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广电智库
“国家广电智库”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致力于及时深入地解读广电行业政策,发布领导讲话、行业新闻、发展规划、广电法规、研究报告等,对广电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媒体融合发展、新兴媒体建设等重要课题给予重点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现代快报  ·  江苏省教育厅公告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江苏省教育厅公告 ·  2 天前  
中国教育报  ·  这类针对学生的骗局,警惕! ·  3 天前  
青海教育  ·  解码《纲要》⑤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广电智库

【报道】创新变革正当时(1)北京局局长谈心怀“国之大者” 攀登精品高峰

国家广电智库  · 公众号  ·  · 2024-10-12 21:46

正文

10月11日上午,由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在京举行。本届大会由北京市广电局承办。大会聚焦“书写伟大时代 精品奉献人民”主题,展现广播电视精品创作的丰硕成果与时代精神,推动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深入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主论坛上,围绕“更多精品、更广传播、更佳体验”主题, 北京市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代表全国广电局局长做主题演讲, 题为《 心怀“国之大者” 攀登精品高峰 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展现“北京大视听”新作为》。



她在演讲中表示,首都广电坚定不移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重要论述、重要指示中锚定价值旨归和发展方向,牢牢把握广电 “二三四”工作定位 ,全面落实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深耕内容建设的部署要求,立足北京文化沃土和文艺创作热土,打造 “北京大视听”文化品牌 ,推动各领域内容创作全面繁荣,着力打造 彰显时代特色、中国精神、北京风格 的标志性成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赋予光影亮色。

坚持在举旗帜上下功夫,增强价值引领力。

紧扣主题主线,保持高光聚焦,《认识你真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人民的领袖——毛泽东的130个瞬间》《档案里的中国》《京津冀·瓣瓣同心》等百余部优秀作品迭出,《鲲鹏击浪》等多部作品获中宣部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认识你真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书单》以5.15亿浏览量刷新理论节目热度新高。

坚持在聚民心上下功夫,增强内容创作力。
倾听群众呼声,不断丰富精品内容供给,近3年来备案电视剧370余部,299部网络视听作品入选总局各类推优评奖活动,居全国首位。《觉醒年代》《父辈的荣耀》《欢迎来到麦乐村》等十余部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星光奖。《我的阿勒泰》实现破圈传播,《玫瑰的故事》中“北京到底有谁在”点燃打卡热潮。《黄河安澜》等29部纪录片入选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近3年来《冰雪冬奥村》《大运河奇缘3》等32部电视动画片入选总局年度和季度推优。

坚持在育新人上下功夫,增强人才发展力。
厚植高质量发展人才根基,建立“京琅琊”行业人才建设机制,吸引300多位行业名家参与遴选。首次设置广播电视技术职称评审权限,48家企业入选全市首批人才引进重点推荐单位。与总局研修学院实施人才战略合作,共建视听人才学院。

坚持在兴文化上下功夫,增强精品创新力。
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坚持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打造“北京中轴线”题材网络视听系列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全网综合话题阅读量超27亿次,融媒体触达34亿次,热搜热榜850个。汇集运河沿线8省(市)广电合力,启动大运河题材网络文化节目《闪耀吧!大运河》创作,深入10座城市探寻运河文化魅力。纪录片《长城长》多层次展现长城文化底蕴、民族精神,为北京段长城留下了珍贵的时代影像。微短剧“首亮微光”扶持计划吸引项目申报157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短剧游北京”活动征集项目72部。

坚持在展形象上下功夫,增强国际传播力。

连续三届承办中非媒体合作论坛,习近平主席向第五届论坛致贺信,45个非洲国家代表出席今年举办的第六届论坛。《我的阿勒泰》成为首部入围戛纳电视剧节最佳长剧集竞赛单元的华语剧集,以10种语言向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覆盖受众约1亿人。《欢迎来到麦乐村》被坦桑尼亚总统授予“促进中坦友谊特别贡献奖”。推出全国首个省级视听国际传播专项政策,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覆盖30余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传播专项资金奖励扶持项目473个,覆盖24种语言、129家机构,2019年以来平均每年资助近3000万元。

面向未来,围绕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奋力展现“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新作为,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新贡献,她提出 三点看法:

着力建强“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生产服务“聚能环”

一是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力度。

切实用好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国际传播专项资金等财政资金,坚持扶优扶强,打造旗舰作品,持续跟踪保障。2016年至2023年,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平均每年资助项目8000余万元,累计扶持奖励作品1061部,其中电视剧209部、电视纪录片115部、电视动画片89部、广播电视节目141部、网络剧37部、网络电影105部、网络微短剧21部、网络动画片60部、网络纪录片43部、网络综艺及专题节目241部。2024年,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总规模将增长一倍,扶持力度创新高。发挥北京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支持资金带动作用,计划每年投入5000万元支持运用超高清视听技术开展优质内容创作,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

二是进一步完善创作拍摄服务。
不断完善影视摄制服务机制,动态更新服务指南、取景地清单、政策汇编,完善“北京风景”数字影像库,为剧组在京拍摄提供信息咨询和1000多个点位的拍摄协调服务。

三是进一步增强平台机制效能。
充分利用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北京文化论坛、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等各类活动平台,开展交流研讨、创作实践、项目路演等活动。有效发挥330个账号协同联动、触达10亿粉丝的“视听北京传播矩阵”作用,做好对优质项目的全媒体宣推。


着力树牢“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生产引导“风向标”

一是强化方向引领。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强化政策集成、宣讲辅导、典型引领,办好政策解读会、创作指导会、精品研讨会,引导文艺创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搞创作。

二是强化人才建设。

精心实施北京大视听人才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京琅琊”人才品牌矩阵,抓好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经营管理、新闻宣传、国际传播等专项人才队伍培育,构建“选育管用”九层生态体系,以“实践导师制”“百名专家到企业”“人才津冀行”特色品牌活动为支撑,形成文艺人才培养发展“闭环链”。

三是强化阵地管理。
持续巩固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成果,进一步加大对微短剧、网络直播节目等新业态的前置引导和综合治理力度,组织北京广电视听领域重点协会做好行业自律工作,共建共享风清气正、向好向新的内容创作生态。

四是强化科技赋能。
牢牢把握全国率先开展超高清全产业链优化升级贯通试点机遇,引导精品创作与超高清、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双向赋能,加快培育沉浸式视听体验等新业态新应用,深化与不同艺术门类的有机融合。


着力用好“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生产组织“加速器”

一是抓好题材引导。

不断完善“北京大视听”文艺创作生产规划机制,以重大主题为经线、以重要节点为纬线,横纵交织形成题材坐标系,以重点选题、重大项目为关键点和着力点,增强引领示范作用,带动重大现实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新时代发展题材、国家重大战略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青少年题材、军事题材、北京题材的创作生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