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
药品合同生产组织(CMO)是一种新兴外包服务模式,主要接受制药公司的委托,为其提供生产工艺的开发、改进服务以及临床试验和商业化销售药物所用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生产供应服务。CMO的服务升级版CDMO因具有更高的技术难度和严栺的生产质控要求,形成了独特壁垒。
随制药行业分工细化,CMO模式受到重视。使用CMO能够带来多项优势:成本更低、质量有保障、产能灵活性好以及有利于工艺提升。
基于CMO的高标准严要求,相关公司主要活跃在创新药领域。
因此支配CMO行业规模的关键因素在于全球创新药物研发与销售的增长和制药公司外包生产的意愿。
临床阶段,全球药品研发投入仍以2%~3%的速度增长。高企的研发成本压力和在研药物数量提升带来的项目管理难度迫使研发工作更多采用CMO模式。
而在商业化阶段,持续扩大的专利药物销售规模也带动CMO行业以两倍于全球药物市场增长的速度发展。目前全球CMO市场已有600亿美元,并将继续增大。
另一方面,即使是专利到期的药物,CMO与药企之间仍有合作空间。
目前全球近2/3的产能仍分布在欧美地区,但欧美部分CMO企业因人员老化与模式落后的原因遭遇发展瓶颈。
相比之下,亚太地区的CMO企业拥有更低的成本、更完善的服务和充沛的化学人才资源。因此全球CMO形成了产能向亚太转移的趋势,而中国是最大的受益方。
此外,笔者观察到CMO行业还出现了两项重要的发展趋势: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以及产能趋向小型化、多功能、灵活配置。
CMO订单主要涉及的是在研发期或专利销售期的创新药,保密要求非常高,外部投资人能够获取的信息有限,短期业绩预测较为困难。但笔者认为投资人可以通过产能与询盘数、产能利用率及固定资产投资节奏等参数评估公司经营情况。
从长期来看,国内CMO行业拥有广大的发展空间和较高的进入壁垒,是优质的投资领域。而其中的CDMO龙头有望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优势。
我国CMO企业目前形成了三超+多强的格局。以销售规模排序,合全药业、博腾股份和凯莱英排名靠前,都具有冲击20亿元规模的实力,并通过内生或外延方式拥有了定制研发能力,成为CDMO。其后还有一些起步较晚或体量略小的CMO公司,也依托于技术或是资本的优势在市场中茁壮成长。
来源:平安证券
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