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报道了超过32个城市发布了存量房收储细则,多地收储项目已投入保障房运营。黄奇帆在创新发展大会上提出中国房地产没有次贷危机基因,政府收储计划有助于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预计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止跌回稳。同时,文章还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失衡、存量住房市值、泡沫问题以及政府如何利用收储平衡供需和缓解开发商压力。
黄奇帆认为中国房地产没有危机基因,政府推出的收储计划将转化为保障性住房,以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他预测,到2025年房地产市场将止跌回稳。
房地产市场存在供需失衡和泡沫问题,政府通过收储计划平衡供需,缓解开发商压力。文章还提到了存量住房市值、人均住房面积等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问题。
政府可以以“6折”价格收购开发商的库存,将收储的房子用于公租房,并打包成REITs产品。收储计划的成效取决于收储的规模。如果有10万亿收储,基本上可以托底,但上涨逻辑仍然不存在。
今天有一则不起眼的新闻:【超32个城市发布存量房收储细则, 多地收储项目已投入保障房运营】
自2024年5月17日中央提出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以来,全国已有超过32个城市发布了“收储”的细则。贵阳、长春、保定等10多个城市收购商品房项目落地,筹集保障性住房超过15万套。此外,很多地方还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下成立收购工作专班,70多个城市公开发布房源征集公告。
十万亿收储化解房地产困局
1月12日,黄奇帆在“第4届企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提出,中国的房地产没有美国次贷危机的基因,也没有像日本房地产20年拖累经济的基因,不必自乱阵脚。
对中国房地产目前经历的调整阶段,从需求端来说,中国的城乡融合从宏观上会为今后20年住宅类的房地产发展提供一种基础,未来还存在释放刚需的空间。
而对供给端的库存过剩,他提出中国可能会推出总规模高达十万亿元的政府收储计划,并能将其转化为保障性住房,以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关于收储如何施行,政府可以“6折”价格收购开发商的库存,开发商用收到的钱还债,最终会到达供应商和员工手中。政府将收储来的房子用于公租房。 大约占未来房地产市场的20%。由于政府六折拿房,租赁比可以到4%, 后期可以将其打包成REITs产品。
黄奇帆指出,政府收储不仅有助于去库存,还能同时缓解房地产相关的三角债问题。预计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止跌回稳,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这个讲话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房地产市场处于供需失衡状态,供给大于需求。
我国存量住房面积约350亿平米。
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0平米,与欧洲国家相比差不多,高于日本和韩国。
2024年全国商品房代售面积是7.5亿平米,按照均价1万计算,库存7.5万亿。
我国存量住房市值/GDP回落至国际中位数水平,从这个角度看,房地产市场似乎没有泡沫,但是,我国人均GDP只有发达国家的1/8-1/3,从这个角度看,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泡沫。
泡沫从吹起到破灭意味着资产的转移过程已经完成。
泡沫意味着资产的错误定价。如果想要延缓泡沫破灭的过程,经济学的方法就是人为干预供需。
利用专项债和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支持保障房收储,扩大专项债使用方向,用于化解存量商品房和土地库存,以减少商品房市场供给,平衡供需,缓解开发商流动性压力。
很多城市已经启动收储工作。
关于收储能有多大成效,取决于收储的规模。
从房地产存量规模看,真要是有10万亿收储,基本上托底没问题。
但是上涨的逻辑,仍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