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鲁班出名了。
这个鲁班不是王者荣耀也不是历史人物,
是阿里的一套美工AI系统。
(不了解的可以戳这个视频)
听上去很厉害,这个鲁班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首先科普下,淘宝有一种叫钻石展位的广告形式。
这是一种竞价广告,
按CPM计费,就是按照展示次数收费。
像是这个位置就是钻石展位。
每个人的界面都不一样。
大家都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
刚搜索完某个商品,
然后再回到首页,就上了广告位。
其实就是因为阿里用了大数据,
抓取我们的搜索浏览过的商品,
然后用这个鲁班系统制作海报。
所以,这个鲁班真的是在撸banner啊!!
slogan都给你想好了,就叫:
让天下没有难撸的banner——鲁班。
但是,很多文章都在鼓吹,设计师要下岗了,要失业了,搞得人心慌慌,我真的是服了。这个不是几年来一直这么操作的吗?这就失业啦?你们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做这种low逼的重复性劳动的吗?那我无话可说了。
最近关于AI的恐慌,一直在行业蔓延。有个段子这么说的:
当AI来抓司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司机;当他们来抓设计师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设计师;当他们来抓售货员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售货员;当他们来抓PM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程序员;当他们来抓我时,已无人替我说话了。
不同科研或者学术机构像约好了似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几篇“机器人替代人工”的预警报告。《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在他的长篇预测文章的结语里他写到:“现在没有人是AI的专家。跟30年后的我们相比,现在的我们就是一无所知。”
而越来越多的AI,也在取代一些基础职业。比如说京东一直在布局无人仓和飞行机配送。2014年开始,美联社开始使用自动化软件,撰写一些重数据的财经和体育新闻,每季度可以多生产2000多篇。今年,新华社的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也投入使用。
但是,AI真的能让我们设计师,广告人都失业?我并不这么认为。
首先,阿里的鲁班AI取代的是美工的工作,而不是设计师。鲁班套用的模板,是谁做出来的?凭空变出来的吗!难道不是设计师做出来的?然而套完了就是纯粹做硬广,碍着设计师什么事儿了?
鲁班的负责人乐乘自己都说:鲁班要革命的对象并不是设计师,而是缺乏创意创造的美工,真正的设计师,AI是永远追不上的。鲁班对设计师的一种解放,并不是取代,
牛津大学在 2013 年对 700 多种职业进行了一项计算机化风险调查,创意类职位的被替代可能性较低。如律师只有 0.35%,绘图设计师为8.2%,记者为11%。
前不久,麦肯锡发布的自动化风险报告里也印证了这种低风险。“以现阶段可接触的技术,最难自动化的活动是那些涉及人员管理和发展(只有 9% 自动化可能)的职位,以及需要在决策、计划或创意工作上投入专业性(18% 可能)的职位。”
美工会被机器取代,而设计不会。你可以从艺术作品中逆向推导出其中的规律,继而模仿的神乎其神。但是艺术的本质是创新,如果AI不能学会创新,那就永远只能模仿。
比如最近北京有个小学生,用大数据分析出来了苏轼诗歌的高频词,但是那又怎么样?你就敢说自己是个诗人了?
印度导演Tarsem在谈到自己的作品为什么这么贵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你出了一个价钱,不是只买了我替你工作的这段时间,而是买了我过去所有生活精华的结晶:喝过的每一口酒,品过的每一杯咖啡,看过的每一本书,去过的每一个地方,谈过的每一次恋爱……”
我想他就是在告诉我们,他的作品中包含着大量生活的灵感,即使AI能取代重复性劳动,但饱含人类智慧和创意的劳动,依然会有高度的价值。
闲的时候可以经常会去behance,pinterest这种设计网站欣赏一下。反正我不相信几十年内机器能画出来。
所以,如果要让自己在未来更有竞争力,把自己打造成创意型人才。而不是无脑的担忧是否要失业了。
毕竟,现在的人工智能也没有那么高端,还像人工智障一样啊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