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饲主的日常里说了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工作,这周来说说怎么面试。
没看上周日常的同学可以戳这里《
如何找到真正适合你的工作?找对方向才能对自己负责 | 饲主的日常
》。
在开始正文前,首先要明确一点,如果你肚里没货,能够通过面试就只能
靠运气
了,运气好的要么招聘方缺人缺到哭,要么那天面试官吃错了药。
我们这里的面试指南并不是在你没有能力下得到 offer 的奇技淫巧,而是让你能够在面试前挖掘到自己需要被面试官了解到的信息,让
信息充分表达的方法。
网络上流传了很多
抖机灵看似厉害,但实则会对面试结果造成严重伤害的
奇技淫巧。
比如说通过
用专业名词来放大自己的能力,
不懂的人可能会觉得不明觉厉,但是你要知道面试你的都是专业的,肚里没货几斤几两问几句就露馅儿了。
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人人都有,
勤练内功
最重要。
面试到底面什么?
我问过不少同学,他们理解的面试是什么,理解肯定五花八门,但是通常是模糊的或者片面的,比如说看看面试者是否有能力,是否有潜力或者是否合适等等,但是不知道「能力」或者「潜力」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合适」。
如果我们把面试拆解开来,看到问题的本质,就知道面试该如何准备了。
首先来看一个核心概念:
面试是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你提供的信息,了解你对于某个岗位的「胜任力」有多少。
我们把「胜任力」再拆分开来,可以分成6个方向。
1. 一般智力
2. 学习能力
3. 知识经验
4. 工作意愿
5. 个性性格
6. 价值观
每个公司、每个岗位、每个岗位的不同级别对于上面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公司当然想找一个6项全能,6项全都满分,但现实中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
会有一些妥协和权重。
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用人公司知道你知识经验不足,核心考察点在
一般智力,
同时兼顾
学习能力、工作意愿和个性性格,
有些公司也比较看重
价值观
是不是和公司价值观相符。
如果你的
一般智力出色,又有知识经验,工作意愿强烈,个性性格和价值观过关,
那么应该就能算是个优秀的候选人了。
而对于已经有了几年工作经验的人来说,核心考察点在于
知识经验,行业积累,
同时也会看重你的
一般智力,工作意愿
和其他方面。
有的时候你觉得你和同行水平差不多,只是你没有
横向比较
过。我们面试的过程中经常能遇到工作年限差不多,做着类似的事情,但是水平差距很大的情况。
如何提升业务能力在这章不多说,我们会在之后的文章里来说。
▍
一般智力主要看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试官出的问题可能是情境性问题,就是
假设一种场景需要你解决,
看看你的解决思路是怎样的。
也可能是行为性问题,就是
通过你之前的经验来看你做过什么样的业绩,怎么做的等等,
来了解你如何解决过往的问题,从而判断你会如何解决将来的问题,这个我们一会儿会具体来说。
理论上说,一般智力不需要工作经验来体现,最纯的一般智力测验应当是和工作无关的智力测试题,类似于一些
逻辑测试。
但是现实面试中,除了一些大型公司喜欢做的一些智力测试题以外,大部分公司还是更看重
结合具体事例表现出的智力,
那么无疑,工作经验会增强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一个人工作一两年以后再看当初零起点的自己,肯定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面试的竞争对手在某个岗位上已经实习了很久,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那么你不仅知识经验上没有办法和他抗争,而且
在问题解决方法上
很难与他抗争,除非你天生就非常聪明,或者其他人真的很菜。
如果你没有参加过任何实习,如果现在还有时间,
赶紧找个企业去你想做的岗位实习去。
如果没有时间了,那么你只能回想一下你之前解决过什么问题,
找个解决方法很棒的案例。
因为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面试者,面试问题可能会是
「说一件你觉得自己做的最成功的事情。」
▍
学习能力也是最被看重的。
你可以
准备一个案例,
结合问题解决和学习能力一起来说。
