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畅谈天下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解放军报  ·  军营观察丨周而复始的巡线之路 ·  19 小时前  
军武次位面  ·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读德意志银行研报有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中国在欧洲还有一块土地:我们竟然差点忘了!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6-07 06:21

正文

1912年至 1928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因北洋军阀掌权而得名,在北洋政府执政时期,中国出现了内忧外患的局面,内部军阀混战,外部则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

北洋政府在人们的印象之中,并不是一届好政府,当时的胡适先生还提出了好人政府的主张,希望由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和知识分子组织一届 “好人政府”。

其实,北洋政府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还是作出了一些贡献的,例如在 1925 年的时候,就主动与欧美各国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从而为今天的中国人在欧洲大陆的北方争取了一块土地,这块土地,就是斯瓦尔巴群岛。

那么《斯瓦尔巴条约》的缔约国一共有多少呢?

最初 1920 年有 14 个国家,到 1925 年时有 51 个缔约国(包括如今已经不存在的)。该条约使斯瓦尔巴群岛成为北极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非军事区。

条约承认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的目的所利用”。理论上来说,斯瓦尔巴群岛是所有缔约国的共同财富,这笔财富,中国人也有一份。

斯瓦尔巴群岛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缔约国的公民是不是都可以上岛开矿呢?

理论上来说,各缔约国的公民都有权在岛上从事正当的经济活动,但是在《斯瓦尔巴条约》签署的时候,也赋予了挪威政府对于该岛的管辖权和自主权,各缔约国公民可以自由出入斯瓦尔巴群岛,但是必须受挪威法律的管束,挪威政府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对该岛管理的非常严格。

全岛一半以上的面积都是自然保护区,缔约国的公民来到该岛,不能乱扔垃圾,这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受到了严格的保护,禁止捕猎,甚至这里的花草也不能随意采摘。

连一草一木都不能碰,可想而知,获得采矿权力的难度有多大。

缔约国公民来到斯瓦尔巴群岛,无论从事什么样的活动,都受到挪威法律的管束。

既然这样,这个岛为什么不直接划入挪威的版图,成为挪威的领土呢?

20 世纪初的时候,欧洲各国发现斯瓦尔巴群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于是相继宣称对该岛拥有主权,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挪威等国围绕斯瓦尔巴群岛的矿权问题发生过纠纷。

如果不缔结一份条约,欧洲各国有可能因斯瓦尔巴群岛的主权问题而发生战争,在这种情况之下,欧洲各国在 1920 年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将该群岛的管辖权赋予挪威,而各缔约国的公民则可以自由出入该地。

在后来的历史时期,由于这里气候寒冷,欧洲国家的公民几乎很少来此定居,再加上,挪威政府对该岛的严格管辖,实际上让斯瓦尔巴群岛大部分的土地变成了自然保护区。

北洋政府在 1925 年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之后,理论上来说的确为中国人争取了一块土地。不过随着中国近代几十年的动乱,中国人忘记了该条约,所以一直没有享受到斯瓦尔巴群岛的权益。

直到80年后中国才真正开始享受这个岛的权益。 2004 7 28 日,中国在此建立黄河站,作为对北极科学调查活动的基地,这是中国继 20 年前在南极建站之后,在地球另一极建站。如今斯瓦尔巴群岛云集了世界各国众多的科学家,建立了一大批北极科考站和研究所,对北极进行全方位的科研。

重点是它如今对中国人来说是免签的!真的很难想象, 80 多年前北洋政府争取来的利益,可以受益至今。


奋笔疾书解读局势只为唤醒更多人,认同就请支持我吧。

另: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zan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 zan ,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