表口径),尽管10月-11月央行投放的逆回购量大幅增加,以及投放了5600亿元的63天逆回购,不过长期限的MLF净投放很少,所以本质上央行仍是用短期限的逆回购来对冲长期限的财政存款回笼。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做到了“削峰填谷”,银行手握短期资金,融出意愿仍偏谨慎。当央行净投放金额减少时,银行就要开始担心逆回购是否续做的问题。这是资金面趋紧的一个重要原因。

联讯证券指出,流动性的担忧又重新起来。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资金面在这周又开始收紧,尤其是22日下午三点后才有所松动;另一个是以同业存单为代表的负债端又重现开始出现“量升价涨”的情况,市场开始担忧年底的流动性风险。后者可以理解,主要是跨年需求,机构提前备付资金所致(年底大额的现金取现流失、考核等)。而前者资金面的收紧在缴税等常规季节性因素已经过去的现在让人有些奇怪。如果实在要找原因,问题应该仍是出在资金供给端,毕竟需求端在一片哀嚎中已经大幅收敛了。资金供给端的问题在于现在超储率已经是非常低的水平了(三季度末1.3%)。在这样一个低超储率的环境中,任何常规的抽水因素都会让资金融出方谨慎惜出。

不过机构也普遍认为,总的来看,货币政策仍将维持稳健中性基调不变,央行“削峰填谷”稳定资金面预期的意图不变,尽管年底前流动性压力加大,资金面难免波动,但预计央行也将适时适量给予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对资金面不必过于担忧。

国信证券表示,进入11月下旬,资金面仍将季节性收紧。月内随着财政存款的变动,资金面各旬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上旬,月末财政存款投放基础货币增加,资金面是月内最松的时候。慢慢地进入中旬,缴税、地方政府债发行等收缩基本货币,资金利率逐渐走高,资金面偏紧。到下旬时,财政支出加大,基础货币投放,资金面略微好转但资金价格仍高企。目前为止11月资金面较均衡,预计下旬也将平稳度过。根据其测算,10月超储率为1.3%,处于历史低位。但考虑到央行推出了2个月逆回购,熨平资金面季节性波动的工具进一步完善,央行稳定资金面波动的意图明显。“不紧不松”政策导向下,预计流动性风险不大,资金面对长久期债券冲击较小。另外,考虑到目前公开市场操作以对冲财政存款投放为主,下旬的回笼也不是货币政策取向的变化。


欧洲央行会议纪要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维持开放式QE获得了广泛支持,基本上同意延长QE至少九个月,但部分委员希望有明确的QE结束日期,同时担心确切的QE结束日期可能引发紧缩。私营部门债券购买不会按QE减码的比例缩减。欧洲央行预计短期内经济增速存在上行风险,但外汇波动性出现降低。


欧洲央行会议纪要称,经济数据为通胀率路径预期增添了信心,目前纪要内容与决议时释放的信息基本一致, 欧元兑 美元小升十余点至1.1855后回落

墨西哥央行

墨西哥央行:将2017年GDP增速预期下调至1.8%-2.3%;将2018年GDP增速预期下调2.0%-3.0%;预计2019年GDP增速预期在2.2%-3.2%区间内。


墨西哥央行行长卡斯滕斯:央行应该确保,如果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破裂,墨西哥比索能够有序贬值。

日本央行

全球量化宽松(QE)年代告终?美国和欧洲的QE措施逐渐退场, 据传日本打算跟进,明年初可能开始关紧水龙头。 此一时间点超乎预期,众人多预估,日本要到明年下半或更晚,才会启动QE退场。


要是日本真的减少宽松,将会拉高日元。北京时间23日上午,此消息传出后,日元兑美元升值0.16%报111.08,为9月18日以来盘中新高。


ZeroHedge、路透社报导,消息人士透露,日本央行(BOJ)将逐渐缩减QE,考虑调高收益率目标。 此一变化有迹可循,11月6日日本央行行长黑田表示,长期宽松可能会损害银行的借贷意愿,他很关注这一问题。上周黑田更罕见提及“反转利率”(reversal rate),指出低利率环境对金融机构健全性的冲击不断增加。


反转利率是指央行一再降息,到达某一临界点时,利率会低到伤害银行,妨碍放贷,对经济不再有助益。


今年七月才卸任的前日央委员木内登英(Takahide Kiuchi)指出,日本央行谈到反转利率令人震惊。黑田讲稿出现此词句,应该有其政策意义。他猜测日央会继续压抑短债收益率,但是放手让长债收益率走高。


Totan Research首席经济学家Izuru Kato猜测,要是经济继续好转,日央行最快会在明年四月调高收益率目标,届时会以减轻银行压力为由动手。相关人士说,日央行事前将仔细沟通,不会贸然行事。


目前日央行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yield curve control),短债的收益率目标是负0.1%,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目标是零,暗示如果国债收益率超出目标值,央行会出手打压。


人民币汇率

周四(11月23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269个基点,报6.6021,为10月18日以来新高,升幅为10月11日来最大。 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6290,16:30收盘价报6.6159,23:30夜盘收报6.6142。此前隔夜美联储纪要偏于鸽派,令美元创下下半年以来最大跌幅,人民币则跟随非美货币一同强势走高。

行情数据显示,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开盘后飙升逾200点,现已突破6.60大关,刷新11月2日以来新高。离岸人民币则从隔夜纽约时段便一路走高,最新交投于6.59关口附近,两地价差倒挂近40点。

此前,美元周三兑一篮子主要货币下跌,触及10月以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隔夜的跌幅则创下了下半年以来最大的一天。截止纽市尾盘,美元指数下跌0.75%,至10月20日以来最低。美元兑一众货币跌幅大多超过1%,美元兑日元触及9月底以来最低。这是美元兑日元自5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欧元兑美元则升至五日高位的1.1827美元。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发布上次会议的会议记录、美国经济数据疲弱和技术性交易等因素推动美元兑避险货币和风险较大货币均重挫。尤其是美联储发布的11月会议记录显示,决策者可能开始质疑未来的加息进程,因通胀仍迟滞后,这令美元遭遇当头棒喝。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香港离岸人民币HIBOR全线走高,其中隔夜利率涨340基点至5.97968%,创6月2日以来新高;7天利率涨176个基点至4.99478%。市场人士认为,昨日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异动应是偶发情况,可能是个别机构有应急流动性需求。

野村证券策略师Albert Leung认为,部分是由于境内市场高企的资金成本溢出效应所致。预计11月底12月初时候离岸市场资金成本将可能走高,十九大和特朗普访华已经结束,市场稳定措施的需求可能会减少。

中信建投证券则称,近几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一个特点是趋稳,人民币在美元升值时不会大幅贬值,而在美元贬值时也没有大幅升值,从而造成了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的波动,但是只要美元指数在一个稳定的中枢上下波动,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也会围绕一个轴趋于稳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