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态环境科学
最新学术成果与讯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视觉志  ·  顶流凉了,青春黄了 ·  3 天前  
猫笔刀  ·  形势有变,中概股起飞了 ·  3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火炬手 ·  4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火炬手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态环境科学

华南师范大学张芊芊研究员ACS ES&T Water|中国全氟化合物的足迹

生态环境科学  · 公众号  ·  · 2025-01-31 09:13

正文

自:环境工程与科学

1月28日 ,华南师范大学张芊芊研究员 在ACS ES&T Water发表了题为 “Quantifying Footprints of 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in China: From Production to Discharge into the Seas” 的研究论文, 全面评估了中国的 PFAS 污染及其从生产源头到受纳海洋的不同路径,包括这些化合物的使用、排放、归宿和储存。

全氟化合物(PFASs)因其广泛使用、持久性以及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不利影响,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中国是面临 PFAS 污染的国家之一,这是因为中国工业化发展迅速,制造业规模庞大,城市人口稠密。事实上,PFAS 在中国的污染源、环境区划和生物体中无处不在。全氟辛烷磺酸在中国的来源、途径和影响之间的复杂关系凸显了了解和量化这些持久性污染物的环境足迹的必要性。

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中国常见的10种PFASs从生产到最终排放入海的排放源和环境足迹。2022 年,中国生产了120吨目标PFASs,其中104吨用于二次工业生产。这些应用的 PFASs 中,有三分之一主要从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生活用水排放了4.21吨 PFAS,其中一半来自污水处理厂。河水排放的 PFAS 占总排放量的 57.6%,其中 11.4% 最终流入中国周边海域。2015-2022 年间,中国累计排放 PFAS 467 吨,其中 40.3 吨排放到周边海域,主要流入渤海和东海。PFAS 排放量和污染程度的空间分布与中国的地形三级阶梯线一致。经济和地形因素对PFAS的足迹过程和向海洋的迁移模式有很大影响。本研究追踪并量化了PFAS从生产到排放入海的主要途径,强调了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PFAS排放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必要性。


声明:本公众号仅用于分享前沿学术成果,无商业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 公众号后台 删除!

(转载仅供交流学习使用,侵权必删)

投稿、转载、合作、 申请入 群可在后台留言 (备注:姓名+微信号)或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点击 下方超链接阅读16个栏目推文】

1 .【直播】 9 .【院士】
2 .【 视频 10 . 【综述】
3 .【健康&毒理 11 .【写作】
4 .【 12 .【Nature】
5 .【 13.【Science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