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药物临床试验网
临床试验公共平台:传播临床试验行业资讯、专家观点、行业知识、市场趋势、政策导向。为推动中国临床试验水平而奋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GSP办公室  ·  还需再建首营品种资料吗?药监局回复了! ·  14 小时前  
药明康德  ·  2025年潜在重磅的10项研发管线! ·  3 天前  
药明康德  ·  2月4款创新药有望获FDA批准 ·  4 天前  
药明康德  ·  潜在重磅抗癌ADC获推荐在欧盟上市! ·  5 天前  
药渡  ·  中国原料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药物临床试验网

分享 ▎基线期异常值的判定及原则

药物临床试验网  · 公众号  · 药品  · 2024-12-11 16:5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在临床试验中判定基线期异常值的常见方法和原则。包括参考正常范围、使用统计方法、观察数据分布和结合临床判断等方式。同时,也阐述了判定异常值时应遵循的医学合理性、统计原则、一致性和谨慎性原则。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判定基线期异常值的常见方法

包括参考正常范围、使用统计方法(如均值和标准差、百分位数法等)、观察数据分布以及结合临床判断等方式。

关键观点2: 判定异常值的原则

遵循医学合理性、统计原则、一致性和谨慎性原则。其中医学合理性要考虑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统计原则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界定异常值;一致性要求在判断时使用相同的标准和方法;谨慎性要求不轻易排除或忽视异常值。

关键观点3: 异常值的重要性

异常值可能包含重要信息,如代表特殊人群亚组或潜在试验影响因素,需要仔细分析。


正文

在临床试验中,基线期异常值的判定有以下常见方法:

首先是参考正常范围,这通常是依据已有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来确定。例如,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6 - 37摄氏度左右,若某个受试者在基线期的体温测量值远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异常值。

其次是使用统计方法。比如通过计算均值和标准差,通常把超出均值一定倍数(如均值±3倍标准差)的数据点视为异常。假设某药物试验中,受试者的血压数据平均值是120mmHg,标准差是10mmHg,那么血压值低于90mmHg或者高于150mmHg的数据可能被判定为异常。
还可以通过观察数据分布来判断。如果数据呈现正态分布,位于分布两端极端位置的数据有可能是异常值;或者在箱线图中,处于上下边缘以外(如小于下四分位数 - 1.5倍四分位距或者大于上四分位数 + 1.5倍四分位距)的数据也可能是异常值。
同时,结合临床判断也很重要。如果研究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某个数值虽然在统计范围之内,但从医学角度看不合理,也可以将其判定为异常值。例如,某患者虽然某项血液指标数值在统计正常范围内,但该患者有相关疾病症状,那么这个数值也可能被当作异常值来重点关注。

在判定临床试验基线期异常值时,主要有以下原则:

一是医学合理性原则。要基于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来考虑数值是否合理。比如,一些生理指标虽然在统计上看起来正常,但结合患者症状、病史等因素,从医学专业角度看可能是异常的。

二是统计原则。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界定异常值,如前面提到的标准差法、百分位数法等。不过,统计方法不能是唯一的判断标准,因为统计界限是相对固定的,可能存在个体差异等情况。
三是一致性原则。整个判定过程应该保持一致。包括不同的研究人员在判断时使用相同的标准和方法;对于相似的情况,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都按相同的规则判定异常值,这样才能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四是谨慎性原则。不能轻易地排除或忽视异常值。因为异常值可能包含重要的信息,如可能代表了特殊的人群亚组或者是潜在的试验影响因素,需要仔细分析它出现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作者文章


分享 ▎临床试验中时间窗的意义与考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