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乘的上师不是单纯教授佛法义理给你的人,他还是你修行的道路。
什么意思呢?
比方说,你主要的修法方式是持名念佛,那么佛号就是你的道路,你藉由持诵佛号的方式来证悟、解脱。
以上师为修持之道,就是以随学上师的方式来证悟、解脱。
普通的老师,他教授的和他本人是分开的。
你作为学生,需要把他教给你的知识或技能吃透、内化,但你不必成为跟他一样的人。
而根本上师呢,你要努力成为他。
不是说你要改变自己的身份,成为他那样的上师、堪布或活佛(这个估计比较难,也没必要),是你内心的境界越来越趋近他。
你要像他那样修行,那样证悟,有他那样的智慧和慈悲,那样处理问题,那样对待众生,像一道静静的大河滋润、涵养流域内所有生命。
上师身上那些特质,你希望自己将来也同样拥有。
你会在上师身上一再见到佛法的样子,他身上反映着他所教导的一切,端看你有没有那个鉴赏力在他或许如凡夫般的示现中辨别出来。
他的一言一行,你能透过表面看到它们背后的佛法的逻辑,并能逐渐地欣赏佛法在现实人生中原来有如此丰富的诠释。
于是修行对你来说,开始变得生动而直接,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从文字、理论、抽象思维变成具体的行为、生活方式。
你不知道怎样实践布施、持戒、忍辱吗?
看看上师在做什么,然后你模仿他就好了。
你不知道什么是空性智慧吗?
看看上师是如何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的。
或者,你原先没有学过相关的法理,但模仿上师,你自然就在布施、持戒、忍辱、福慧双修了。
这两条路最后汇聚到一点,就是内在的转化——内心变得清净调柔,佛法浸润到你的言行思维中,而不是浮于表面。
学修佛法是我们与上师相应的途径。
听到这个,你可能会有疑问:
“不是有专门的上师相应法吗?
修那个法不就行了?
”是的,上师相应法是极为殊胜的法门,但你不要只在修这个法时才想到与上师相应,而是在在处处、时时刻刻都努力去与上师相应,那就是,
努力像一位真正的修行者那样生活,那样去面对和处理问题,常常想:
“在这种情况下,我的上师会怎么做?
”
传统上,初学者需要跟随上师闻思修一段时间,就法义的理解和实修中出现的疑惑、障碍时常向上师请教,更重要的是,耳濡目染学习如何修行。
慢慢你会知道佛经中的词句以及上师的现身言教落实到具体修行中是怎么回事,遇到各种情况又该怎么处理。
你无法仅仅通过听闻来消除所有疑惑,向上师请教也是以你的精进实修为前提。
不论在哪里,我们最终还是得靠实修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所以亲近上师、跟随上师的目的是向他学习,模仿他。
不是常说“做上师的擦擦像”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原版像是什么样的,才能做擦擦像不是吗?
只不过现在很多学修佛法的人并没有条件长期跟在一位上师身边修行。
其实不仅是现在,大概从来都是这样,能长期跟随上师修行的人不多。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努力多亲近上师。
但亲近上师也像所有事情一样,需要因缘具足,并不是我们想就可以。
普贤菩萨发愿: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我们也要常常这样发愿,并且通过精进修行创造亲近上师的缘起。
这一点很重要。
精进修行才能创造亲近上师、与师相应的缘起,不是不顾礼貌地打扰上师生活就能亲近上师,也不是曲意逢迎、刻意表现就能与上师相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