举个例子,我刚刚工作的时候,发现部门之间的会议很混乱,没有人主持会议,会议经常争吵,吵完以后也没有决策,而且经常拖延。
于是我自己
查了会议管理的学习资料,
学习了怎么开好一个会,然后主动承担了会议主持的工作,
改进了具体的流程,
之后开会的效率大大提高。
记得这个一定得是个真实案例,
不能瞎编。
因为说到这里,话还是很空的,一个合格的面试官一定会继续追问你怎么改进的,所以这时候你如果没有干货的话就编不下去了。
▍
工作意愿也很重要
除了上面这些核心看点,
工作意愿
也非常重要。
一方面,在面试中面试官可能会问到,你是否了解他们企业。你要是能够对答如流,会在动机方面有很大优势,尤其是创业公司。当遇到能力差不多的两个人难以抉择的时候,
企业肯定会优先选择对加入企业意愿更强的哪一个。
你能做的是:
1. 提高对应聘公司的了解。
知名企业就不说了,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会了解一些,尤其是行业巨头,他们也不会太关心你对企业的了解程度。
但如果是投的是中小型的企业,你需要尽可能提前了解到关于这个企业的更多信息,知道他们的
业务,行业地位,发展现状
等等。
2. 提高对岗位的了解。
如果有了意愿岗位,就需要尽快
多花时间去接触,
实习当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大公司不能实习,那就去小公司实习,不管有没有实习最起码能看出你有对于这个岗位的工作意愿。
3. 而且要从实习中汲取知识和经验。
了解的渠道多种多样,上网搜索,问周围和这个企业有关系的人都可以。
最后,个性性格和价值观
没有好不好,只有合不合,
合不合适岗位,合不合适公司。面试中只要做到
礼貌,如实回答
就行了,这两点短时间很难改变,也很难在面试中掩盖过去。
总之,
内功
还是最重要的,至少现在你知道该从什么角度提升内功了。
面试的类型
说完了面试的内核,我们来说面试的形式。
面试大体上可以分为
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
(漫谈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
非结构化的面试中,
漫谈法
是中小企业尤其是创业公司比较常用的,面试官看着你的简历,想到哪里说哪里,提提问之类的。涉及到的问题和结构化面试类似,只是
没有严密的逻辑。
大型企业最正规的面试方法基本上都是
结构化情景面试。
结构化情景面试主要由下面这4类问题构成:
1.背景性问题;
2.情境性问题;
3.行为性问题;
4.工作知识性问题。
▍
背景性问题
背景性问题最简单,就是再次
核实和细化一下你的简历。
主要问题有:你之前的工作经历是怎样的?为什么离开了上一家公司?为什么想进入这家公司?未来的打算是怎样的?
这些没有什么难度,把原因想清楚,
如实回答
即可,注意不要出现数落上一家公司的不是,或者隐藏或者欺骗自己的经历。
▍
行为性问题
行为性问题就是让你
描述你过去某个工作或者生活经历的具体情况来了解你的特质。
它的基本假设是:
一个人过去的行为可以预测这个人将来的行为。
比如说我们会经常问面试者最近看了什么书,如果他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就说明他没有阅读学习的习惯,从而可以推断他之后也不太可能会突然看书学习起来。
除了这种问题,更常见的是问你之前的一些在简历里出现的业务问题,问题的结构是用
STAR
的结构来进行的。
STAR 代表 SITUATION(背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 RESULT(结果)。
比如说,你在简历里写了你在某家互联网公司做内容运营,说你运营的时候每个月可以增加2万名新增关注者。
这个数据如果单独拿出来说是
没有意义的。
为什么呢?
因为不同的平台,不同的环境背景,数据都是不一样的,
哪些是外部原因造成的,哪些是你个人因素造成的呢?
所以面试官就会首先了解你业绩取得的
背景(SITUATION),
比如说这个号在你之前增长是多少,用户基数是多少,有没有其它团队辅助等等。
了解完了背景,就会详细了解你
具体的工作任务(TASK),
还是用运营来举例。运营工作有很多,比如说你之前的运营包括了约稿,策划和执行用户活动等等,你都需要详细地介绍出来。
除了了解你所做过的事情是不够的,还要了解你是
怎么做的,
也就是你的行动(ACTION)。你需要告诉对方你具体做这些 Task 的时候是
怎么进行的,难点在哪里,你是如何解决的,以及你的亮点在哪里,你比别的运营好在哪里等等。
很多面试者在这个环节做的很不好,总是想草率了事,面试官只好不停追问。如果自己能够很顺利完整地分享一个案例,是个
非常大的加分项。
最后肯定是要关注任务
完成的结果(RESULT),
结果好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需要有自己的
反思,
如果再做一遍会改进哪些地方?
