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集团),正式组建于1982年,是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位列世界500强第9位。股票代码601668.SH。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建筑

到古蜀金沙看数智建造,“一带一路” 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走进中建

中国建筑  · 公众号  ·  · 2024-11-01 19:0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由人民日报社与四川省委、政府共同举办的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的活动内容。论坛结束后,联合采访团参观了中建集团的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感受到古蜀金沙文化和当代建筑艺术的融合。该项目通过智能技术和文化要素的融合,呈现出独特的建筑美学。文章还介绍了项目的难点和创新点,如‘城市雨棚’的设计和建造,以及数字化建造技术的应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活动举办和参观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

报道了由人民日报社与四川省委、政府共同举办的论坛活动,并介绍了采访团对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的参观情况。

关键观点2: 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的特色

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通过智能技术和文化要素的融合,呈现出独特的建筑美学,包括外观的‘8’字形设计、内部墙面的视觉感官体验、大剧院的金色运用等。

关键观点3: 项目的难点和创新点

介绍了项目的难点和创新点,包括‘城市雨棚’的设计和建造、数字化建造技术的应用等。

关键观点4: 媒体人的感受和反馈

来自不同国家的媒体人对项目的感受和评价,如老挝国家电视台记者苯差叻蓬·威莱翁对大剧院设计的评价。


正文

近日,由人民日报社与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共同举办的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结束后,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来到中建集团旗下的中建三局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进行实地调研,来自中国、巴基斯坦、老挝等8国的媒体人深度感受古蜀金沙和当代建筑艺术的碰撞融合。


人民日报




采用智能技术  融合文化要素



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金沙遗址博物馆旁,一座身披“金玉外套”的建筑吸引着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成员的目光。这是一座以金沙文化为主题的文商体旅综合建筑——金沙演艺综合体。这座建筑由中建集团旗下的中国建筑三局(以下简称“中建三局”)承建,建筑总面积约6.7万平方米。



金沙演艺综合体通过“城市雨棚”将两座单体建筑从外立面到屋面完全包裹成为一个整体,在外观上以“8”字形予以连接。“‘城市雨棚’是整个项目的亮点和技术难点之一,以钢结构形成网状镂空效果,在阳光下可以产生很美的光影效果。”中建三局西南公司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经理文仕强介绍,“除了外观的美感,‘城市雨棚’也可以供周边市民乘凉避雨。”


在这里,采访团成员感受到古蜀金沙文化和当代建筑艺术融合。建筑内部墙面独具特色,建造者通过对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进行抽象组合,表达空间形态及转印色彩的变化,形成墙面丰富的视觉感官体验,再借助铝板穿孔技术将金沙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青铜面具融入墙面造型中,为建筑赋予神秘氛围。


大剧院以“腾飞的太阳神鸟”“金色的光芒洒落”为立意,空间中大面积金色的运用搭配灯光效果,让观众有着强烈的视觉震撼。老挝国家电视台记者苯差叻蓬·威莱翁说:“剧院两边的装饰线条像丝绸一样徐徐展开,现代感的设计与中国传统风格在这里融合交织。”



相较于传统商业建筑,剧院空间跨度大、机电管线更为复杂,建设难度较大。文仕强说:“传统技术精度难以满足项目需求,我们建立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数字化建造理念,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施工技术相融合,探索建筑信息模型更广泛的应用,实现数字化建造。”



责编 :彭   焕,霍宗耀
核校: 崔   融
审核: 汪时锋,王永茜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中国建筑融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 企业文化部,中建三局
媒体来源:人民日报

更多精彩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