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东方周刊
有思想的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证券时报  ·  “减负”超2.6万亿元!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公布 ·  13 小时前  
中国证券报  ·  A股主线,重要变化! ·  23 小时前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  中信建投:TMT科技本周核心推荐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东方周刊

技术再智能,也要让老人有幸福感

瞭望东方周刊  · 公众号  ·  · 2020-11-25 09:50

正文

令人欣慰的是,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国务院的重视,有了令人期待的解决方案。


文/东老师


图源:网络截图


老人无法出示“健康码”进站遭拒、94岁老人被抬到银行做“人脸识别”、老人不会“手机支付”无法交医保……近日,多起“老人被高科技抛弃”事件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引发网友议论纷纷。


有网友说,看到这些老人束手无措的样子,心里很难受。真不明白这些工作人员为什么如此为难老人,难道他们没想过自己将来也会老?


有网友问,有关部门制定规矩时,有没有考虑过老年人用户?要知道,并非所有的老人都有手机,更别说他们都会用智能手机。


也有网友表示不解:不是说“科技向善”吗,怎么成了“科技虐老”?科技进步,不能以抛弃老人为代价!


对于网友的质疑,东老师表示理解。


确实,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网上购物、手机支付、刷脸认证、云上办理……这些“数字神器”,几乎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丰富和高效。


可是,能够熟练使用这些“数字神器”的,或许只是年轻群体。对不少老年人来说,这些所谓神通广大的“数字神器”,其实是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让他们束手无措、寸步难行。因为,他们可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甚至没有手机。


于是,就出现了老人无法出示“健康码”进站遭拒、94岁老人被抬到银行做“人脸识别”、老人不会“手机支付”无法交医保等一系列令人咋舌的荒唐事件。


东老师认为,技术无罪,关键在人。上述几起事件中,如果有关部门出台规定时不是一刀切、而是考虑了老年人的情况,如果这些工作人员能够灵活变通、妥善处理,如果有善待老人的备用措施……就不会出现那些荒唐的场景,就不会有老人遭为难。


令人欣慰的是,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国务院的重视,有了令人期待的解决方案。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东老师注意到,11月24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工作统筹,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确保各项工作做实做细、落实到位,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通知》指出,持续推动充分兼顾老年人需要的智慧社会建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要适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求,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频事项,做实做细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工作,增进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福祉,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技术再智能,也要让老人有幸福感,这是“科技向善”,更是“为民善政”。





总监制:陈良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