自己主动说也是个加分项。
同样,
不要撒谎,
撒谎很难看。即使没有一个很好的数据结果,合格的面试官也会从你如何处理任务的过程中发现你的优点。
面试并不是绩效考核,不会过度唯结果论。
▍
情境性问题
情境性问题是
补充行为问题的不足的,
因为有一些场景可能没有遇到过,也可能因为准备了故事多少会美化一些。
所以情境性问题就是
虚拟一个场景,
看你如果来解决,会怎么解决。
拿电商运营举例来说,可能的问题会有:「夏天到了,我们需要做一期适合夏天商品的团购,但是目前还没有确定选品,也没有有意向的供货方,你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
这种涉及到业务的问题就
非常需要业务经验
了,没有业务经验就是拼短时间内的问题
解决思路
了。这就不是「如何回答好面试问题」这么单纯的一件事,而是你长时间的一个积累的体现。
和专业相关性不强的问题可能会是:「如果你和同事就一个商品定价问题发生了冲突,你想定价为100元,他想定价150元,你会怎么处理?」
这个
也没有标准答案,
看个人大开脑洞施展才能了。
▍
工作知识性问题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上都是
业务知识,
程序员肯定是要靠编程,设计师要看你作品集,运营会问你数据分析相关知识等等。
书本、他人经验、实习经验等等
都是获取工作知识的途径。
以上就是结构化情景面试的揭秘了,你知道了每一个问题的问法和目的,就可以提前准备好可能被问到的事情,这样就可以应对自如,不至于明明自己有货却临时想不出或者表达不透彻了。
大部分中小型私企都会采用
非结构的漫谈法,
但是面试问题其实和结构化情景面试的问题差不多,我们按照结构化情景面试来准备就好了,至于到场后问题顺序是怎样的并不是很重要。
特殊的面试
还有一些特殊的面试,网络上面经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详细说了,只简要提一下。
▍
压力面试
压力面试会挑一些
你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
并且面试官态度非常刁难,让你觉得尴尬难看,看在这种压力下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面试结束的时候会和你解释。
所以如果你看到一个
态度非常不好的
面试官的时候多半是在进行压力面试,你千万要小心,不要因为压力过大而爆发或者失控,保持礼貌回答好问题。
▍
无领导小组讨论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让
一堆面试者讨论一个问题的面试方式,
面试官会在旁边观察。
陷阱就是很多人把这个当成了
辩论赛,
一旦开始讨论就开始咄咄逼人,好像不采用自己的方法就不行。
我们把无领导小组讨论分成4个角色,准备的时候你心里想好来挑一个角色就行了。
可以选择比较困难的
领导角色,
也就是
会议主持人,
宣布会议流程,规则,以及控制场面,记录结论等等。
比较讨巧的是
计时员,
告诉大家你打算当计时员的角色,
提醒每位参与者的发言时间,还有结束时间。
另外还有
协调员,
当争论不下的时候你可以出场救援,推进会议继续。
最后是
总结者,
可以准确把会议结果总结下来,以简单报告的形式呈现,准确而不走样。
根据这4个不同的角色,你选择你最适合的那个就行。记得如果你想好的话可以
先下手为强,一开始就宣布自己想做什么。
其它注意事项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在这里提一下。
▍
多看面经多练习
很多大公司都会有面经在网上,非常多,也可以
请参加过目标公司面试的往届师兄师姐吃饭,
让他们分享一下面试的细节。
总之如果你很想进某一家公司,要
尽可能地去找各种渠道打听
这家公司的面试题,主考官是谁。
我通常在每次面试前都会人肉一下主考官,看一下他的背景是怎么样的,猜测他有什么偏好,可以
对症下药。
▍
服装
很多应届生面试特别容易不小心就穿个
保险推销员套装
出来了。
大部分保险推销员的套装的问题都在于非常不合身,所以看起来会有
廉价感,
但同时也会缩短距离感,让人觉得不会有那么「板着」。
除了咨询、投行、银行等等行业以外,其实大部分公司面试都
不需要穿正装。
穿 Business Casual 或者 Smart Casual 都可以。
另外要注意的是:
穿熟你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