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几个打了码的真实故事,真实含量 70%。
1
一年前,
J
转运营岗的时候,我们都还是挺吃惊的。他已经是产品专家,做的项目也有前途,也是老员工,受器重。每一年半升一级,不出意外,三年后肯定能当上产品总监。
去运营岗,那就得重新算资历了,能不能被新老板信任,也还未可知。
我找到
J
问他怎么想的。
“
你不觉得,做产品挺没意思的吗?
”J
很淡定地反问。
我:
“
没意思?怎么说。
”
J
:
“
咱们公司是做
O2O
产品的,大量的决策其实是运营在做决定,你没感知到吗?
”
我:
“
产品经理不也参与其中嘛。
”
J
:
“
一个决策,话语权的话,运营大概占
80%
,产品占
20%
,这
20%
还得是死乞白赖要来的。人家运营怎么说产品和技术啊?不都是资源嘛。营销经费是资源,商务关系是资源,你们一个个产品经理,也是资源啊。对你们好声好气,是因为需要你们帮忙写文档。
”
我说:“
你不也刚转运营,现在就一口一个
‘
你们产品经理
’
、
‘
我们运营
’
了。
”
J 没理我,
接着他的话头说:
“
事业群的老板可都是直接管运营的。最终拍板的决策在哪,不还是在真正业务的老板手里。老板一直不认可产品经理存在的价值,对产品经理的人力成本太高的意见可是由来已久,要不是产品
VP
一直不松口,事业群的老板早就自己招人干了。对他们来说,写文档的人,不需要这么贵。
”
我:“这我倒是第一次听说。”
J
接着说:
“
你看,要么就换个视角说。产品经理以前的那些决定产品应该是什么样的功能,现在是谁做了?可不就是运营吗。电商、
O2O
这些交易平台,乘客怎么买东西,商家、司机怎么做供给,这不才是产品的本质吗?这些更本质的流程、模式和策略,可是在运营手里啊。
”
J
说完顿了一顿,又补了一句:
“
所以我觉得吧,转运营才是当了真的产品的经理。
”
2
G
去年在
“
在行
”
上约见我。
他背景很不错,是
TOP4
的高校毕业。毕业的时候碰巧读了几本产品经理的书,决心要进入这个行业。
下决心的时候实在太晚了,找不到实习,校招的时候就没有什么竞争力,没拿到什么像样的
offer
。
去了一个创业小公司,结果半年多项目就黄了。这半年没学到什么,只能又找一个并不太靠谱的创业小公司,也没法学到什么东西。简直像多米诺骨牌,一次不顺利,次次不顺利。
又过了一年,
G
实在受不了,决心裸辞出来看机会。可是大部分岗位投了简历就石沉大海;有的给面试机会,跟面试官一聊,就特别露怯,讲不出太多东西。做的产品没多少用户,自己也没有太多想法。
于是他约我,希望我能帮他看看简历,讲讲面试经验,以及还能怎样自我提升。
我先铺垫了一下产品经理的就业市场有多残酷。
“
产品经理是无法脱离实践环境,去通过读书或者参加培训班提升的。当你在一个没什么用户和业务发展较慢的环境中,想要成长就真的很难。
”
“
可以算笔账。每年想做产品经理的毕业生有多少?可能有几万甚至十几万。而适合产品经理成长的好环境有多少?你也知道每年
BAT
、美团头条滴滴这些大厂不会招太多,把
TOP100
的互联网公司所有产品岗位加起来,有
1000
就不错了。没进到这1000个岗位里的产品经理,大概率成长都非常慢,而且许多人得三五年后才意识得到。
”
“
再看有工作经验的产品经理求职市场,甚至更加紧缩。产品经理的需求情况就是一个金字塔分布,越往上越难,但产品经理的数量却是矩形分布的,甚至是倒金字塔的,工作年限比较长的人更多。所以一旦在起跑线落下,想追上也就更难了。阿里已经不招
30
岁以下还不到
P7
的人了;头条的不少新业务线也只看
90
后。
”
看他已经慌得一脸懵逼,我就转换话题,开始帮他提求职的建议,像怎么修改简历、准备自我介绍和找面试渠道。
最后我跟他补充说:
“
找工作是个看缘分的事情,像我的这些建议也只能让你找到好工作的几率提升,并不能保证你能找到工作。所以你要做好一个兜底打算。比如
3
个月,还是找不到产品经理的工作,那就要做好准备去做别的工作。
”
他点点头就走了。我始终还是没好意思说,他找到好工作的概率也就是
10%
,我的建议帮他能提升到
15%
就不错了。
市场还是太残酷了。
最近,他说已经听从家里的建议考上公务员了。
3
T
已经做投资人三个月了。他为什么要从产品经理转行,之前提过一句,跟
J
有点像,说是觉得没意思。
前阵子有次跟朋友们的聚会,我拉他单聊了一会儿,问他的考虑。
T
说:
“
国内的产品经理概念都被炒作坏了。说是产品经理,其实大都是文档专员,要么就是项目协调员。外界以为在指点江山,实际上都在打下手。
”
我说:
“
哪有这么夸张。大多产品经理还是在做功能设计的吧。
”
T
说:
“
要设计一个功能成本也太高了。你也在大公司待过对吧,要扯多少皮、要费多少劲才能把功能做上去啊。我在阿里有个哥们
Y
,他做了大半年的项目,最后老板一句话,给说死了,只好又重新做别的。还有,你记得在微信工作的
S
不?她的需求据说被龙哥卡了半年都还没上线呢,最近天天跟我哭诉。
”
我说:
“
那你为什么要去做投资人呢,有啥好的?
”
T
说:
“
做投资人吧,过瘾的是,可以更自由啊,不需要扯皮啊。我觉得这个创业者是
XX
,我
TM
就可以不理会他;我觉得这个产品方向有意思,我就可以自己研究,还可以投钱支持我认可的团队做出来。这多过瘾。在大公司,这价值感,也太弱了。
”
我说:
“
那你这是属于放飞自我的性格,确实不适合做产品经理啊,毕竟协作工种。
”
T
说:
“
说实话我见过的国内产品经理,
90%
的价值就是在协作上,真正在做决策创造产品价值的,太少了。都没机会啊。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面试原子弹,进来拧螺丝。
”
我说:
“
不能自己参与产品,不也会有遗憾吗?
”
T
说:
“
遗憾的话,确实会有。不过我在做产品经理之前,就决定了,我要做能通过
‘
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
’
来赚钱的事情。
”
“
本来我以为产品经理是。后来发现,根本不是。
”
4
W
是一家中型公司的产品负责人,直接跟
CEO
汇报,薪资不低,工作悠闲,简直是我最羡慕的朋友。
不久前他出差,我们约在星巴克。他风尘仆仆地,有些憔悴。
我很奇怪。
“
你怎么啦。你工作状态不是应该挺舒适的嘛。
”
W
叹了口气:
“
我最近想出来创业。刚跟投资人聊完。
”
他又看了看表,
“
跟你聊
20
分钟,我又得去见下一个投资人了。
”
我很惊讶,说:
“
你这天仙般的日子,不过了?哪怕再待两年呢。
”
W
说:
“
再待两年啊,我就真的什么都不会,成废人了。
”
我:
“
你好歹是个产品总监啊,咋就什么都不会了呢。
”
W
:
“
我问你,你说做
APP
这事儿,算是我们公司的核心价值吗?
”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